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7年5月10日,日本文化厅文化交流使、著名作家立松和平先生访问了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立松和平先生原名横松和夫,枥木县宇都宫市人,1971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科,酷爱文学,大学时代发表的反映日本战后大学校园斗争  相似文献   

2.
日本与日本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梅原猛所长1988年10月21日,在公明党讲演会上的讲演,内容丰富,立意新颖,语言风趣,提出了在日本文化、日本人研究中的作者的独到见解。征得讲演者同意,现发表于此。梅原猛先生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辽宁大学名誉教授,1925年生于宫域县,毕业于京都大学哲学专业。是著名的文学、历史、宗教学家,著作甚丰,其中《隐秘的十字架》获每日出版文化奖,《水底之歌》获大佛次郎奖。  相似文献   

3.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鹿野政直先生,是目前活跃于日本学界的著名历史学家。他的《福泽谕吉》一书已在我国翻译出版。其学术业绩也渐为中国学人所知。 鹿野先生1931年生于大阪,1953年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至今。在日本历史  相似文献   

4.
由日本社会学会会长中野卓先生率领的日本社会学者访华代表团一行五位学者在访问北京后,于1981年12月8日到达上海。当天下午,举行了小型学术讲演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分校的部分社会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中野先生首先介绍了日本二次大战  相似文献   

5.
日本现代经营学的泰斗、组织科学的先驱者高宫晋先生,晚年热心中日经济科学的交流,在他第3次访华讲学时,因劳累过度竟在回国的前夜因患急性心肌梗塞在上海逝世(时为1986年5月12日1时15分),享年78岁。在高宫先生逝世的前一天,5月11日中午,我和隅谷三喜男教授一起  相似文献   

6.
日本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经济政策学家和统计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原日本学士院院长、日本原子能产业会议会长有泽广巳先生由于心脏病发作,1988年3月7日上午10时7分,在日本东京逝世,享年92岁。 有泽广巳先生,日本高知县人,1896年生。1922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大经济学部,1926  相似文献   

7.
马场正雄先生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1923年10月4日生于滋贺县,1986年10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生前历任总理府经济企划厅经济研究所所长、日本理论·计量经济学会会长、京都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 马场先生是一位造诣较深的经济学者。在担任理论·计量经济学会会长期间,为在日本普及和应用计量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十分重视应用研究,在任经济企划厅经济研究所所长期间,借鉴美国的经验,开发了“景气动向指数”,为对景气进行定量分析打下了基  相似文献   

8.
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渤海历史的文献资料,主要见于中国古籍之中,其次是散见于日本古籍之中。我国史学界有系统地利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探讨渤海的历史,约始于本世纪之初。1929年夏,黄维翰先生撰辑《渤海国记》,“网罗群籍,旁及海外”(该书《自叙》),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充实了渤海历史的内容。几乎与黄维翰先生撰写《渤海国记》的同时,金毓黻先生撰辑《渤海国志长编》(以下简称《长编》),“遍览中外载籍”,广泛搜集了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自谓过前人之所  相似文献   

9.
这是日本朋友川俣先生在我校学术报告会上宣读的论文,为我们研究鲁迅和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见解和宝贵的资料。感谢川俣先生同意,现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最后一次东渡日本,在神户发表过一篇演说,题名“大亚洲主义”,主旨却是讲“王道”与“霸道”,希望日本不要“霸道”。演说的结语是:“你们日本民族既得了欧美的霸道的文化,又有亚洲王道文化的本质。从今以后,对于世  相似文献   

11.
1986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请日本基督教大学教授源了园先生和弘前大学邀教授田中重好先生来所举行学术报告会。源了园先生是研究日本思想史的著名学者,在日本学术界享有很高声望。他以“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形成”为题,阐述了日本文化的特点、变迁,并对  相似文献   

12.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以东京女子大学教授、日中学术恳谈会事务局长山根幸夫先生为团长的日本社会科学家访华团一行5人,于9月来我国访问,先后访问了北京、南京、常州、苏州、杭州、上海等地。9月3日代表团访问了历史研究所。在全所会上,代表团成员分别介绍了日本史学界研究中国史的情况。团长山根幸夫先生首先介绍了日本的汉籍图书馆以及藏书情况。五井直弘先生介绍了日本是怎样培养中国史研究人材的。堀敏一先生介绍了日本收藏古文书的情况。柳田节子先生以宋史为中心介绍了日本的学会与出版物。小林幸雄先生从年轻研究人员的角度谈了日本学术界的争鸣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朱舜水遗迹在日本钱明近世中日文化交流历史上,朱舜水要算是一个卓然特立的先驱者了.这位明清之际的爱国思想家,一生之中六次东渡,在时从事讲学和著述达二十二年之久,直到终老于东瀛.故舜水先生的遗迹,大都存留在他乡日本,而在其故乡则已难以寻觅了。朱舜水初往日...  相似文献   

14.
一周藤吉之博士(1907—1990)是日本研究中国宋史的先驱,以其透彻精细、博大宏深的学风和业绩而驰名海内外。先生任公职41年,大致的情况是:前半期任史料编纂官及研究所员,后半期在大学从事研究和指导诱掖后进。在此期间,先生的学术活动涉及宋代社会经济史、朝鲜高丽及李朝时期的官制史与社会经济史、清初旗地制度史三个方面,有主要著作8册,合译注书1册,合著史籍解题1册,其他合著3册,论文、评论、书评等约130篇。通过这些,先生在学术上,一方面以对第一手材料的实地探索而积累了治学经验,通过彻底研读基础文献而具备了很强的对事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提起铃木亨教授,日本哲学界同仁都赞誉他是战后日本创建独立哲学体系的一位优秀哲学家。他曾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大阪经济大学理事长(曾任校长)。铃木先生1919年生于金泽市,194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当时正值战后日本思想界处于旧价值体系崩溃,新价值体系尚末确立的过渡时期。许多知识分子通过对战争的反省,开始重新探索人的本来存在状态,提出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要确立什  相似文献   

16.
竹内良知(1919—)是当代日本知名哲学家。1919年出生于日本大分县,1938年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1941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翌年转文部省工作,1946年应聘为松本高校教员,1950年为名古屋大学副教授,1977年以后任关西大学哲学教授,1989年退休。竹内先生专事哲学研究40多年,学术成果颇丰,其主要著作有《昭和思想史》(主编)、  相似文献   

17.
我对沟口雄三先生的访问是在2 0 0 3年年初,樱花绽开的时节进行的。沟口雄三先生1 932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1 95 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专业,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他从2 0世纪5 0年代起一直从事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是一位不仅在日本学术界享有盛名,也对许多国家的中国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学者。他发表过大量研究成果,其中有5 0余部(篇)被译为英文、法文、韩文和中文。被译为中文的著作有《中国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95 )、《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96)、《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31日,以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叶渭渠先生的八十寿辰为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议--"叶渭渠日本文化研究研讨会",并以此庆祝叶先生的新著<日本文化通史>、<日本文学思潮史>、<日本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出版.  相似文献   

19.
“东北易帜”,是 1 92 8年末北洋军阀的最后政权奉系军阀政权以和平方式和对等条件 ,统一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这个事件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结束 ,是国民党新军阀完成中国统一的象征 ,对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这一事件中 ,张学良先生是最重要的历史角色。本文拟从中日关系史的角度 ,对张学良先生以大智大勇的民族气概与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斗争作一阐述。一   1 92 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后 ,以张作霖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摇摇欲坠。到 1 92 8年春 ,宁汉合流后 ,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基本…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已故的久保哲三教授,日本东京出版了久保教授生前力作《下野茂原古坟群》。久保哲三教授是日本著名的考古学家,曾任专修大学、宇都宫大学教授,1989年5月患癌症不幸逝世。久保先生是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的老朋友,自1980年来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