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在音乐学科中,和声学是一门基础课,师专音乐专业和声教学,如何适应中学的教学需要。便学生在应用上多掌握些技能,毕业后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和多种技能的初中教师,这是师专音乐专业对这门课程教学的根本要求。下面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书面作业,键盘和声等方面进行探讨。一、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和声教学中,总是以欧  相似文献   

2.
视唱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浅谈张增良视唱是师范专科音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节奏感、音准概念,为今后学习音乐理论、器乐、声乐等课程打下基础。但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各种条件和音乐素质有较大差异。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视唱能力差...  相似文献   

3.
关于和声课教学大纲编写的思考杨新宇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艺术师范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经验,国家教委选定12所师范院校的音乐、美术系和音乐、美术院校的师范系做为教改试点,笔者起草了二年制师专音乐教育专业和声课教学大纲。本文拟谈谈有关想法。一、关于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肇圣阳 《理论界》2010,(7):177-178
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它看不见,摸不到,只有通过听觉器官传递到人的主体意识中去,因此,音乐也是一门听觉艺术。若想有效提高人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的感知力以及对各种复杂音响的辨别能力,就要开发和训练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琼珊 《南方论刊》2004,(6):56-56,52
音乐是一门听觉、时间的艺术,是一门“直指人心”的艺术,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的作用,是人们通过对其欣赏,受其熏陶而达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让学生学会欣赏,在欣赏中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本文试谈谈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贾佳 《南方论刊》2010,(10):96-9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鉴赏更是获取其美妙绝伦之所在的艺术。本文通过加强音乐学习中的"听觉感知"、引导培养"音乐的耳朵"、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感受与鉴赏教学以音乐为本,以听赏为主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聆听和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和声学是音乐理论的骨干课程,有人说:“没学和声就等于没学音乐”.和声是音乐表现的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在学习和声时,是用固定音名,还是用首调唱名,这是非常关键的.我国人民在大多数音乐中都用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占了绝对的优势.用固定音名法学习和声,面对一个谱子,脑子里无音响概念,调式调性心里更茫然.这个问题本来不属于和声中的问题,在和声学习中却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用首调  相似文献   

8.
1.音乐艺术的隐含性。 音乐艺术的表现功能与其它艺术的表现功能截然不同。造型艺术的原料用的是看得见的颜色和摸得着的实物,而成品是一个存在形象的实体。而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是由不含确切意象的音响构成,它显示出事物的某种倾向和瞬间的基本状态,能被人们的听觉所感知,产生听觉形象,以听觉由通感的作用产生综合的(包括视觉)艺术形象,并唤起人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乐既然是一种表现艺术,那么音乐反映现实的曲折性,必然决定了它自身内容方面的隐含性。黑格尔认为:“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按照它最深刻的主体性和观念性的灵魂进行自我运动的性质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陈晓艳 《南方论刊》2009,(5):99-100
视唱练耳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感并应用到音乐实践为教学任务。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基础学科,视唱练耳涵盖视唱、练耳及音乐基本理论等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是一个多学科结合交叉的、知识结构相互渗透的音乐教育基础学科。在现代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视唱练耳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与音乐教育的各个领域相结合的原则,以实践为核心改革视唱练耳教学,使视唱练耳在专业音乐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师专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起点普遍偏低,教学工作的进展遇到不小的阻力。本文拟从六和弦连接法探讨一下和声课的教学方法。 和声课进行到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六和弦时,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四部和声作业中的问题明显增多,尤其是功能和声所禁用的不良的声部关系——平行及反向八度(一度)、五度的出现几乎难以避免(例一)。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上有各种繁杂纷乱的艺术形式,诸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装璜、书法等等。这些艺术,不仅外部形式各异,而且在性质上也都各具特点、互不雷同。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观察,把这些纷繁的艺术形式集中归并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类别,这就是一般常说的艺术分类法。迄今为止,比较有影响的艺术分类大约有以下几种:其一是把艺术分别概括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包括雕塑、绘画、装璜、舞蹈等。它的特征是,这些艺术必须诉诸人的视觉器官;而“听觉艺术”则指音乐、诗歌(古老的诗歌都是唱诵的)等。它的特征是诉诸人的听觉器  相似文献   

12.
即兴伴奏是中学音乐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它要求伴奏者在较短时间内抓住旋律特征,迅速地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提炼、设计好相应的和声,选择好恰当的识体音型,完成塑造旋律音乐形象、刻划意境、渲染气氛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3.
音乐的欣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究竟怎样欣赏音乐就不一定是人人皆知了。要知道怎样欣赏音乐,首先应了解音乐欣赏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感官的欣赏音乐本身是诉诸于听觉的艺术,它首先作用于人的听觉,刺激人的感官,产生审美行为。因此音乐欣赏的第一个阶段即是感官的欣赏,也是官能的欣赏。所谓“欣赏又可称为玩赏、领略、指一种相对的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动,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1]它主要满足于悦耳,好听与否。当人们听到一段音乐,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是否动听,是否愿意继续听下去。这…  相似文献   

14.
壮族排歌是壮族民歌中的一枝奇葩。排歌不仅以它的曲调给人以听觉艺术上的美感,而且,通过歌词的音韵、节奏的变化,灵活自由的形式,使之具有鲜明的外在音乐美和内在音乐美。排歌的外在音乐美,指的是人们在听觉上所获得的音乐感。排歌的曲调是直接体现其外在音乐美的重要因素。排歌的曲调很多,因流传地区不一,各自又有不同的地方色彩。右江一带的排歌曲调,基本上是接近“堂皇调”的叙述性曲式;凌云一带的排歌曲调则富于变化,如凌云的“欢江府”(按:凌云县城为旧泗城府署所在地,此意为“府城里的歌”),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课是普通高校开设的诸多选修课程的主要课程 ,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与电影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的是由许多代码(尤其是已经成为西方音乐结构的组成部分的和声代码)所产生的一些类叙事(quasi-narrative)属性,以及这些代码如何与商业电影中的各种视觉代码和叙事代码相互作用(实际上是给它们作注解)的问题。在音乐与叙事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语言叙事作品能够且确实是通过诸如重复表现某些母题的方式产生共时性。但是,一个视觉图像的重复表现却具有一种瞬间性质(instantaneity),而这是语言叙事作品中所不具备的。这种性质使它部分地摆脱了历时性叙事结构的束缚,从而允许它产生出更加纯粹的结构上的共时性。电影音乐中的母题,同样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瞬间性质,同时,还得益于音乐作为非再现艺术的身份,这种身份允许它像视觉图像一样,多少与历时性叙事结构保持一段距离。为了能简要地说明音乐叙事学与电影的关系,作者选择了两部相去甚远的电影的标题系列作为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17.
谈音乐作品中的气氛与意境张增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同时音乐又超越语言功能,所以它除了对自然界的声音进行听觉上的相似性的模拟外,它本身不具备描写性。音乐有声而无“形”,超越语言,不可能描绘出生活中的任何视觉形象;因此,从严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敦 《学术研究》2012,(2):154-158
听觉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它考察人们生活在怎样的历史和现实的声音环境里,以怎样的方式和心态去听,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关系.现代听觉与以往听觉的断裂,私人听觉空间与公共听觉空间的分割,和听觉文化的现代、后现代转型等文化现象,一方面同构于社会发展的总体文化脉络,另一方面又具体而微地体现着历来被文化研究所忽略的一些关系和因素.处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我国,需要通过借鉴国外前沿的听觉文化研究和展开本土研究实践,形成一套有效的听觉文化本土表述话语.目前,这项工作可以通过与音乐学、文化史和传媒学等学科话语的整合来启动.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乐感是学习音乐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乐感源于教师的指导训练与学习者自身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没有良好的音乐感觉,音乐的学习将举步维艰,音乐的表现更无从谈起。而听觉是音乐控制的总指挥,如果没有一双能够正确而敏感地鉴别音色的耳朵,"美"的音色就成为了空谈。这种能力虽然有一部分是天生具备的,但更多的是在大量的学习与欣赏中建立起来的。本文通过音乐欣赏与教师教学两个大的方面,对如何培养音乐的感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与讲解。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门通过听觉渠道传播的声音艺术。尽管音乐自诞生起,就常与舞蹈、诗歌一体,成为视觉感知的一部分,但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发展,此种趋势逐渐变弱,音乐发展成一门自足的听觉艺术。当代新媒介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视觉转向,使音乐的视觉呈现重新凸显。视觉符号不仅成为音乐重要的伴随文本,还几乎覆盖音乐从生产到传播的所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音乐由听觉符号编码转向多媒介符号编码,其艺术表意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