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建成 《求是学刊》2012,(5):153-160
《世说新语》中记录了一些名僧的言行事迹,这些名僧是以名士的身份被记述的,他们与当时的名士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游。这一现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集中体现,也是魏晋名士风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僧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玄学方面的良好修养以及玄、佛在思想上的一致性是名僧与名士交游的重要基础。而博大精深、长于思辨的佛理也为玄学的发展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名僧受名士风流的影响而名士化,并有多方面的表现。玄、佛合流促进了佛学在士人中的普及和佛学的独立发展,从而推动了作为宗教信仰的佛教在上层的传播,进而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历史和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于君 《日本研究》2020,(4):87-96
《平家物语》作为军记物语的顶峰之作,作品中所刻画的武士形象对后世文学中的武士描写及武士道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聚焦于《平家物语》中的战斗场面,对武士所重视的"名"的表现方式及丰富内涵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发现:武士所重视的"名"主要在争夺先锋、战死、自杀这样的场景中得以体现;武士的"名"包含有能被对手确认为是值得一战的武士的姓名和身份、"不惜性命""刚烈无比,以一当千之兵"这类积极正面的评价等含义。在武士道理论中,"名誉"被视为武士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通过本文的考察,发现除以斋藤实盛为代表的有名武士以外,《平家物语》中刻画了众多重视"名"的武士形象,这为后来的武士道理论中的"名誉"观念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依据。同时也论证了,在武士追求"名"的过程中,还体现了"武勇"和"忠诚"这两个被视为武士道理论中最为核心的行动准则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3.
北宋经学家邢昺撰《尔雅疏》,大量征引本草文献以助训诂,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以往对《尔雅疏》的训诂特点颇多研究,而对其征引本草文献的种类、特点及意义则未有涉及。通过对比、考证得出:《尔雅疏》引用的本草文献,均转引自北宋初年的《开宝本草》。《尔雅疏》征引本草文献,忠实于原文,较少辨析,体现了唐代以来疏不破注的训诂传统。邢昺之后的宋代本草学又受《尔雅疏》的影响,大量引用《尔雅疏》来帮助本草名物训诂,这体现了宋代训诂学与宋代本草学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南宋时期,女儿的财产继承权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得到了承认和保护。虽然在古代宗法制下,由于女儿不具有宗祧继承权,使得其财产继承权受到很大限制。但是,法律原则性地赋予了户绝之家与非户绝之家的在室女、归宗女和出嫁女以不同的财产继承权限。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法官们往往在法定原则的基础上,参酌宗法伦理与儒家道义来灵活处断女儿的财产继承份额,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况,会综合考虑血缘亲疏、被继承人意愿﹙遗嘱﹚、孝悌道德等因素加以衡量裁断,给予女儿相对合理的财产继承权利。《名公书判清明集》所收录的关于南宋时期女儿财产继承的相关判例即体现了古代情理法框架下,司法中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并存、法律与情理并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民镇 《求是学刊》2023,(5):149-158
《左传》引《书》,或径称篇题,或以“《书》曰”“《书》云”“《国名+书》+曰”“《国名+书》+有之/有之曰”的形式引入,可反映春秋时人对《书》类文献的称引习惯。《书》类文献篇题的确立应不早于春秋时期。《书》类文献篇题中的“诰”“告”“誓”“命”,原先都应该是表示行为方式的动词,后向文体称名转变,已有“以体命题”的意味。春秋战国时人对《书》类文献的称引,愈加巩固“诰“”誓”“命”作为文体称名的意义,文体命名观念也得以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由唐初魏征等人编纂而成的<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隋志>继承和发展了汉魏六朝的目录学成果,在分类体系、体例结构和编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已为众所公认.但<隋志>的学术价值远不止于此.<隋志>实质上是一部官修的学术史,它继承了<汉书·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对唐代以前的整个学术的发展作了全面和概括的总结,对于经学史、史学史、子学史和文学理论史等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即是从史学思想史的角度对<隋志>所作的一些初步的研究和阐述,疏谬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张仲谋 《阅江学刊》2013,(3):106-115
明季词人卓人月和徐士俊共同选编的《古今词统》与陈耀文《花草粹编》、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等共同代表着明代词选的水平与特色。该选本努力超越流行数百年的《草堂诗馀》的范围与手眼,并试图建立一种大一统的词史统序,即合古、今为一体,而着意强调今词即明词的地位;合婉约、豪放为一体,意在打破嘉靖以后贬抑豪放独尊婉约的倾向;合词史百汇于一体,既开拓了选源也丰富了词史。这是对《草堂诗馀》系列选本长期垄断词坛的反拔与重构,对清初词坛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词学季刊》是20世纪30年代影响最大的词学研究专刊,体现出明显的新旧词学研究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遗著”、“词话”、“词林文苑”等栏目所刊发的词话、词集序跋等属于传统词学批评的范畴;“论述”、“专著”所专载之词学研究的新著论文与专著等,则体现了新词学研究的开拓.在作者队伍的构成上,以夏孙桐、张尔田等人为代表的旧式学人与以龙沐勋、夏承焘和唐圭璋等人为代表的新词学领军,也明显体现出新老并重的转型期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老子》中的一些主要概念作了探研和疏解 ,对一些定见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文章指出 ,《老子》所讲的“常道”是指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 ,而非随时而变的百家之道 ;“名”是识别事物之本 ,无物则无名 ,物变则名异 ;“无”、“有”非“道”之特称 ;“玄”是始元之“元” ,而非“玄妙”、“深奥”。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8):122-125
中国古代词集分为民间和文人两类,著名学者对民间词的特点进行了归纳。从敦煌《云谣集》重见天日开始,绝大多数研究者因各种原因将这部词集定性为民间词总集,并写进了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但是,仅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运用对比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云谣集》的词律、语言风格与民间词存在很大差异,与民间词的标准不合,而与创作时间相近、属于文人词范畴的花间词和南唐词高度相似。《云谣集》收集的作品是成熟词而非初期词,因此,它应该是文人词总集而非民间词总集。  相似文献   

11.
庄棫是清代常州词派中晚期的代表词人之一,他的《中白词》因为讲究比兴寄托,温婉深厚而缠绵缥缈,在当时就得到谭献、陈廷焯等人的高度评价。于今却因为意旨隐晦,守成而不知创变,遂未能在词史上得到今人的肯定。本文试通过了解庄的生平思想,进而重新审视把握《中白词》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把苏词的风格定位于豪放,并忽略其豪放词中的婉约内质, 是由文学史叙述造成的一种职业性误读.如果把阅读视角转换成作家作品本身,则不难发现:苏轼的豪放词其实是表里不一的二重矛盾组合体,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外刚内柔.  相似文献   

13.
废名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很深,他的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废名的小说在表层上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画面特征,体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表层风貌。在精神内核上,废名的小说也传达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荒诞、虚无、孤独等鲜明的现代感受,在精神指向上和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所传达出来的精神感受是相同的。在创作方法上,废名也大量采用象征、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西平  侯乐 《唐都学刊》2011,27(2):108-114
明清之际西学传入的高潮以传教士和中国士人合作译著为代表,其中《名理探》与《穷理学》是对中世纪经院派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思想的首次较为全面的译介,其翻译底本是当时科英布拉大学的讲义《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从考察汉译文本中的逻辑学词汇入手,把重点放在文化交流时汉译词的产生、与拉丁语原词的呼应关系方面,从而还原术语翻译中的意义来源及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文体学分析方法中的及物性系统分析,对毛姆成名小说《兰贝斯的丽萨》的爱情场景进行分析,探求毛姆女性观在小说中的呈现方式,挖掘其隐藏在文中的男权思想和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期望对文学作品做出较为客观的分析,而不仅仅是主观赏析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春秋繁露》一书的内容,从社会政治观、天道自然观、认识论等方面探讨了该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茜 《社科纵横》2002,17(4):61
本文从研究者对该词所咏之花的争议入手 ,分析该词所咏为芍药 ,更显示出李清照的“此花不与别花同”。  相似文献   

18.
马大勇 《求是学刊》2013,40(1):141-148
《庚子秋词》为二十世纪伊始具有符号式意义的重大词坛事件,历来负有"词史"盛誉。但由于对词体抒情功能认知的偏颇,《庚子秋词》并未真正达到"词史"的高度,总体上没有迸发出更大的现实烈度,奏出更强劲的时代心音。同时,《庚子秋词》对二十世纪词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薛玉坤 《阅江学刊》2012,4(3):109-113,120
仇垛为民国时期金陵著名教育家与词人,五十之后始肆力为词,词学交游广泛,但作词能不为时风所囿。早期转益多师,出入南北宋诸家,于北宋词人所得尤多,且受相对闲适生活的限制,词作多呈现出清丽和婉、闲雅蕴藉的特征;后期由于世变时运及个人遭际的影响,词的情感内涵与审美风貌发生较大变化,显得更为清空、冷峻、峭拔,词境词心较接近宋末词人,诚不失为民国词坛一大作手。  相似文献   

20.
清代楼俨的《洗砚斋集》,是一本稀见的专家论词专集.内容以研讨词律为多.从其展现的词学交游、词学活动、词学思想、内容偏好,不难窥见康熙、雍正间的词学走向.楼俨身为与修《钦定词谱》的分卷主编,此专集也就相应地具备了审视清代官方学术的某种视域以及掂量是否具有当时词学研究最前沿水平的可能,值得引起词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