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刍议我国冰雪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梅  黄清 《学术交流》2008,(4):110-112
近年来,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我国冰雪旅游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参与冰雪旅游人口数量与大众滑雪场数量的迅猛增长以及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现代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总量增加的过程,更是一个结构优化、效益增长的过程,而目前我国冰雪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总量扩张的"速度增长型",难以实现长期持续的经济效益,更谈不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了,是不可持续的.因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冰雪旅游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换升级、逐渐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东北区域冰雪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雪资源属于东北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无论开发与规模在国内均占有优势地位.但随着来自区域外和区域内竞争的日益激烈,迫切需要探讨冰雪旅游资源的再配置与再开发问题.从界定旅游资源整合的概念入手,确定本研究属于同类型旅游资源整合的范畴.通过对东北区域冰雪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和旅游开发状况的分析,明确了进行冰雪旅游资源整合的现实必要性和客观可能性,提出凸显文化内涵是整合冰雪旅游资源应遵循的核心理念,从主题整合的角度应塑造统一的冰雪旅游形象,将冰雪旅游整体形象与单体特色相结合;从空间整合的角度可构建"点"、"带"、"区"结合的冰雪旅游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今日辽宁》2012,(1):2+91
激情冰雪,浪漫温泉,辽宁作为冰雪、温泉大省,冰雪、温泉资源极为丰富。辽宁境内有十余处大型滑雪场,均配套设施完善,服务一流。多姿多彩的冰雪运动及游乐体验在冬季旅游中极具人气。辽宁是众多温泉富集地,水质上乘,且随着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旅游业态重入繁荣期。新疆、河北、北京、吉林等地冰雪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缓慢的现实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黑龙江“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规划契机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应直面发展制约、突破产业瓶颈,从谋规划、抓落实、促融合、多借鉴的政府层面打通投资引进通路和营造流畅经营路径;在结合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孕养产品特色,以稀缺性旅游产品促进市场私域形成;在重视游客体验、提升服务质量中促成旅游口碑深入人心、品牌价值不断扩大的旅游业态良性循环,从而在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的实践带动中促使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战略指导。在北京冬奥会的深刻影响下,冰雪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了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当前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产业内需体系不完善,大众需求潜力有待激发,国际中高端市场份额不足,对外竞争优势相对较弱等阻力。需要深入贯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完善冰雪体育旅游市场内需体系、挖掘消费需求、完善要素供给、增强优势动能、开展区域合作、打造龙江特色品牌等方面探索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建立更高水平的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新发展格局,促进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任丽梅 《创新》2012,6(1):9-12
文化是生产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新型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是文化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也是未来我国发展文化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首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与文化大国,在文化提升上无疑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但是,资源如果只是固守而得不到应有的创新性地开发与应用,反倒可能成为束缚发展的包袱。因此,既要延续,又要创新,将文化包袱转化为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7.
博阳 《今日辽宁》2003,(6):44-46
雪给冬天的沈阳装扮得美丽而奔放,也给人们的生活点缀得多姿多彩.今冬的沈阳以其独有的魅力--冰雪文化、冰雪色彩,彰显着冰雪的风采,令你耳目一新,令你心旷神怡,让你感受异国风情,让你充满激情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从工业化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消费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因而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以及城乡文化的差异,挖掘不同区域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区域性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演艺、民俗文化、文化旅游产业,这应是未来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满足不同区域、城乡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国家工程。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2008,(7):70-70
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得像个英雄。冰雪,在无数故事里,圣洁与神秘的色彩都与它有关,透过狂风卷起的冰雪,仿佛可以看见朱开山们在关东大地淘金时的身影,那不仅仅是朱开山一家得以立足的转折点,也是他们抛弃家园去寻找家园寻找希望的写照。消失在风雪中的朱开山们,走出冰雪覆盖不了的足迹!一部戏,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剧中总会看到一些熟悉的影子,仿佛自己身边的人,仿佛自己。善、恶、美、丑、忠、奸、义、诈、孝、耻、信、诡……人间百态、世间沧桑汇聚成一部引人入胜的《闯关东》。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指引生活的设计",文化选择是有设计的活动。文化选择离不开文化自觉。中国的文化选择历史上,有四次大的文化自觉意识觉醒。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意识:首先要树立文化存在的辩证法意识;其次要把握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自觉投入文化交流与对话之中;最后要自觉推进文化的内源发展,形成中国文化的现代气派。  相似文献   

11.
于丽 《青岛画报》2022,(1):70-71
在"飘雪变装"的浪漫冬日,备受关注的北京冬奥会也进入了关键倒计时. 12月15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50天,青岛啤酒联合央视频《冰雪传奇冠军来了》,与中国冰雪运动多位世界冠军共话冰雪传奇,连线奥运城市青岛,感受海滨城市的别样冬奥氛围. 当《冰雪传奇冠军来了》直播镜头来到奥运城市青岛,市民与冰雪运动爱好者也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冬奥体验课",青岛啤酒冬奥冰雪罐上1 5个冬奥项目生动展示;全国首家冰雪运动为主题的青岛啤酒吧让消费者惊叹不已;汇聚了市民"为冬奥加油"的巨幅旗帜升起……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赞助商的青岛啤酒,以高品质的冬奥主题产品、氛围浓郁的冬奥主题场景和冰雪文化的主题活动,共同汇聚为冬奥加油的力量,点燃人们心中的"冰雪激情".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北京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媒介事件聚焦了全球的关注,因此成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契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变迁与文明演进的共时性过程,它实质上是一种透过传播认知体育文化、认知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过程,具有跨文化传播和数字媒介传播等性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该国的文化影响力。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对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塑造和平崛起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月17日,恰逢农历腊月初八,一场瑞雪悄然覆盖辽西大地,八方游客迎着严寒,汇聚于锦州市东方华地城,备受瞩目的"2016首届中国·锦州国际冰雪温泉节"盛装启幕。锦州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林寺齐备。近年来,锦州以湿地资源为依托,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全力打造旅游新亮点。此次冰雪节承办方东方华地城以春季苇海荡舟、夏季湖面观鸟、秋季捕鱼追蟹、冬季滑冰嬉雪为主打,创设全国首屈一指的没有淡季的旅游度假综合体。其冰雪大世界是辽西地区面积最大、档次最高、项目最多、参与性最强的冰雪游乐园。本届冰雪温泉节以"嬉冰雪、泡温泉、游福地、过大年"为主题,旨在让民众能体验冰雪的乐趣,享受温泉的暖意,感受节日的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个性化根源于时间的多样化."现代性时间"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基督教文化、人文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精神以及进化观的文化信仰基础上,是尺度单一和价值单一的时间."现代性时间"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量化特征,给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现代性时间"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人成为时间的奴隶.在"现代性时间"维度上,不仅不同民族的文化独特性消失殆尽,个体也被割断了与历史的联系而成为无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音乐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其他各个文化领域起到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苏俄音乐文化与哈尔滨音乐文化的交流、互动、融合及对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影响就从未间断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对提高一个城市的音乐文化素质并推动城市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会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16.
记得2003年4月,曾在哈尔滨市话剧院举办过王清海同志的《哈尔滨冰雪经济研究》一书的出版座谈会。两年多后的今天,清海同志又推出了自己的专著《冰雪经济学》。接过他登门送来的这部新作,捧在手上感到很厚重,也令人感动;轻轻翻阅,令人赏心阅目,颇有感受。清海同志是哈尔滨市思想理论战线的一名老兵,退休前多年从事商业服务和供销经济工作,他热爱事业、恪尽职守、刻苦工作、勤于笔耕,先后出版了《经商之道》、《论城市供销经济学》、《哈尔滨冰雪经济研究》和诗集等多部专著,撰写了大量有指导价值的文章,在我市产生了一定影响。从上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17.
卞敏 《阅江学刊》2011,(2):39-44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一个地域也有其特色文化。城市作为地域文化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在地域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地域文化的发展规律,从总体上说,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展开的。地域文化体现城市文化发展脉络,而城市发展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特色又积淀、留存下来,成为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特有的文化个性。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她的软实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李沛 《学术交流》2007,(6):45-48
当今经济发展下的多元文化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应抱以理性的态度来正视自身的地区文化差异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碰撞与交融,立足国情,弘扬传统,承认并尊重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9.
刘保昌 《浙江学刊》2003,3(1):117-127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在哪一个层面上与功利文学观形成对峙 ?道家文化资源在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多大作用 ?在“影响的焦虑”下借鉴西方审美文学观的本土性基础在哪里 ?审美文学观的东传过程中是否存在“有意误读” ?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认为审美文学观在传入中国以后 ,一方面与老庄一脉哲学的艺术心性论相结合 ,创造了本土特色的美文美论 ;另一方面 ,也无可避免地遭到了传统道德心性论的改写。审美文学观终究难免被压抑的命运 ,功利文学观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仍然占着上风。文章通过爬梳道家文化与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关系 ,指证了道家文化作为审美文学观传入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也分析了审美文学观被道家思想所“误读”与“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秀良 《社科纵横》2007,1(9):143-144
传统政治文化的自身特点和消极因素,已严重制约了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为顺利实现这一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实现转型的基本途径有:自上而下的政党文化的创造性更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扬弃西方政治文化建构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他山之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客观对待传统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