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章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镇江市润州区、京口区、丹徒区3个辖区内256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老年人人口学特征和养老意愿情况,运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江市老年人养老意愿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社会化养老正日益成为老年人的选择。性别、收入来源、子女数量、养老基础认知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主要因素。对此,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聚焦基层,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构建多元化的城市综合养老模式,以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近六成,农村地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问题。农村人口的养老责任观念与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密切相关。通过分析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显示,虽然子女负责依然是农村人口养老责任观念的主流,但是农村人口的养老责任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特点:1.不同人口特征的农村人口养老责任观念存在明显差异。2.家庭经济自评状况越差者更认同政府负责和家庭、子女和政府三方责任均摊的养老责任观念;家庭中的子女数量越多,更倾向于三方责任均摊的养老责任观念。3.社交娱乐活动越频繁者越认同自己负责的养老责任观念,反之则更为认同子女负责和政府负责的养老责任观念。因此,应从家庭层面、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顺应农村人口养老责任观念的发展趋势、满足农村人口的养老服务需求,真正实现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5.
乡村休闲养老产业发展丰富了农村产业业态,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缓和城市养老压力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2020年9月—2020年12月重庆市主城都市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验证了影响老年人乡村休闲养老参与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代际冲突、健康程度、自然环境、硬件及配套设施、服务质量均能对老年人参与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效果有所差异。结合研究结论,为推动重庆乡村休闲养老产业发展,增强参与意愿,文章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兰州市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支出方向、岗位职业、养老体系满意度、家庭工作人数、是否为“421”结构家庭、子女埋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有无配偶、家庭支出水平、对以房养老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参与以房养老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制定多元化的以房养老模式、以中低收入群体为突破口、加强以房养老模式宣传、构建健全的以房养老信用体系、政府提供相应保障.  相似文献   

7.
影响城市老年人养老意愿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依靠子女养老仍然是城市老年人偏好的养老方式,他们更愿意与子女同住或者居家养老,而不愿入住养老机构。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对于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有较大影响;此外,受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健康状况、拥有女儿数量等也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与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沈阳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 ,在其二次创业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 ,掌握沈阳市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 ,构建适合沈阳市老年人口现状的养老保障模式 ,已经成为沈阳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合理行动理论(TRA)为依据,基于河南省四个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359户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特征、农村居民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对集中居住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决策理性尚处在"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过渡阶段;家人意见及已经集中居住者的意见对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潜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及抵御养老风险等诉求对失地农民的行为态度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个人意见、子女意见及亲友意见对失地农民的主观规范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自身条件、国家政策对失地农民的感知行为控制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传统居家养老遭遇挑战的现实背景下,选取S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入户调查方式获得微观数据,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老年人个体情况、家庭情况、邻里关系、机构养老认知、机构养老意愿等问题。当前农村机构养老需求空间较大,但农村机构养老整体发展水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的积极性。在增强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和子女养老能力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农村机构养老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农村老年人美好养老需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意愿与需求状况调查数据,探讨居民社会化养老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区养老是受访者最希望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其次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居民的社会化养老意愿受人口学特征因素、社会经济属性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居民的社会化养老意愿因性别而异,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社会化养老的意愿越强;从职业性质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社会化养老意愿更明显;对养老政策的熟知有助于居民社会化养老方式的倾向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对全国31个省份245个村庄370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民的城镇居住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是否具有务工人员3个因素对农民城镇居住意愿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响因素组内对居住意愿的影响程度也具有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14.
探析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接受程度和参与意愿,对智慧养老服务的设计、使用、宣传推广有着重要意义。为明晰智慧养老服务用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访谈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围绕“智慧养老服务的参与意愿”这一核心范畴进行编码,提炼出115个初始概念、34个初始范畴和8个主范畴。根据编码结果构建了包含产品、用户、环境三个维度和相应8个主范畴的智慧养老服务参与意愿的理论模型。最后提出增强智慧养老的宣传力度、推动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平台的适老化、降低老年用户所担忧的各种风险三方面建议以提升智慧养老服务参与意愿并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调整退休年龄是关乎劳动者退休权益的政策改革,需要深入了解劳动者的退休意愿与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我国十省市的调查数据,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在调查样本中,退休意愿为按时退休、提前退休和延迟退休的比例分别为57.4%、36.6%和6.1%;(2)在个人特征方面,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年龄越小、健康越差、学历越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倾向于提前退休,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延迟退休意愿较强;(3)在家庭因素方面,家庭中独立收入来源人数越少的更倾向于提前退休,家庭独立收入来源人数较多的延迟退休意愿较强;(4)在工作因素方面,具有县处级职级和中级职称人员更倾向于延迟退休,而对工作不满意或评价为一般的人员更倾向于提前退休;(5)在养老及政策因素方面,选择机构养老的人员延迟退休意愿较强,了解单位现行退休政策的人员延迟退休意愿较弱。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2013),分析中国人对养老责任认知的变化趋势,考察影响养老责任认知的微观因素。结果发现,子女负责依然是人们普遍的养老责任认知,但呈现逐步减弱态势,代之而起的是三方负责、政府负责和老人负责;这四种养老责任认知类型呈现出人们养老责任认知的差异序列;人口特征、区域、制度、文化和子女等因素均对养老责任认知具有显著性影响;传统养老代际责任伦理表现出一种继承性和断裂性的不均衡状态。提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全依赖于国家与社会的养老方式并不适合中国国情,而应该发挥传统养老代际责任伦理功能;要重塑养老代际责任伦理,需要国家、社会与家庭之间、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相互协同和配合,共同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师范生的农村从教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师范生去农村学校从教的积极性与意愿明显偏低,免费师范生的农村从教意愿低于非免费师范生,本科师范生的农村从教意愿低于专科师范生;个人未来发展因素、生活条件因素、教学条件因素、婚姻问题因素对师范生的农村从教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个人未来发展是影响师范生农村从教意愿的最主要因素。?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5年囯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珠三角地区9个地级市的15 000个流动人口样本的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多模型的横向、纵向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支出水平、流动范围、流动时间、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以及本地朋友数量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应采取加强对流动人口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提高流动人口的城市居住意愿。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养老意愿与养老观念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外出年数、养老保险和子女数量对流动人口的养老观念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子女数量、去过的城市个数、外出年数、是否和流入地居民有来往对于流动人口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集聚人口与吸纳人才是兵团发展壮大、向南发展、维稳戍边的关键。该文利用分层非线性模型从时间、师域及个体层面实证分析了2014年至2018年兵团流入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入人口居留意愿呈上升态势,但师域间差异较大;居留意愿与师域社会保障水平正相关;居留意愿随个体受教育程度提高而提升,研究生层次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随个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兵团对高收入群体的承载力不足,户籍性质差异造成的影响仍十分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简化落户程序,积极发展产业,加强低学历人群职业培训,提高社会保障,促进社会融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