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良好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用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调研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情况,梳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络,为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责任意识结构与水平研究——基于行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波 《社科纵横》2012,27(12):151-152
大学生责任意识由任务责任意识、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规则责任意识等五个维度构成.大学生总体责任意识良好,其中自我责任意识最强,规则责任意识次强,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依次居后,任务责任意识较弱.女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党员和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特别是主要学生干部的学生责任意识显著较强,各类大学生在各责任维度呈现出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 ,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对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特点、内容和可行性的探讨和分析 ,认为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是科学的、实用的、深受欢迎的大学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责任教育是时代呼唤的主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社会、家庭和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回顾与简述了社会责任感的界定,从发展心理学家塞尔曼提出的角色承担理论视角出发,探析了在增强学生主体性、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等新路径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扩大了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9,(6):133-137
习近平青年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基础,涵盖了青年的本质和特征、地位和作用、教育和培养、组织与运动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根本方法和实践路径等有着重大而深刻的论述。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重单个主体轻多方协同、重理论认知轻实际践行等新情况新问题,要用习近平青年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联动的合力育人机制,指导新时代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强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张晔 《学术交流》2015,(4):170-174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其社会责任意识在思想意识层面的建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密切相联,是对客观存在着的社会责任的反映。高校教师因其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决定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建构应遵循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的理性认知、遵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以及对客观的现实社会生活深切地感悟体察等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王莲 《生存》2020,(14):0142-0143
责任是生而为人的基本,责任意识指的是对自己、他人、家庭、国家的责任认识以及自觉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的基本态度。高中是我国教育的分水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文章立足责任教育的涵义,分析了高中生责任意识缺失原因,探究了培养高中生责任意识的有效对策,皆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8.
李利 《社科纵横》2013,(2):327-328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综合和完整的大学生自立能力培养体系,同时在重视提高正常的教学体系、大学生第二课堂和管理体系在大学生自立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之外,还尝试把大学生自立能力培养当作一个项目来进行管理运作,纳入项目管理体系,对大学生进行自立能力培养,增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未来择业和工作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当前学生的特点分析中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从而明确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紧迫性,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主渠道之一,从政治教材的有关内容上挖掘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方式和渠道,并针对政治课时代性较强的特点,依托现实的时政案例,增强学生对责任意识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与重构王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不仅使我国经济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意识形态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如何,对未来社会发...  相似文献   

11.
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较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教育内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通过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既能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全面落实教育创新性改革工作,培养社会各领域优秀人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和创新。严格遵循“双创”教育原则,制定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符合新时期教育要求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赵婷  杜波 《社科纵横》2012,(5):174-176
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其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李守明 《社科纵横》2012,(9):155-156,159
公民意识是指各个社会成员关于自身政治地位与权利义务的自我认知。作为社会的高素质群体,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鉴于此,笔者深入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存在问题,并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法治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公民社会的培育、公民文化的弘扬和公民意识的塑造.而在此过程中,塑造与法治社会相匹配的公民意识则是关键.公民意识的内涵非常丰富,其表现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其中公民的责任意识是一个重要方面.公民责任意识包含着"公民"、"责任"、"公民责任"和"公民责任意识"等逻辑范畴.公民责任意识包括公民责任感、法律规则意识、理性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等要素,并具有主体性、公共性、民主性和权责统一性等特点.在社会转型时期,公民责任意识对当下法治秩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也在逐渐增加。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中华民族向前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较高的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人才的基础性条件,党中央和各级教育部门都必须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力度和重视程度,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大学生拥有良好完整的人格,帮助大学生解决发展中所遇到困扰和难题,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而贡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快速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都大有助益.该文将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路径,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予以优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等学校本科生科学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基础,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一项极具挑战性且迫切的任务.进化生物学是生物学中的统领性学科,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当前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进化生物学》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进化生物学》的教学推广和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范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青年中的杰出代表,当代大学生不仅是古老中华文明的继承者,而且是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者;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在新时期要着力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以实现与推进大学生和谐发展、大学和谐进步。本文以新时期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科学内涵为逻辑起点,以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当代价值为论述基点,着力探讨新时期推进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与生成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丽萍 《社科纵横》2015,(1):173-175
当今世界社会文化多元化,人们的理想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给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严峻挑战,本文理性聚焦"十八大"报告的文化内涵,紧密结合高校大学生培养全新的使命要求,着眼于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深入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作用和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和进行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促进大学专业知识的深化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强化大学生劳动品质的塑造和劳动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体自觉意识四大育人功能,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然而高校志愿服务目前发展尚未成熟,存在管理水平低、保障制度等不完善、品牌文化缺失等问题.高校可从规范服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激励机制,搭建服务平台;依托学科特色,明确品牌定位,构建文化特色三个方面实现其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