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都是与现实社会基础相联系的。它们以现实为基础而又超越了现实。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差别表现在它们对于现实的不同态度上。意识形态是维持现实的态度,而乌托邦是改造现实的态度。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乌托邦都是有其社会心理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对社会进程和社会生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所遵循的价值观念都受到了同时代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影响。当下,西方思潮开始通过意识形态向发展中国家渗透蔓延。科学认识意识形态,批判意识形态认识误区,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价值功能及凝聚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乌托邦理想社会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托邦理想社会在文化旨向上代表着一种超越现存的未来社会图景,它是作者对动荡恶浊社会的厌恶而为人类设计的一种根除世间弊端,使人一劳永逸地摆脱有限和缺憾的理想境界,它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简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哲学基本范畴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意识形态是该阶级、该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从意识形态的特性来看,它是整个社会意识体系结构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社会或每个社会集团、政党,即社会群体,都在以不同方式向群众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同时又要以各种手段来削弱、肃清敌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与经济活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功能,它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才能使社会成员平等享有改革成果,才能解决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积极的、中性涵义的概念,它是社会得以运行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意识形态的特征主要是从它在社会过程中所执行的功能里产生出来的,从根本上讲,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标志也完全体现在它的社会功能上。对于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如此强大的社会功能,卢卡奇相关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至少存在两个基本问题:(1)将意识形态的产生仅仅归因于社会存在,这极易陷入一种社会存在的物质决定论;(2)将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仅仅归结为解决社会斗争,作为解决社会斗争的某种手段,这又缩小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丰富的多层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化环境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生康 《云梦学刊》2001,22(2):41-43
文化环境的空间,介乎社会环境与狭义文化环境之间,从属于社会环境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积淀与凸现,是国民素质的整体反映.当下的主要矛盾,是高雅与通俗、计划与市场、中国与外国之间的矛盾.当下构建的主要内容是政治、观念、科技与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8.
董亦佳 《东岳论丛》2011,32(7):83-88
文本/文化阐释是一种表意的实践活动,阐释的意义在于揭示文本/文化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因此,杰姆逊指出文本/文化阐释不能仅满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否定的解释学"的祛伪和非神秘化功能,同时,文化文本要投射出与意识形态相伴其生的"肯定的解释学",即恢复和动员起人类的集体力量,将个人幻想重写为人类的集体命运的乌托邦维度。杰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本/文化阐释的目标同时具有否定与肯定的功能。意识形态是其否定方面,乌托邦渴望是其肯定方面。这一双重视角的阐释,可以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真实世界与异化现实的关系,找到社会扭曲的症候,实现人类对美好前景的憧憬。  相似文献   

9.
论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明社会中 ,意识形态具有多种社会功能。除了充当一定社会的维护意识之外 ,意识形态还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是文明社会精神生产的重要场所 ,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积聚地 ,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基本文化背景和土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 ,不仅是对意识形态阶级特性的揭示 ,而且也是对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探究 ,是对意识形态与文明社会发展关系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的精神现象。它总是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来源于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反过来又对社会生活发生一定的作用。文艺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促使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这是文艺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的共同的社会功能。不过和其他意识形态相比,文艺产生社会作用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就是它具有美育功能。这是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然而,这又是一个常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加以曲解因而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黄毒猛烈冲击文坛的现实,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文艺的功能和价值(包括美育功能)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理论上对文艺的美育功能进行探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张涛甫 《东岳论丛》2012,(11):32-35
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成功建构是其成功输出的关键.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设计以及整合上有其成功之处.突出体现在:他们运用民主话语和市场机制,实现了主流价值观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巧妙整合,形成了一整套自洽的话语系统.这种话语系统在与他者文化进行话语竞争之时,具有显著的优势.与强大的西方竞争对手相比,中国在价值观建构上存在不足,当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没能解决好文化的产业功能与意识形态功能的冲突,对外则没有形成一套参与世界文化竞争、对话的话语系统,没有掌握议程设置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颠覆与维护--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智芹 《东南学术》2005,(1):117-122
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通常并不是现实的客观呈现,而是具有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色彩,前者重在颠覆、质疑本国的现实,后者旨在维护、保存本国的秩序.中国既是英国作家颠覆、质疑本国现实的理想国,发泄不满、寄托希望的救赎地,也是他们整合自身、彰显自我的对衬物.自中世纪以来,中国之于英国作家一直作为这样一个他者被想象,被塑造,被赋予颠覆与维护两种功能,被置于乌托邦和意识形态两极间的张力上.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8,(2):118-126
好莱坞从诞生之初就开始持续、大量地改编经典童话,形成了十分值得分析的文化现象。作为文化工业的代表,好莱坞经典童话改编电影压抑了存在于经典童话故事中的乌托邦冲动,使得童话中的反抗性和代表希望的"尚未"被电影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对当下的确认所取代。不仅如此,好莱坞的经典童话改编电影还不断将童话中的幻想工具化,使之物质化为一种可以贩卖的商品,通过这一过程,一方面让人们借由电影占有幻想,另一方面又通过电影的虚构性使这种占有落空,从而激发人们的欲望。但好莱坞的童话电影中仍蕴藏着乌托邦精神,这种乌托邦精神既来自电影文本本身,也来自观看电影的受众。寻找文本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裂缝,重审视觉奇观中感官体验的价值,考量新媒体语境下观众的能动接受等方式有利于重审好莱坞童话改编电影的价值,发掘其中的乌托邦精神。  相似文献   

14.
群体意识形态指群体内部的成员所共同享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理论学说、心理认知等的总称。与统治阶级所倡导的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比,群体意识形态通常是一种非主流的或民间性的社会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群体意识形态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也经常不被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群体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它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群体意识形态既能够充当社会万能胶的作用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也能发挥其社会离心力的作用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冲突,还可以通过反映各种社会矛盾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自我认识与反思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李丹 《北方论丛》2011,(4):133-135
马尔库塞的美学乌托邦思想的建立,深受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理想社会图景建构思想影响。面对着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对人的全面异化,特别是文化已成为一种对现存社会秩序非批判的认同性力量,马尔库塞力图通过美学乌托邦的建构来消除异化并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在马尔库塞看来,美学乌托邦建构的核心便在于爱欲本能的解放和艺术审美化。  相似文献   

16.
哲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以抽象的概念体系来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哲学的显著特点就在于,不存在超历史的、囊括所有哲学的统一的哲学定义,哲学的位置是由现实的实践活动以及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使哲学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对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矛盾关系的理论反思.辩证法的批判性与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这就是否定现存事物、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关联、融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社会主义”是皮凯蒂为解决21世纪的不平等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具体提出了两类构想:一类为了解决国家内部的不平等,需要自上而下实行以社会所有权和临时所有权、高累进税收和高福利、民主平等券为主要内容的财产制度与政治体制;另一类旨在依靠国际主义社会联邦主义制度,用重建联盟的办法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问题在于,“参与式社会主义”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试图通过意识形态调整和政治改革解决问题。这根源于它把意识形态看作某种先验的、独立自主性的、具有决定性地位的存在,而非类似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上层建筑和派生性的、第二位的存在。皮凯蒂的平等设想根本找不到强有力的阶级支持力量,仅仅彰显了资产阶级左翼的社会幻想,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8.
<正> 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又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服务。但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又有区别,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以其特殊方式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服务。哲学是以世界观的理论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它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根本方法。这就是哲学所独具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1)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表现为超越性革命式的政治动员和秩序重建;(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表现为以市场与效率为目标的世俗化的改革开放;(3)以社会建设为中心,表现为多元化背景下的分配正义和协商共识。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仍然面临着尖锐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成功地应对这种挑战,取决于它能否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深刻变革,并根据这种变革适时地逐步地转换其义理、话语、符号和内在论证机制,通过吸收和消化现代政治文明的理论思想资源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从而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原创于中国的理论,别现代已然打开了研究中国社会文化问题的切口,成为一种与现代性有关的思想。为了更好地嵌入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肌理之中,别现代有必要进入思想史,并主动与那些讨论不同时段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或启蒙问题的理论话语构成对话。因此,别现代理论更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正时期。一方面,它可以作为现代性发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现实的理论表述,描画出一个真实的"别现代中国";但另一方面,作为当前一种具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中国理论,它更应该是面向现实并指向未来的,并介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理论,以推动一个可欲的"别现代中国"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