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共存问题,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其综合性强,题型灵活多变。因此,离子共存题常常出现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习题中,也频频出现于全国高考及成人高考试题中,学生对此类习题,往往失分较多。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现简单总结归纳如下,供同行参考。1离子存在条件解析: 离子间经常发生复分反应、双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配位反应等,因此,凡是相互之间能发生以上类型反应的离子,肯定将不能大量共存。一般大致有以下几种:1.1强酸性(H+)溶液: 凡是能与H+反应的弱酸根离子、易分解酸的酸根离子、…  相似文献   

2.
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题型在近几年高考中作为一种传统题型,屡屡出现,许多同学在做这类习题时常常因考虑不全面而失分。笔行认为,做这类习题时除考虑到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水解外,还必须掌握两条重要原理。一、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各种阳离子浓度乘以该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各种阴离子浓度乘以该离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数。如0.1mol/l,Na2S溶液Na2S=2Na++S(2-)……(1)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H+阴离子:S(2-)、OH-、HS-二、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起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  相似文献   

3.
将适当比例的酸和碱的水溶液混合,将会发生一种化学反应,其结果使酸和碱的性质都消失.因为决定酸性的氢离子和决定碱性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为中性的水分子.这个化学过程叫做中和反应.对于强酸和强碱,如盐酸和氢氧化纳,因为它们在水中几乎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若将等当量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则等当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完全结合成水分子,溶液呈中性.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中和反应进行到底,不存在反应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羰基化合物醛和酮可以被氧化为羧酸,也可以被还原为醇或者烃。与醛酮类似,烯烃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当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共存于同一有机分子中时,还原剂或氧化剂优先进攻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哪个官能团?得到什么类型的产物?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里会电离成自由运动的阴阳离子。当酸与碱、碱与盐、盐与盐溶液相混,由于离子的自由运动相互碰撞,有的会结合成溶解变小、电离度小的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有的离子具有氧化性,与具有还原性的离子相互碰撞,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的离子还会与水反应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致使溶液呈现出一定的酸性或碱性——盐的水解反应等等。判断两种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否起反应,怎样起反应,主要发生何种反应等问题,这在中学阶段,对于怎样指导学生书写两种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显得极为重要。我认为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参加反应的电解质的性质外,同时还要具体分析反应条件等。下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离子反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准备从离子反应的定义、离子反应的条件和方向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系等方面,对现行统编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一.离子反应的定义中学课本对离子反应的描述是:“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它指的只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和少数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对下列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离子色谱法(简称IC),选用柠檬酸—草酸—醋酸等多组份弱酸混和溶液淋洗液为流动相,在CS—2分离柱上,将人发试样中共存金属离子分离,然后使用柱后反应—光度显色检测技术,同时分析了铜、铁、锌、镍、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8.
高考,一直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我有幸参加了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阅卷工作,这次阅卷感受颇多,现特将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望能对高中语文的教与学有点启发。一、高考题型将在"温润"中发生变化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分值依然15分,但题型变化出人意料,变成5道选择题,没有主观表述题,去掉了字音字形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讨论了二价汞盐与氨反应生成的氨汞沉淀在过量氨水 ,铵盐及氨性缓冲溶液和常见酸中的溶解性 提出 :在NH3·H2 O_NH4NO3 溶液中 ,二价汞与氨水反应生成可溶性氨配合物 ,沉淀溶解 ;在H 与配离子Cl-,Br-,I-,SCN-等共存时 ,氨汞沉淀也能形成配合物而溶解 ;单一Cl-的存在不利于氨汞沉淀的溶解 同时 ,还从配位平衡 ,硬软酸碱理论 ,结构等方面对实验现象作了简要解释  相似文献   

10.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还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有关离子方程式的问题,要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或判断一个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学式表达要正确 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只写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难溶物质、气体和氧化物,用分子式表示。  相似文献   

11.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无机化学》下册第605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在酸性溶液中HNO_2能否与F_5~(2 ),SO_3~(2-),M_nO_4,~-I~- CRO_4~(2-)(应是Cr_2O_7~(2-)可能是印刷错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能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并指出HNO_2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同学们在回答这道习题时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其中较多的是下面两种解答,大多数同学是这样回答的:  相似文献   

12.
金属铋离子的水解涉及复杂的多重平衡、反应,可能产生多种沉淀形式,而某一特定的难溶铋化合物可以与溶液中多种组份同时建立平衡,导致同一化合物具有多个溶度积。本文用热力学方法对上述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高考"这类与考生存在重大利益相关的考试,受到社会过度关注。这类考试的改革中存在一种倾向:追求评价更加全面、更完善、更符合表象上的公正,其结果是对学生更加的不宽容。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以及人才成长的规律表明,应在这类考试中引入宽容理念,为教育评价改革,为走出高考改革的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关注开放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开放题是在新历史课程现与开放式教学理念下产生,并已被引入高考、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试题类型。本文从分析列举历史开放题入手,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历史开放题的学习论价值和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题展示】9.假如取消了高考【命题分析】这是一道颇有张力的题目,也就是说,这道题给学生提供的写作思维空间比较大。题目设置了一个假想的情境、事件,让作者去发挥想象,进行推测、分析。形成文章。这类命题。高考曾经尝试过。例如1999年全国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文艺创作领域也有这方面的佳作,例如谌容的小说《减去十岁》。  相似文献   

16.
改进了经典的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使其能定量测定铝铁共存溶液的形态分布;分析了该实验方法中比色一缓冲溶液的成分和pH值的影响,确定以铝、铁与Ferron反应的等吸收点362nm为测定波长.实验表明,总浓度相同而铝铁比不同的铝铁共存溶液,与Ferron溶液反应后其吸光值都大致相等,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7.
周环反应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化学反应,这类反应不受溶剂极性的影响,也不受酸、碱催化剂或引发剂的影响,反应是借助于热或光将能量传递给反应物而发生的.在整个反应历程中,不产生离子或自由基中间体,反应中旧键和新键的轨道形成一个环状过渡态,然后同时发生旧键的破裂和新键的形成.周环反应包括: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σ键迁移反应等.Woodward-Hoffmann在1965年创立了周环反应的立体选择规则,一般教科书都以π电子数和反应条件的关系来表示其立体选择规则.例如:电环化反应选择规则是:环加成反应选择规则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不易直接看出其中的关系,因而只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本文以π电子数与前线轨道(FMO)的HOMO(最高占有轨道)、LUMO(最低空轨道)的能量及对称性和反应条件三者的关系中得出一种较为直观的表示方法,易于判断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很多知识后,很多同学会有这些疑问:是不是任何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都能发生反应,氧化还原能力是否也有强弱之分呢?当多种氧化剂和同一种还原剂共存时,它们是同时反应还是有先后呢?此篇文章重点与同学们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并指导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关规律解题.0高中数理化(高一版)41-42G634.8H13044H;H130_44胡建国;39-40《集合与  相似文献   

19.
在微机上,多种操作系统,如MS-DOS、Windows3.x、Win95等以及网络操作系统Noveli、NT和Unix,由于开发、研究和教学等需要,常以不同的组合在同一硬盘上安装。关于多种操作系统如何共存、安装和引导等方面的文章已经少,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本文着重讨论与安装过程桐反的问题——统卸载方法,即删除共存组合中的一个或数个系统。在安装时,新系统大部分都能探测到当前硬盘上已经存在的操作系统,自动与其形成合理的共存,而卸载时却需要用户手工操作。以下给出几个典型系统的组合共存的卸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史中存在着许多科学革命与科学还原共存的真实案例,这与大众观点所强调的二者在科学理论观和科学问题观上的对立性和互不相容性正好背道而驰。历史上,主要存在两种驳斥革命与还原对立说的主张:一种是Shap-in的"无革命说",另一种是Schaffner的"革命、还原同一说"。其中,前者否认科学革命的本体存在,而后者否认科学革命的相对独立性,即否认革命在认识论上的可区分性,这两种驳斥对立说的主张都过于极端。事实上,为了辩护革命与还原之间的共存,可以直接诘难库恩早期的那种革命观:首先,库恩的"范式"概念是模糊的;其次,"革命"在本质上存在着不彻底性;最后,彻底的相对主义是不存在的。此外,革命与还原的共存还可以从"还原所具有的革命性"得到验证。还原的革命性体现在还原理论与被还原理论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尤其是体现在二者的术语在意义上的变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