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废名、沈从文的小说把人生体验与诗情画意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温情脉脉的人性世界,从而形成了废名和沈从文诗化小说独特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论文试从废名、沈从文小说"诗"因素的引入、儿童视角与人性视角入手,论析废名、沈从文对诗化小说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解释《新时期沈从文研究》概念,然后基于本人关于沈从文研究的学术成果的统计、归纳分类基础上,找出分析“新时期沈从文研究及其文学史意义”这一新的命题的切入点——沈从文及其作品的文学史地位的逐渐变化。  相似文献   

3.
论宋代文言小说中女性形象演变的文学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北宋到南宋文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身份、性格、行为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因为两宋小说作者在创作中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在女性形象中寄托了不同的人生理想,从而赋予女性不同的心理和行动。这种差异并非孤立,它不但使两宋妇女形象有不同的美学意义,而且与宋代小说的总体演变相一致,是整个小说史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4.
满建 《兰州学刊》2014,(3):200-202
施蛰存的心理小说以现代心理科学为基础,对性欲心理、性变态心理、怪诞心理、女性心理等复杂多元的心理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从而拓宽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展示了多层次、多侧面的精神空间。施蜇存的探索,对中国小说现代性的确立,对人们认知自身的精神世界,对心理小说创作本身,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神性”作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生命意识范畴的支柱之一,是沈从文极力推崇和书写的艺术精神。“自然神”和“巫神”两位一体的神性空间使湘西世界成为一个“泛神”的世界。它的产生既是湘西“地域边缘”的自觉体认,也是“文化边缘”者生命理想的主观流露,彰显出对民族国家建构的想象和探索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一个崇尚诗歌的时代。受这种崇诗风尚的感染,唐代小说呈现出一种诗化特征。唐代小说的诗化特征首先表现为小说文本形式中大量插有诗歌,其次表现为小说追求诗的情韵,表现诗的意境。前者是外在的,后者是内在的,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小说中有公开的叙述者、缺席的叙述者和隐蔽的叙述者。作为一位自觉进行文体探索的艺术大师,沈从文在小说叙事方面的贡献,足以使他与世界一流的现代小说家相媲美。他不像西方现代小说家们那样高举着叛逆的大旗,也不像某些现代作家那样以一种极端前卫的姿态标新立异,而是将叛逆的渴望和创新的激情包裹在看似守旧、朴拙的文本中。他从不张扬自己,从不夸饰自己在艺术上的先锋立场,但历史会领悟他的苦心,后人会接受他的遗产。  相似文献   

8.
网络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本朝 《江汉论坛》2004,(5):106-108
本文主要讨论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网络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认为网络诗歌具有民间性、反叛性和个人性的精神特质,在艺术上追求取材的日常性和生活化,语言的口语化和暴力性,结构的叙事性和随意性。它改变了传统诗歌的写作方式、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并生成了欲望的狂欢等新的诗歌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9.
周黎燕 《学术论坛》2006,11(4):176-179
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世界构筑了一个庞大、缜密、繁复的隐喻网络系统。隐喻,在沈从文的眼里,不仅仅是一种语词转换的修辞行为,更是用以传达人类理解世界、解剖生命符码的哲学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小说中的隐喻以语言的方式呼应着文学进入哲学的永恒诉求,在语义的转换之际“指引理性不断进行自我超越”,从而成就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种颇具典范的文学型态。  相似文献   

10.
欲望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中西方文学史都曾有过压抑或限制欲望话语叙述的阶段.中国现代文学的欲望话语始终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五四文学发现并张扬了人的个性和本能欲望,又巧妙地将欲望叙事转化为国家民族叙事;京派和海派作家以不同方式肯定了人的世俗欲望;女性欲望的表达却相对滞后.十七年文学压抑并将人的本能欲望转换为生命主体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的热情,文革期间人的本能欲望在文学中基本处于缺席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沈从文和乔伊斯的小说在民族道德与现实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方面存在趋同性,在基督教与佛教哲学观和文学手法哲学思想层面呈现差异性。在佛教哲学观背景下,沈从文的民族道德与现实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和家庭观念。在基督教哲学观影响下,乔伊斯的民族道德与现实主义哲学思想更具开拓性,表明社会向前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通过对无意义死亡的直接感知,来完成对死亡成因的探究、对生者影响的思考.在死亡与美与爱的关系的整和中,本文认为他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爱是对死亡的消解与超越.并形成了美与悲相融合的独特境界.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许多优秀作品引人瞩目。究其原因,除了市场、评奖机制等外在因素,更主要的,还在于长篇小说精神价值、文体内在史诗品质的变化。这种史诗品质衍生为一种诗性理想,成为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无论是蕴涵丰富的诗意书写,还是充盈着主体意识的现实主义叙事,抑或是回归古典的审美旨趣,都张扬出这种诗性建构的艺术追求。这一点,恰恰是文学本体在价值论上的自足意义,而长篇小说诗性品质的建构,则给新世纪文学创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与海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分别以书写湘西乡土生命与描摹沪港市民生活而著称的作家。素来关于他们的比较往往侧重于他们差异性的方面。其实沈从文的都市小说与海派小说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对上海的情感是爱念与诅咒的二重审美复杂难解地纠葛在一起的。从时间意识上看,乡土是中古世纪的象征,而都市则是现代社会的象征,他们写作中的乡村描绘和乡土情调彰显了其胸中隐藏的怀旧情结。他们也都在其小说世界中构筑了一个淫荡肮脏的都市世界。现代男性知识分子在迎接现代文明的时候必然深深体会到压抑的束缚。在京海作家笔下这种压抑以"现代"的名义更趋于强化。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和威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天地"可被视为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神话体系,但两人对各自创作的神话—原型模式结构的阐释不同:沈从文的小说呈现了"神之再现"的原型模式;福克纳的小说展示的则是"神之解体"的原型模式。二人小说中的主人公体现着不同的神性和人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编和叙事理论在电影中的相互渗透,不为传统电影所接纳的诗化小说进入了改编视野,在非线性叙事、韵律化语言及抒情性主题方面,同脱离了戏剧拐杖、寻求自身语言发展的电影媒介产生了契合.诗化小说的电影改编考察此类(不以故事为中心的)文本向电影转化过程中的叙事策略,认为在故事内容方面,变情节结构为情感结构,由主观性鲜明的叙述者现身主导叙事的走向;在叙事话语方面,化现实空间为内心空间,以现代化的电影语言打造如诗般的影像意境.改编后的影片以其鲜明的叙事抒情化和影像写意化,树立了属于诗化电影的独特风格,为中国电影拓展了富有东方审美意趣的影像类型,为中国电影意境论的理论建设丰富了案例,也为当代融媒体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创作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7.
对比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特性的探讨和对文学诸特征的研究,从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对形式的强调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看,二者不乏相似之处;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于不同的文化,二者仍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进入一种自觉的新的尝试。他试图以文学改造社会、重建民族道德,希望通过表现优美人性来濡化读者心田,从而完成“人性的治疗者”的使命。在写作取向上,沈从文并非向传统汲取力量,而是向边地寻求中华民族精神的再生力量,有一种“礼失而求诸野”的意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的乡愁主题是贯穿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原题、母题,它得力于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话语对悲愁思想艺术价值的深刻认识与有力倡导,抒写离散、乡愁情结,并加以艺术审美提升,构成了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基本话语范式甚至是精神狂欢现象,这种以悲愁审美的倾向体现出了中国文学立足人间、重视现实、珍惜美好的基本风貌情怀.而中国古代文论与文学并驾齐驱,其互文性更是展现出感发、创作的才情与胆识.  相似文献   

20.
面对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两个可能的学术生长点,即诗学研究和哲学分析.无论诗学研究还是哲学分析,都是我们重新进入20世纪中国小说史内部的视角,通过这些视角,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20世纪中国小说史的内在复杂性与丰富性,从而促进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理论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