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空间理论从社会、地理、建筑、文化等方面革新了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空间"成为一个极具活力和内涵的概念。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在空间理论和文学理论的互动关系中展开:在空间理论的照拂下,文学批评更加关注文本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意蕴的阐释,文学文本中的景观、环境等空间因素作为象征系统和指涉系统,共同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空间理论也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诠释方式,促使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电影史中,存在着不再作为叙事背景且从叙事中独立出来的景观,呈现出自身的自治性、主体性和现代性。“荒野”景观概念通常被划入野性大自然范畴。荒野景观是近年中外现实题材电影中的一个共同点,呈现社会的征候群,以不同表征来锚定人的生存困境。现实题材电影中的荒野景观主要有三类,一是从叙事中独立出来成为自治的荒野景观,一是直接从社会空间中建构社会荒野,一是微叙事以宏大叙事中的荒野为参照,重新建构当下现实题材中的荒野景观。三类荒野的建构都呈现出空间的荒野表征并非外在于象征秩序,而是与象征秩序紧密相连,同时昭示着未来所建构的现实世界中的荒野不再是原初外在于象征秩序中的荒野,而是象征秩序本身。  相似文献   

3.
城市景观的媒介建构——以株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建立在地理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丰富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人文内涵,传媒成为信息化时代建构景观象征意义的重要工具,考察地理景观就是解读阐述人的价值观念的文本。中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出现严重的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而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起到重要作用。地方媒体通过强化地标性景观的文化内涵,唤醒怀旧的城市集体记忆,发起对城市地理景观的媒介批评与公民维权行动,来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和想象,建构城市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观是在自然与社会双重意义的再生产中不断建构的产物。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景观折射了旅游在前现代、现代以及后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当前,旅游景观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想象和社会内涵,呈现出愈加鲜明的符号化、文本化、象征化特征。将旅游景观置于社会意义的整体网络中进行符号学、社会学的双重分析,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景观与旅游以及二者深深镶嵌其中的社会的本质与特征,进而摆脱经济独裁主义的旅游开发思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设计出文明、健康、和谐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广泛流传于拉卜楞地区的一份山神祭祀煨桑颂词蕴含了拉卜楞地区藏族强化族源认同、凝聚部落内聚力、象征民间地方权威等诸多文化内涵。从人类学的视角,结合山神祭祀仪规阐释山神崇拜祭文所表达的文化象征,对追溯并解释藏族部落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村庄秘史》以五个看似断裂的故事表达了在权力化历史中确立身份的荒诞与不可能,作家以抽空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性的方式建构了黑洞般的历史寓言和象征。暴力、性、杀人等变成了历史舞台中心的奇崛事件,失去了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性,被景观化了。在景观化的历史当中人物不可避免地被符号化,历史和人物的命运都被作家封存在自己营造的寓言和象征中。  相似文献   

7.
邳州农民画的语言样式具有中华民族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内涵,可贵地为我们展示和阐释了民间的造型艺术及其象征审美空间,把传统民情风俗和内涵以图形的方式凝固为视觉形态.既有美化生活、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又有表现精神需要、情感需要的审美意义.以“审美”为核心,论述了邳州农民画的象征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8.
文本的意义阐释问题是文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过度阐释”“反对阐释”与“强制阐释”构成了文本意义生成的三种形态。首先,阐释学的知识内涵可以划分为方法论和本体论双重层面,分别涉及符合论的真理观与存在论的真理观。其次,中国当代阐释学对文本意义的生成展开了积极反思和持续建构。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论”涵盖“本体阐释”“核心阐释”“阐释大循环”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概念范畴,实现了对阐释学方法论和本体论的融合,推动了当代阐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最后,中国学者对场外征用与文本意义生成、主观预设与文本意义生成、批评的公正性和批评的伦理性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讨论,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阐释学话语体系。中国当代强制阐释论是阐释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文学研究与文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
凉山自然旅游资源如地质地貌景观、水文景观、气候气象景现、生态景观等以其美学特征引起人们文化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凉山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历史文化古迹、民族服饰、饮食文化、民居建筑、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文学艺术、宗教崇尚等方面的旅游资源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功能.  相似文献   

10.
梁宗岱的诗学思想是以中西古今的诗学理论为渊源,对其艺术养分汲收融汇并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期待对其改造,误读和重新阐释的结果.以作者--作品--读者为重心,从创作美学的角度,站在中西文化观念的高度,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诗学内涵,并在中西对比中反观、建构传统诗论的"现代化"和西方诗学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出向诗歌艺术本质探讨的现实努力.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的过程涉及说/作者运用语言进行编码和听/读者依据语义、语境、及相关信息对此进行解码和推理。成功的交际更涉及说/作者有意图的行为以及听/读者对该行为的识别和理解。话语标记是话语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话语/语篇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是说/作者用以进行有意图的编码和听/读者对此进行解码和推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认知为视角,从互动功能和语境关联对话语标记进行动态分析和研究,从而明确话语标记在话语/语篇建构中对传达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所起的制约或指导语用推理的作用,获得语言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视听传播活动是一种符号化的对话 ,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表达意义。语言符号能指层面的明确 ,对它所构建的会话含义造成了较大的限定 ,受众对这种会话含义的超越性很小 ,这使受众能够准确无误地解释符号化了的视听传播内容。非语言符号受众对它的会话含义可以有某种程度上的超越。在视听传播活动中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样重要 ,它们互相补充 ,共同作用 ,才能构建完美的对话含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阅读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读者自身的因素(即读者变量)是影响英语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读者的语言知识、读者的阅读量、读者的背景知识、读者的情趣和心理素质等,这些都影响着阅读的速度与理解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四种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纷繁复杂,主要有四种批评范式,这四种批评范式的转承过程,构成西方文学批评发展的线索.第一种范式假设文学的意义内在于文本结构中;第二种范式以文学意义产生于阅读经验为前提而展开;第三种范式认为文学的意义是读者主观的派生品;第四种范式则主张文学的意义存在于历史权力的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15.
《广雅》的释义方法主要有声训和义训.其声训是对汉代声训的继承和延续;其义训对后世辞书编撰和注释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语义场理论来解析中国古诗词的意象之美是从语言学角度研究诗歌的一种新尝试,即由原型理论提供核心象征意义,继而通过语义场理论对个别词义的分析来佐证核心象征意义,并同时阐释诗词的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小说充斥着大量的血腥和暴力描述,对读者的感官构成了很大的刺激。实际上,在那些暴力血腥和赤裸裸丑恶的外在表象下,是作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对于生命的探询、质问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思索。本文从余华小说暴力描写的表层现象入手,去探究作家创作的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进而重新解读和认识余华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意义蕴涵于事物的法的规定性和主体的法的需求之中,法律规定了人类之间及其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全部意义。法律的实体意义与本体意义既互相联系又有质的区别,而法律的象征意义则是本体意义的派生物。在对话商谈中发现法律的意义是诠释学法学的一种认知方法,这种方法导致不确定性意义成为法律解释的认知常态。法律的实践法则要求法律解释是对确定性意义的追求,这是诠释学法学在方法论上必须直面的挑战。诠释学法学对法律的意义追问徘徊于过程中的认知非确定性和目标中的认知确定性之间,"诠释法律的公理性趋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诠释学法学自身存在的方法论缺陷。  相似文献   

19.
在翻译活动中,原作历经第一读者(即译者)和第二读者(即普通读者)的两次阐释和解读,尽管都是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但是第一读者和第二读者的解读是不同的。本文从三个方面(个人风格、社会因素和读者对译者的约束)论述了这种不同,认为正是在这种阐释和解读中,文学作品的意义才得以挖掘,文学作品才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渌水亭是北京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既是帝京的江南,是"城市中的乡村",又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表征着明清易代之际,满与汉、北方游牧民族和江南之间文化上的对峙、冲突和融合。微妙地折射出清初京师对江南的武力征服和文化上对江南的倾慕和向往。渌水亭在清初的出现意义重大,负载和发挥了特殊的政治和文化上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