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的流行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草根平民化色彩,因其模仿与抄袭的界限不清而颇受争议.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考察山寨文化的特质、其"搞笑"效果的成因及其与创新行为的关联,证明山寨是一种模仿与反叛并置的文化符号.在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文化规约中,它以隐喻的方式实现模仿,又通过反讽体现自身特有的差异化效果,在隐喻与反讽的张力问进行自我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不少文章称山寨是草根,认为山寨文化是"草根创新、群众智慧""草根时代名词",山寨文化的兴起是"草民与精英对垒".这些说法不无道理,却不太到位.与草根比较,山寨至少具有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3.
山寨二字,以山寨产品发轫,借山寨文化流行,两者虽一实一虚,却不乏其通之处,相形之下更见山寨风行之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传播社会学视野下的山寨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寨文化是当下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一个表征,其形成和发展有着必然性、合理性和一定的正面意义.现代大众传播模式加快了山寨文化传播的进程,促进了社会观念和行为的变迁.因此,对山寨现象应当仔细区分和鉴别,消除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寨文化是一种相对主义思潮下流行的大众文化.山寨文化是时代与思想环境的产物.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相对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思潮影响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和谐""盛世"说"山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2008年逐渐流行,它保留了"山寨"古义中与正统、主流、中心相对的非正统、非主流、边缘的内涵.山寨与朝廷之间既有对抗也有妥协、合作,"山寨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同样也潜在着谈判与妥协的可能,市场的加入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山寨文化"的兴起与主流文化对盛世想象的建构之间,形成了颇具反讽意味的张力结构,然而二者能够在当下中国并行不悖,遮蔽着的是主流话语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盛世概念的置换,造成了盛世想象与现代民族国家内在精神的错位."山寨文化"采取滑稽模仿的艺术手段,目的并不在于学习,而在于颠覆与消解,这是一种既不同于对抗也不同于屈从的抵抗方式,本质上是弱者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谈三点粗浅的看法. 一是作为一种新异的文学现象,山寨文化还有待于在发展中观察,现在还不是研讨的最好时机.山寨文化是从科技产品中开始显现出来的,之后演化到文化领域.我觉得它总体上还处在发展、过渡和蓄势过程中.从目前材料来看,作为科技产品的山寨文化还比较实在;而作为文化产业的山寨文化,则比较空虚.比如山寨版春晚现在还看不到,山寨版贺岁片也还没有面世.这些都还需要事实的填充和耐心的等待.  相似文献   

8.
刚才白烨老师已经说到,所谓的山寨文化至今还在发展变动之中,我们要对山寨文化下一个定义还为时过早.我现在要做的,只是追溯一下它已有的源流和变迁.  相似文献   

9.
山寨文化涉及到诸多的方面.作为21世纪高科技时代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必须抱着严谨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并对之加以分析研究.现在,我想重点从哲学的视野,并结合创新概念来谈一下山寨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刚才白烨老师讲,目前就山寨文化现象的内涵进行界定可能为时过早.这个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很多所谓山寨文化的行为还没有完全呈现,现在就去界定它,是太早了一点.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后半年以来,特别是岁末之际,社会上突然掀起一股“山寨”风潮,如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百家讲坛、山寨鸟巢、山寨版春晚、山寨版新闻联播……以致多家媒体惊呼:“2008年是山寨年!”对于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诸多方面的山寨文化现象,我们认为有必要从社会科学角度予以解读、分析与评估。为此,我们特邀文学、语言学、哲学、新闻学、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的多位专家学者,于2008年12月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会议室召开了“首届山寨文化研讨会”,就山寨文化的语源、特点、影响、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山寨已经成为2008年最流行的热词,并且从最初的山寨手机等低成本、仿制性的电子产品演绎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方旭东 《兰州学刊》2009,(11):168-170
“山寨文化”已经从网络传播走向现实话语的争论,公众对此意见很多但观点迥异,主要原因在于对“山寨文化”概念自身不确定性的解读造成公众话语误导。文章剖析了这种误导的原因,从阐释学角度,就“山寨文化”做出了指明性解释,并就相关不同内涵却被混同的概念做出了划分,最后对“山寨文化”指向性意义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殿林 《学术探索》2009,(1):107-110
作为亚文化类型的山寨文化,既具有一般意义上亚文化的风格特征:抵抗,在器物层面、文化理念层面、文化产业层面,山寨文化向主流文化叫板,以图建立自己的认同;也具有由我们这个特定国情多种因素决定的风格意义:揶揄,它是传媒策划者和社会小资本所有者的社会小众诉求着快感满足和平民化,借助于破坏既有符码和表达新符码的方法,创造特别意义,揶揄着主流文化的惰性和刻板,宣告着草根阶层的生存方式,同时,由于利益动力,加快山寨文化成型化,使之及时地表达了草根阶层对社会现实的文化诉求。然而,无论山寨文化如何风光,都必然逃脱不了亚文化的宿命:缴械与收编。  相似文献   

15.
我了解山寨这个词儿不超过十天,先是在网上看到的,有的贴子后面加个括弧,注明是山寨版的.不懂得山寨是什么意思?前几天参加一个会,坐在关注当代文化演变的刘苏里先生旁边,我便向他请教.  相似文献   

16.
近期,人们面对蓬勃发展或兴风作浪的山寨文化行为现象褒之贬之,却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17.
“山寨文化”兴起的原因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红 《云梦学刊》2009,30(3):71-72
“山寨文化”的兴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山寨文化”具有两面性,对社会发展正负面影响兼而有之,价值判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山寨文化”的兴起表明,主流文化正面临重大挑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体制外的各类民间文化在不断的生长、发展,已经成为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杨枝煌 《学术探索》2009,(4):127-133
山寨制造和山寨文化的泛化,使中国信用建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规制山寨,一方面是重构社会信用体系,另一方面是建立中国标准,掀起世界产业革命,提高中国在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方面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我们必须进一步厘清山寨文化的各种表现、真实本质和国际比较,做好山塞制造的规范和调控,从而实现中国信用建设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品设计与文化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产品的设计常被视为经济活动的一环,其专业价值侧重于为企业服务的个体经济行为和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总体经济行为,但产品设计与构成整体国力不可或缺的文化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却被忽略了.本文从若干涉及文化层面的视角切入,阐述了产品设计所包含的文化属性及其积极参与文化认同的建构过程,以及设计创造力与创新文化因素之间相互衍化、五为因果的关系,指出了产品设计对于提升文化竞争力起看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芸 《兰州学刊》2010,(1):77-81
农民工希望通过消费融入城市文化,实现身份认同。然而这一过程却受到了诸多城乡差异因素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文化因素。文章以青年农民工消费山寨手机为例,通过分析山寨手机中的符号意义以及访谈的方法来验证两个假设:山寨手机中所包含的符号满足了青年农民工体验城市人身份的需要;城市同龄人对山寨手机符号的不同解读为青年农民工建构城市身份设置了障碍。因此,文章提出文化资本在以符号消费为媒介的城市身份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