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马惠 《生存》2020,(7):0086-0086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经典诵读的理解与教学很重要。经典诵读是小学生学习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完成自我认识,提高认知能力,完善人格魅力的载体。以学校学习为主,家庭教育为辅教学,对小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传统知识,民族文化等重要知识领域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小学生首先就要会诵读,在这基础上学习认字,锻炼语句语法,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等,诵读语文经典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更是学习诵读的必经之过程。  相似文献   

2.
言情本体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抒情主体的情感体验;自然客体的背景预设;抒情文本的超越性解读。在抒情主体的言情本体观影响之下,形成了晚唐五代时期的"她者"抒情形象,北宋时期的"自我"抒情形象和南宋时期的"共他"抒情形象。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的复杂性在这一基础上进而体现出来,无论是在审美经验的积累上,还是在时代背景、个性诉求上都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3.
评西方受众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 ,传递者与受众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 ,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 ;要准确理解受众 ,仅仅有文化批判眼光是不够的 ,还必须回到主体与主体的传播关系中 ,亦即在“主体间性”中把握受众。受众研究的“类主体”思维的实质是把受众当作可资利用的“潜在消费者的聚合体”。哈贝马斯、霍尔等人在受众研究上的理论思维秘诀 ,不仅仅在于深刻的文化批判 ,更重要的是在主体间传播关系中重构了受众观念 ,树立了具有主体间性基础的传播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4.
丁建伟 《社科纵横》2013,(11):151-153
口语交际与诗文诵读在心理机制上都存在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选择加工性、情绪的反馈性和传码的自控性。但是因为诗文诵读有文本依托,所以诗文诵读的编码和口语交际的编码不太一样,这样导致诗文诵读在心理机制上没有思维的零乱疏漏性。再者,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的循环过程,而诗文诵读却是单向的,可以把诗文诵读看成是口语交际的一个子过程。正因为以上诗文诵读与口语交际心理机制的异同,才使得通过诗文诵读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有了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主体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思想就有了主体思维的萌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高扬"人性"的旗帜塑造了人性解放的主体性人格,以新的方式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从"怀疑"入手,用"我思"确定了"我在"的主体性地位,宣告了近代主体性原则的正式到来.与主体问题一同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主客二分的对象化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逐渐演化为主体不断膨胀与客体不断边缘化.主体性的过度泛滥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声势浩大的主体性反思与批判活动随之开始.20世纪西方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反省,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主体性问题,但最终他们发现自己走了一条过犹不及的道路.与后现代主义全盘否定态度不同,主体间性理论对主体性问题的反思是一条调和路线,但其调和的结果也难遂人愿.如何面对主体问题,是坚持、还是消解、抑或是调和,痛苦的抉择摆在面前.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困境之处,勒维纳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围绕"他者"问题提出了全新的主体现,将为"他者"的责任赋予主体,重新构建了主体性,即一种具有强烈伦理性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勒维纳斯思想中的"他者"产生于现象学的语境,但是它却被一种逃离现象学的愿望引导,"他者"不再作为"主体"的反证出现,而是成为主体得以存在的一个维度,显示出主体的被给予性.正是由于他者的呼唤,存在者才能出离物质性存在,才能被召唤为"主体",因此"主体"的初始位置就被安放于对他者的愧歉之中.这就要求主体面对他者时必须担负起回应的责任.责任不仅先于对话,而且限定了对话的姿态,此处主体也即"伦理主体".勒维纳斯从主体生成的角度论证了对话伦理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现代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在其晚年的二十余载中一直关注着李清照,并英译了存世的李清照词。《李清照诗词全集》是他一生中翻译的最后一部外国诗集。译者"相遇"李清照是中美文学交流史中的必然,尤其是在"同情"诗歌翻译观的指导下,"创意英译"翻译策略的确定及副文本的运用,为李清照词在美国、乃至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经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这不仅丰富了李清照词在美国的存在样态,更为中国汉诗译者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王伯华 《生存》2020,(6):0193-019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以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就彻底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因此,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就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经典诗文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板块,对学生文化底蕴的提升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在"强制阐释论"与"公共阐释论"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这就是审美活动作为流畅的时间意识或时间视域。在这一前牵后挂、晕圈化的愉悦过程中,审美主体始终指向审美对象,且这一时间意识是由审美主体与特定的、高度固化而不可能进行化约、改易的构成艺术作品诸因素之间的空间性关系所奠基的。西方当代文论中的"强制阐释论"倾向就是以科学主义的无时间性、非时间性来僭越审美活动的时间性,取消了审美活动作为时间意识的流畅性及其空间构成的固化。就"公共阐释论"而言,不管是个体的还是群体性的针对文本的审美活动,都会呈显原发性的、前反思的、前理论的公共状态,而且这一公共状态的内在机制正是"同时性",也就是高度固化的、时间意识相位完全一致的审美活动作为域状时间在不同审美主体之上的演历,文本自身的意蕴与阐释活动自身的意义皆然,审美共同体的产生正是审美时间视域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0.
赵光亚 《求是学刊》2012,(5):102-108
鲁迅与(审美)游戏学说关系密切。他翻译与引进了游戏理论,关注余裕理念;对《故事新编》创作中"油滑"现象认定上的自我矛盾与犹疑,折射出鲁迅对于文学游戏的自觉与警醒。小说史研究中的理论立场,显豁地表明鲁迅对游戏理论独特审美价值的深刻洞悉及运用该理论介入文本批评的理论自觉。鲁迅所谓"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给他的审美选择与文学创造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许茨的主体间性理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林 《求是学刊》2005,32(3):26-32
许茨是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也是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他在批判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上,对世俗主体间性、特别是主体间的理解进行了独特的系统探讨。许茨的研究虽然有诸多局限,但他在主体间性问题上试图超越意识哲学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他研究的结论对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学艺术创造不同于科学发现,它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精神创造活动。这种特殊的创造活动是通过艺术家特定的审美创造力结构实现的。创造力结构可分为三种形态,即创作性精神、创造性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而三者只有在与创造动力有机结合时才能完成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13.
康德在他的目的论中显示出他的三大"批判"真正的深层次结构,对整个德国观念论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传统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哲学家们的差异,而多少忽视了康德目的论在他的批判哲学中的关键地位和对后世的持久影响。康德认为,人可以感受到合目的性在自然事物上的表现(审美),也可以猜测有机物或有机的自然系统为一种自足地合目的的事物(自然目的论),但无法认识世界的终极目的与内在完善性,因为那样的认识超出了人的能力。他对知识的界定,以及局限于意识哲学立场的做法,虽然程度不同地被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突破了,但他的目的论的主体主义方式,即目的为主体所设定,却深深地影响了他们。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学今后研究的主旋律应该要更加关注人.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构想和刑事诉讼立法设计所对应的是非日常生活世界,但是我国的刑事诉讼并未远离日常生活世界、并未真正走出日常生活世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情交涉"有时仍像血脉一样渗透到当下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之中,在刑事诉讼中悄无声息对抗法治,结果使理论构想脱离刑事诉讼实践,远离了中国人的生活.为了使刑事诉讼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体的生活,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必须以生活为立场,在刑事诉讼领域开展日常生活批判,着眼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体对刑事诉讼的心理、意识与思想体系的转变,在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立法的同时,要有的放矢地继续推进法学教育改革.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活立场的确立,关键在于对被追诉者私人生活的切实关注.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与学生是制约学校教育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师生能否有效交往的基础在于主体间性的实现。传播学理论中传播的本质、概念、传播载体及传播模式昭示着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主体间非常有效的一种交往态势。因此,在构建师生有效交往的现实理路上可以借鉴和创新信息传播的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突破传统的教学过程,向生活世界延伸;改变独白的话语体系,向对话理解转型;消除单行叙事方式,迁延出整体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16.
李丹 《唐都学刊》2001,17(1):92-95
鲁迅和茅盾的短篇小说,各俱特色,显现了二者思维的差异.鲁迅的心理态势是内倾型的,他的创作思维具有形象思维浓厚,即视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文本的话语间是聚合关系,具有共时性、可写性等特色.茅盾的心理态势则表现为外倾型,他的创作思维具有抽象思维厚重,即言语思维和社会性思维的特点,文本话语间是组合关系,具有历时性、可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包莉秋 《学习与探索》2007,1(4):203-205
集学者与革命家于一身的章太炎是国粹派在文学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复杂并徘徊于"求是"与"致用"间。他的文学功用观则从政治的立场出发体现了其致用精神,他主张"修辞立诚"却又自觉强调文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距离概念的提出源于对文本的纯审美关注,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的"审美无功利"命题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现代文学批评中,审美距离理论主要强调主体与文本的一种认知距离.当下文化研究的异军突起,使得对审美距离的阐释不再立足于审美心理与文本接受层面,而是体现为现代个体及其艺术对外在物化现实的审美超越上.在不同的阐释语境中,距离体现并表征着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和逻辑.  相似文献   

19.
莱维纳斯的早期作品蕴含了以后思想发展的轨迹 ,作为法国现象学的代表 ,他的思想就是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创造性解释和挑战 ,主体和客体不是对称关系 ,意向有无数的关联界域 ,“我”无法完全意识到我的意向性活动 ,因为意向性即时间 ,因此也就是自由。我和他人的关系不是对他人的同化 ,我逃避存在 ,即是摆脱暴力。无限就是他者 ,他人又是对我的限制 ,因为他者是无限的在场 ,是不可还原掉的。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重建主体性的理论诉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西方哲学中心话语的主体性问题由来已久,但始终在艰难中跋涉。到了现代,被启蒙精神高扬的主体性却又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攻击,主体性问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对主体性问题应持何种立场已经是哲学必须面对的话题,从主体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也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新的历史趋势。这一转向的出现对当代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的哈贝马斯是现代主体性原则的辩护者,他反对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完全消解态度,以交往行动理论建构主体间性,坚持了现代性立场,高扬了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