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例如,有人说:“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在广泛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治乱兴衰,各个王朝不断地兴亡交替”都是这个经济基础决定的①。也有人认为:“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以朝代更替而解体,江山易主而瓦解。由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瓦解,所以,封建社会能一代延续一代,缓慢地向前发展。”②还有人说:“自耕农经济或个体小农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527件清代刑科题本中关于服制命案的材料,尝试勾勒十八世纪小农家庭的大致轮廓,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于小农家庭经济的新解释。本文的结论是:即使在号称盛世的雍乾时期,小农家庭仍然在生存经济之中苦苦挣扎;在面对人口压力而"内卷化"的小农家庭经济中,恰亚诺夫的家庭人口周期理论的解释力是有限的;同时,江南一带童养媳现象要比华北远为普遍,可能是因为长江流域的女性在小农家庭经济中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存在的方式和客观需要必然会产生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体形式,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又依赖于小农而存在。两者在社会机体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此,我们在《论小农经济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一文中,已作了论述。现在,我们需要进而探讨的是,两者在社会机体内的运动发展,是趋于什么样的方向?形成什么样的力?其运动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对社会产生着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的构成和组织模式。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同一历史时期,社会上也会并存着几种不同的家庭结构。封建社会里,存在着人口少,构成简单,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组成的个体家庭;存在着上及父母一代的个体家庭,或称扩展的个体家庭;还存在着包括若干对已婚兄弟同财共居的复合家庭。复合家庭中一部分累世同居,超过三、四代,甚至多达十几代,有人把它称为家庭公社。社会上的家庭或聚或散,或分或合。一些家庭采取这样的结构模式,另一些家庭采取那样的结构模式。这里是否有规律可循?学术界有人提出:“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上,家族穷则合,富则分,可以说是一条规律。”从社会经济关系入手去探寻家庭结构的变动规律,这种研究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要说“穷则合,富则分”是一条家庭结构变动规律,笔者却不敢苟同。本文拟以唐代家庭为考察对象,对中国封建家庭结构的变动规律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之际,在以大地产制为特征的"领主制经济"消亡之后,中国社会经济在战国至西汉初期阶段内,产生的是人均五口、户均百亩的小农家庭,尚不存在一个新的拥有广大地产的"地主阶级",君主官僚政体即建立于小农家庭基础之上,而非王亚南所言的"封建地主制经济"基础之上。但在以后各个王朝阶段内,因君主官僚政体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国家土地买卖政策的松动及赋税政策等因素的作用,社会分化与"地主阶级"却又必然产生,并严重影响到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及君主官僚政体国家政权与"小农家庭"和"地主阶级"关系的重构,君主官僚政体国家也最终成为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6.
三、农村人口的流失和雇佣劳动的产生农村人口的流失主要指小农,但也包括一部分富裕农民在内。小农主要指自耕农和佃农,他们占人口的大多数。封建社会农村人口的社会构成状况是我们考察一切经济矛盾的重要依据。关于人口数量。清代激增,这没有疑问。至于明代,《明史·食货志》记洪武二十六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经济条件下,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为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社会家庭经济的特点.一旦农业经济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生计,农民就要考虑到从事其他职业,这种行为称为兼业化行为.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小农的行为趋向正反映了该时期的历史特点.正确理解明清时期农民的兼业化行为,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妥善解决农民问题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传统诚信及其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根本。由于传统诚信伦理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并受封建仁义道德的影响,有其历史局限性。建设现代诚信道德,就必须对传统诚信伦理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9.
农户的市场约束与行为逻辑——社会化小农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小农不同于传统小农,也不同于社会化大农,它是介入传统小农与社会化大农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的小农,即社会化小农。因为它已经从传统的"为买而卖"逐渐转向"为卖而买"、从"以业为商"转向"以农为市"、从"小农的市场"转向"市场的小农",货币与市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农与家庭是"无人不商"、"无物不市"。面临市场化、社会化的货币支出压力,社会化的小农行为已经从依靠熟人关系、道德市场转向求助货币武器和紧缩性的保守选择应对市场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
明代后期文士与商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足自给的小农生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崇本抑末、重农轻商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因而商业不发达,商人社会地位低下而居“四民”之末。封建士大夫自鸣清高,瞧不起商人,鄙视经商活动,以为交易市场乃是尔虞我诈、嗜腥逐膻的肮脏地方,在士大夫和工商阶层之间横隔着一条很深的历史鸿沟。唯自明代嘉靖中叶以来,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中国现阶段所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小农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这种小农生产方式的广泛存在,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落后和农村凋敝等"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鉴于此,既要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认真研究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变革问题;也要在实践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儒家德性人格学说对权利人格的僭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德性人格学说对权利人格的僭越郭洪纪周秦以来,儒家创立了一套完整而缜密的德性人格学说。这种源于农业传统的人格观,把德化人生与政治规范巧妙地融为一体,作为儒家思想与小农文明结合的重要标志,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提供重要的伦理纲常的保证。但是,...  相似文献   

13.
西汉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是多种经济成份即进步的封建生产方式与落后的奴隶制生产方式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有两种主要形式:其一是以雇农、伯农、半伯农(俗称半自耕农)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地主大土地私有制为前提条件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地主阶级是这种生产方式的代表。因此,可称之为地主们封建生产方式。其二是以小农即自耕农、半自耕农自身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小农依附于西汉国家为特征而形成与发展的,西汉国家是这种生产方式的代表,亦可名…  相似文献   

14.
战国秦汉之际的小农与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秦汉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中影响最深者,一是中央集权的“大地域”性质的国家权力的形成与确立,二是以“五口百亩”之家为主体的个体小农生产者的广泛分布。由此确立的集权国家与个体小农间的共生互动关系,奠定了秦汉以后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格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探讨这一时期国家与小农之微妙互动关系的形成过程、具体表现及影响,为我们更深入理解传统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初期,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在奴隶制解体和封建制形成的过程中,以小农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大量出现,家庭手工业和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普遍发展起来。当时作为手工业主要部门的蚕桑丝织业,由于劳动人民不断改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村,人们普遍重视养蚕种桑,把缫丝纺织作为农业的主要副业。如1979年,在湖南衡山霞流市湘江堤岸下发掘的蚕桑纹铜尊,尊腹部的主纹是由四片图案花的桑叶组成,叶上及其周围布  相似文献   

16.
贞节观念是人类社会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也是一定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家族子嗣的兴旺,为了保证其后代的纯种,妻子则必须对丈夫保持绝对的忠贞。所以,所谓贞节观念,实质上就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维护父权制个体家庭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封建礼教压迫约束妇女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封建主义“重农抑商”思想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思想。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重农”,强调农业是根本,要以农立国;另一方面是“抑商”,认为商业是投机取巧,不是正业,它的发展会损害农业。封建社会的一切经济措施,都是以“重农抑商”这一根本思想为出发点,以达到这一目标为目的的。所以批判封建主义,必须对“重农抑商”思想进行剖析,才能肃清其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部门,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因为小农是封建赋役的主要承担者,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主要来源。“国之彝伦,资于版籍”,所以检阅户籍,把小农控制在封建国家手中,一直是社会动乱之后统治阶级首先要抓的大事。如果“版图脱漏,人如鸟兽飞走莫制”(《通典·食货典》),国家就失去了统治的基础。为了稳定  相似文献   

18.
封建家庭是中国封建社会一切矛盾和关系的基本纽结,它的触角伸向社会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家庭的起伏跌宕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盛衰。因此,只有认真考察家庭形态和封建社会的内在联系,才能深刻地揭示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部本质。本文拟就此作一个初步探讨,以俟时贤指正。  相似文献   

19.
小农单位的计量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相对值,既受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又受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消费需求弹性影响,但其上限由农民家庭劳动力的独立经营能力决定,下限则由维持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决定.目前我国实行"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耕作方式,已经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小农计量单位,它不足以让绝大多数农户过上温饱舒适的小康生活,下一步应重新塑造现代农业主体,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0.
小农经济作为中国农民传统的谋生方式,在结构性及制度性因素的作用下已经解体,现代农业对小农构成明显的市场排斥。在贫困地区,较为普遍地存在小农与贫困户交集的现象。通过施行普惠小农的农业政策,可以降低扶贫成本,提高扶贫精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