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人道主义概念虽然产生于近代,但是其精神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近代人道主义利用形而上学方法构建了抽象的人性,忽视了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实践智慧",丧失了人的自我确证维度,使人道主义局限在了理论层面。从对近代人道主义的理解出发,马克思主义内部也产生了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马克思本人既批判近代人道主义,即"理论人道主义",同时也承认自己的理论是一种"实践人道主义",两者的本质差别,就在于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自康德开始,德国古典哲学回归到了古希腊的传统,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将实践作为历史的中介与人自我确证的方式,张扬了人道主义的实践内涵。马克思"实践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其理论与旧哲学的本质不同,也就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提供了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个人主义是一种认为行为目的只能为我、个人价值至高无上从而把自我实现与个人自由奉为评价行为善恶的道德总原则的理论。个人主义只是有一种人道主义理论,而并不是一种人道主义理论。因为它以人道主义为前提和基础,并得出了"行为目的只能利己与个人价值至高无上"的与人道主义格格不入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人文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的人道主义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道主义的英文词源是humanism和humanitarianism。从英文词源可以区分为人文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笼统地反对人文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的人道主义,也曾经给予肯定。但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不相容的。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阶级论,而人性论与阶级论是根本对立的和完全不相容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性论做过彻底的、全面的批判,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初创时期。同时,对人文的人道主义中那些非人性论的内容则是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肯定。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最终就要研究和解决阶级论和人性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道主义主要是一种人生观、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它对哲学世界观有影响,但还不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马凌 《唐都学刊》2004,20(3):101-104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运动的发展,生态伦理学异军突起。它旨在从生态角度重新审视人与环境的关系,从道德伦理角度约束人的行为,值得广泛提倡。然而,部分极端的生态中心论者将生态危机的"精神基础"归罪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则有失偏颇。回顾18世纪西方世界自然观念的演化,启蒙思想中的道德观念被资本主义自利的经济理论所抛弃,在某种意义上,生态危机并非人道主义的僭妄,恰恰相反,是人道主义精神还不够深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沙夫通过对人的问题和人类个体问题的深入研究,厘清了青年马克思与成年马克思之间的理论联系,形成了对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理解,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在20世纪背景下,沙夫建构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主要有三种理论形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特征.沙夫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在社会批判和实践策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贺生群 《唐都学刊》2007,23(6):58-60
改革开放以来,人道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人道主义有两种道德含义:作为道德思想的人道主义和作为道德行为的人道主义。把人道主义道德思想转化为人道主义道德行为,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这种转化的实现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和道德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文章第一部分在分析封建主义范畴基本规定性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性不是封建主义而是官治主义,中国古代社会是"官治"社会,"官--民"二元结构是它的基本特质.文章的第二部分着重对官治社会四个方面的特征作了具体的分析,第三部分则分析了传统"官治"社会特性在现时代的具体影响及其消解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周峰 《探求》2012,(3):30-35,42
20世纪80年代的人道主义大讨论,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与人道主义作为一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触摸到了马克思主义更为深层的意识形态结构——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应该如何给予科学的统一。正如"实践标准大讨论"掀起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一样,人道主义大讨论同样拓发出个人与国家、自由与发展、市场与社会等一系列的现代性话语讨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新标识。  相似文献   

9.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邓小平提出了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概念,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没有真正的人道可言,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我们发扬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并没有违犯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世界的发展要求科学与人道主义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必须成为一种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力量。决定这一趋向的,首先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变革对自然和人类有目的的影响产生了意义重大的时机,而这正在为科学树立了新的方向和新的目标。因此,决定着科学技术进步的人道主义实质的以及促使这一内容成为一种社会法则的那些因素,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如果把这些因素与认识过程区分开来,势必对科学和人类造成严重损害。这个观点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道主义问题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这一问题在历史不同阶段反复出现并不断深入,但是人们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误解以及其根本性质没有得以澄清;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理论本身逻辑进行研究,探索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具体理论内涵以及其思想所实现的根本性变革,试图挖掘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特殊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社会规范与社会关系:定义、研究的方面及其与活动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规范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表现特征”。社会规范是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以制度一系统形式反映出来的活动与社会关系的客观调节器,这种调节器能够显示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特征与相互关系。而社会关系则是社会主体之间稳定的和必要的具体历史联系,在这里,这种联系表现为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实现人类活动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人和人道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界讨论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各个主要流派大都力图根据各自的基本观点来阐述人和人道主义问题。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的现象学及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爱德蒙·胡塞尔(1859—1938),也力图从现象学的基本观点来发挥他关于人和人道主义的观点。本文意在评述和分析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观点与关于人和人道主义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阐朗胡塞尔在关于人和人道主义观点的论述中,贯穿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哲学路线的实质;并着重分析作为胡塞尔人道主义的根本特征的人和科学的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14.
在马恩创建的唯物史观及其推进中,人类社会的进化,采用了"主客体双线互补"的方式;"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只能靠"以人为本"来维系。"以人为本"即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张春桥、姚文元的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名义,把它歪曲为只顾历史客体的"无人"理论,歪曲为只讲阶级斗争的"阶级斗争拜物教",并用以一再批判"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斥之为"修正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等;他们始于此,终于此,一生都在反对马恩创建的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其实践的指向,是实施法西斯专制。  相似文献   

15.
在面对饥饿、自然灾害、战争等全球性议题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考察冷战后日本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对朝鲜人道主义援助的起因与进程,可认为巩固日美同盟、维护日本在国际体系中的政治权力是日本对朝鲜人道主义援助的体系性因素,而推进双边关系正常化谈判、换回日本妇女回乡探亲、实现被绑架日本人回国等国家利益则是推进日本对朝援助的进程性因素。人道主义援助是日本维护和增加在东北亚地区政治权力、实现对朝接近、保障国民利益的外交工具。  相似文献   

16.
文化经济学在其发展进程中,实际上形成了边界清晰的两种学科方向--以文化艺术产业、文化商品和文化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狭义文化经济学"和以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时象的"广义文化经济学",这两种不同演进路径的文化经济学在方法论和理论体系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狭义的文化经济学实际上是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仍然是其突出特征.广义的文化经济学则探讨文化对经济思想、经济行为以及经济绩效的影响模式、影响渠道和影响效应,文化因素被当作影响经济系统运行的重要变量.狭义文化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已从原来的理论研究、经验研究转向政策研究,而广义文化经济学则出现了在理论框架上与新制度经济学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雅斯贝尔斯对康德的著名文本《永久和平论》进行了一种人道主义或者说生存论的解释:要实现真正的和平,政治决断、社会理念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革命",即人心的决断。与格哈德把《永久和平论》解释为政治哲学主题和哈贝马斯解释为社会哲学主题相比,雅斯贝尔斯的人道主义解释更有价值,也更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8.
刘增美 《学术交流》2008,(2):159-162
美国华裔文学现已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受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国内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往往从中国文化视角入手,相对突出了其"华裔"特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它的美国特征.然而,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它首先是美国文学的问题.因此,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不仅要在中国文化中寻根,更应在美国传统中溯源.本文将从研究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多元文化语境下华裔文学与主流文学间的互动,以及自由主义传统对华裔文学的"美国化"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战后西方对马克思的探讨往往集中于两个问题: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应该看成统一的整体,还是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乍看起来,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探讨,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人们可以把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和非科学性同晚年马克思的科学性进行对比。但奇怪的是,两个方面的探讨朝着根本矛盾的方向在进行。在探讨人道主义的青年马克思时,人们强调非经验主义的黑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而阿尔都塞的学说则强调马克思放弃了他早期的经验主义,转而赞成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郝贵生 《创新》2015,(2):45-51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以"人本性自私论"思想作为其全部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和逻辑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其经济学合理思想的同时,对其糟粕特别是"人本性自私论"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性自私论"是把资产阶级的自私本性抽象化为所有人的本性;商品交换的根源不是"人本性自私论",而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人本性自私论"形成的商品交换关系在互利的同时,也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敌对和竞争关系;私人利益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其内容和实现的形式、手段是不以任何人为转移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人本性自私论"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简单化为功利关系,实质是剥削关系、金钱关系;实现"人本性自私论"的基本的经济条件就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人本性自私论"形成的所谓"人道主义"是伪善和不道德的;以"人本性自私"为逻辑起点形成的古典经济学实质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批判思想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