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凯 《人才瞭望》2007,(4):78-8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仅要着力于内,而且要眼光向外,不仅要继承传统,而且要大胆借鉴,不仅要结合中国实际,而且要考虑全球背景。着力于内是要求以提高我国人才的整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眼光向外则是提倡要以世界眼光来看待人才培养,具有全局和系统观念,继承传统要求我们批判地接受在历史发展中仍有现实意义的理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也一直影响着历代人。而构建传统文化的先哲们,也在历史星河中永放光芒。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一直活跃于今世。《论语》虽距今年代久远,但是其意义深远。本文试从《论语》中阐述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心理的发展和延伸,进一步分析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养老问题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应积极挖掘各学科思政教育内容,发挥育人功能,将教育效果有效增强,依照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将更多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中,为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才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无限魅力与历史内涵,有着较高教育价值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拓宽学生文化视野,而且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性,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解析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教学难点,针对性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入策略,以此帮助高校学生塑造崇高理想,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孔子"以德为先"的人才思想是孔子整个德治伦理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特别强调道德之于人才、之于社会的重要性,虽然孔子这些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同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孔子"以德为先"人才思  相似文献   

5.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面对当前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大学生在接受传统先进文化理念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外来文化理念的影响,这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如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这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同时,社会文化思想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对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音乐教育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被时代的洪流逐渐淘汰,音乐教育所遇到的新的挑战与困难也是越来越多,而做好社会文化思想转型与音乐教育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只有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才能使音乐教育的发展不至落寞、日趋繁盛。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对当前我国经济的社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担负着祖国未来建设以及文化传承的伟大重任,当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备受社会关注,由于时代的高速发展,很多社会问题油然而生,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较为淡漠,这使得大学生追寻人生的目标扭曲,社会责任感变淡,反叛心理严重。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并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良好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方法。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很多,因此将传统文化应用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获得较为良好的作用,实现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确保更多的学生可以具有较为良好的思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独具特色、浩如烟海、异采纷呈的古诗词,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有机结合古代先贤们的诗词佳句运用于教学,就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机盎然,更加乐趣无穷,更加充满智慧,更能传承文明。我们的教学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更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今经济社会,能否构建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企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辩证地分析现代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创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中国企业的生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培育中国优势企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设计是一种文化,文化是流动的、向前的,而设计的意义在于是体现文化思想传统的较好方式之一。一个时代文化的历程是漫长而短暂的,而传统正是集各个时代文化思想的大成者,设计的传统化与时代感是血脉相承的,将时代融合于传统、传统体现出现代感,这呈现的是设计文化的一种流动、一种前进、一种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文化,逐渐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都是对人类生活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并提出哲学性的思考结果,它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因此,现代高等教育中必须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本文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简要阐述,挖掘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提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径,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析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它有着别的国家不曾拥有的优良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要传播和发展,必定离不开媒体。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个人博客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哪些特点?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以及在今后的新媒体传播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播?这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阐述在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孟子的思想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以“尊贤使能”为核心内容的用人观,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对于怎样用人,孟子在吸取了孔子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的思想,并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用人要“不拘一格” 孟子例举了历史上一些贤德君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他说,舜曾经种过地,是农民的儿子,后来被尧重用并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溯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社会保障思想,对古代的家庭、宗族养老进行梳理,分析了儒、释、道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保障思想,旨在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06,(3):97-97
私下里和企业朋友聊天时.我常常“怂恿”他们多学习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中能直接被现代商业照搬的东西很少.你很难用它来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具体问题。但是.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有很多相通之处.它可以给企业一种精神、思想.一种“悟”。  相似文献   

18.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古,而是正视传统,提炼出那些具有恒久光芒的价值因素,让它伴随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展下去,让这种传统的文化资源在设计产业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让我们传统的艺术元素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演变和传承,推动着我国历史前行,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其传承方式之一——民俗生活,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从各民族和各地域不同的民俗生活中,后人可由其中窥见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及遗存。故而言民俗生活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力支撑。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及民俗生活,以此说明两者之间的历史关系和时代联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将来被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而且,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候,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之期,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的青年,高校必须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以此来适应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一处宝藏,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