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董国礼 《社会》2006,26(6):154-154
詹姆逊的空间化思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和曼德尔的资本主义分期,他实现了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空间批评,提出超空间这一后现代概念,以建筑、文化、绘画和电影进行空间分析,并建构认知测绘美学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拯救之途。他的理论贡献构成更大范围的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杨威 《社科纵横》2006,21(8):16-17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三个方面的主要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资本主义制度是当前生态危机的主要社会根源的理论;生态文明是人类和谐社会程度的标志理论。在全球性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些理论为我们建构和谐生态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构建和谐生态观主要包括构建和谐的生态经济观,和谐的生态消费观,以及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能力.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内容也随之而改变.经典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利用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政治经济批判;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利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文化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利用生态学理论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矛盾的焦点,因此,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是保持马克思主义鲜活生命力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批判视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声势浩大的全球化合唱声中,西方左翼美学发出的是一种"他者"的声音。詹姆逊美学站在左翼立场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详尽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矛盾和危机、揭示全球化文化的本质及其左翼的对策,这是詹姆逊美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看,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有四个特征:通过"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概念把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问题主题化,通过"后工业社会"概念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空间问题时代化,通过"回归宗教"和"公众家庭"解决方案将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介化,通过"第二图示"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微观化.这种时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观的文化哲学阐释呈现了贝尔独特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既有助于我们理解贝尔这一思想的深刻性和局限性,又有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因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扬名学术界.詹姆逊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进行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讨论,在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寻找一种支撑,保持一种张力,形成了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路向.兼容并蓄中体现总体性与统一性、批判继承中彰显独创性与坚定性的理论风格与特征,使得他确立了自己与众不同、辩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坚定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地位.但他虽然在努力调和着后现代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是有些后现代立场并不相容于甚或有损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彼此处于一种非常紧张和矛盾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探寻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重要来源,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直接来源。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对于创建和谐文化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理论的自我反思和再创造的阶段。它的理论反思和再创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检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困境;二是探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构的基础和核心问题;三是思考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前景。这些反思启示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综合的方法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尤其是在传统和现实中思考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建构,同时,结合中国的现实建构中国人自己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研究领域中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福利国家危机之后得到重视,它是分析福利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高夫利用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等概念,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内在的资本与劳工阶级的矛盾推动了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开支减缓了资本的累积,但是也维护了资本的再生产;社会工资是社会开支回流到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形式;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矛盾促使福利国家重组和寻找替代性策略。本文评价了高夫理论的贡献与不足,讨论了他的理论对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进行反思.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因强调性别压迫与阶级压迫使得其具有历史盲与性别盲的缺,两者必须结合.二、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路径可大致概括为:以哈特曼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二元结构分析,以扬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一致性分析,以享尼西为代表的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关于差异、意识形态的分析.三、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幸婚姻源于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平等地位,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明显控制了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性别化改造与意识形态修补.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婚姻并不幸福,但围绕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所作的理论探讨不仅推动了女性主义的发展,而且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还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