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九二七年元月,武汉人民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是反帝斗争的一项创举,曾震动了全中国和全世界,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帝斗争,意义是伟大和深远的.但,这一斗争的胜利是怎样取得的呢?汉口英租界是怎样收回的呢?有人认为这是武汉工人群众和革命群众自发斗争的结果.有的说,汉口英租界是武汉工人群众和革命群众直接去占领和收回的;有的说,惨案发生的当天,汉口工人阶级便驱逐了英帝国主义在租界的巡捕,把英租界收回;有的说,五日示威大会后举行游行,革命群众浩浩荡荡冲入租界,占领了汉口英租界;有的说,工人群众或革命群众占领汉口英租界后,再交武汉政府接管,等等.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收回汉口英租界外交斗争策略述论许冠亭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是在“中国外交史上开一新纪元”。①以往各类著作、文章将租界的收回完全归功于民众运动。笔者认为,收回汉口英租界,固然离不开民众运动的推动,但制定和运用正确的外交斗争策略是其成功...  相似文献   

3.
鲍罗廷对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直接推动成立临时联席会议和召开国民党三中全会,主张用法律手段收回英租界,领导提高党权、反对蒋介石独裁的斗争,但在革命危急之时却主张退让。总的来看,他在武汉国民政府时期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27年春,在大革命的高潮中,汉口、九江人民不顾帝国主义的阻挠,勇敢地夺回了被其霸占长达60余年的汉浔租界。此举在当时轰动全国,震惊世界,成为中国近百年反帝斗争史上的壮举。本文拟通过对收回汉浔租界的简要回顾,试图剖析武汉国民政府在这一壮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汉口租界     
汉口沿江地方,解放前有一片“租界”区。它是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掠夺政策,残酷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国中之国”的由来“租界”是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者在我国一些重要通商口岸适立的侵略据点,变相的殖民地,可以说是“国中之国”。  相似文献   

6.
汉口租界     
汉口沿江地方,解放前有一片“租界”区。它是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掠夺政策,残酷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国中之国”的由来“租界”是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者在我国一些重要通商口岸迠立的侵略据点,变相的殖民地,可以说是“国中之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沿海的天津等七口,长江沿岸的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等处,都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一八六○年底,《中英北京条约》的墨迹未干,英国的轮船就闯到汉口。第二年,强行签订了《英国汉口租地协约》,勘定从江边花楼巷往东八丈起,到甘露市江边卡东角(今合作路口)止,共长二百五十丈,进深一百一十丈,作为英国租界。到了一八九八年,英国又把租界向西扩张到汉口旧城垟边(今中山大辺)。这样,南起今江汉路,北至合作路,东起江边,西到今中山大辺的近八百亩土地,只要按(厂元)征  相似文献   

7.
按照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传统说法,认为在安庆保卫战的过程中,英王陈玉成出敌意表,打进湖北,攻占黄州,兵锋指向武汉。当时,湖北的湘、楚军兵力几乎全部集结安庆外围,武汉三镇防御空虚,如果陈玉成挥师甚攻武汉三镇,如同探囊取物,唾手可得,指挥湘、楚军进攻安庆的统帅湖北巡抚胡林翼,必将撤安庆之围师回救武汉,安庆之围将不战而解。“可是自1861年(咸丰十一年)英在汉口取得租界,力阻陈玉成渡江  相似文献   

8.
北伐初期,为防止列强勾连结成反华战线,国民政府暂时仅以英国为反帝目标,对日美则传递了较为明确的善意信息。这被若槻内阁视为积极信号,开始拉拢国民党右派,拟扶持蒋介石驱逐英国在华势力,取代其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地位。国民革命军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后,若槻便以“消极静观”为幌子暗行“扶蒋驱英”之策,但“南京事件”的突发提前触发了这一对华扩张新目标的临界点。以政友会为首的在野党及军部并不满意若槻内阁的温和扩张,把这一突发事件发酵成了政权更迭的导火索。若槻对华扩张虽未竟全“功”,却怂蒋发动了反共政变,成功分化了国民革命阵营。这一对华扩张新目标一方面深刻反映了北伐初期若槻内阁对蒋介石既扶持又提防、既拉拢又阻遏的政治诉求,另一方面深度刻画了日本对英美既排挤又合作、既分化又勾连的多维面相。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五卅”反帝爱国狂飙从上海掀起后,武汉地区迅速掀起了气势磅礴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江城人民围绕着“六、——”汉案,将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的斗争紧紧结合在一起,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波澜壮阔的一幕.(一)上海“五卅”惨案消息传到武汉后,江城立刻激起愤怒的浪涛.六月一日,董必武领导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初为临时省党部,同年七月正式成立)下达紧急通告,令所属各级党部一致动员开展群众运动,造成声势,“为沪案后援”.武汉学联举行会议,决定实行全市罢课以声援上海人民的爱国行动,并拍电北京,要求政府向帝国主义“严重交涉”,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民众的滔天罪行.“五四”运动“湖北之发起响应者”的中华大学又是一马当先,首先组织了沪案后援会,号召武汉各校学生一律罢课.翌日武汉公团联合会发起举行各团体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国货维持团,对英实行经济绝交.湖北反帝国主义大联盟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口市政改革对租界的效法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期,汉口市政改革经历了从最初学习效仿租界,到政府直接学习西方最新的市政成果,最后超越租界的曲折过程。这一曲折过程表明,市政独立统一是决定市政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按照现代市政体制进行构架的独立的汉口市政府建立后,力谋城市统一建设管理,结束了近百年多头市政的混乱局面,特别是一批带着现代西方最新市政理念、亲历西方现代市政最新成果的海归派专家积极投身其中,付诸实践,使汉口市政焕发出现代青春的夺目光采,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城市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花鼓戏在清代是盛行于湖北黄孝一带的乡村戏,因唱词鄙俗、表演"淫邪"等弊病,被政府严厉禁演。至民国前期,花鼓戏仍被官厅严禁,在武汉只有汉口租界能演。1926年,国民革命军抵汉后,花鼓戏改称楚剧,获得在汉演出的合法身份。楚剧为了在汉口生存与发展,作了大量接续与革新工作,主要包括演员由兼职转为专职,补齐行当,角色上学习平剧、汉剧,更新剧本并更多采用连台本戏,新增的剧目突出时代性。楚剧的改进,使得政府对之由严禁改为管控。这些新气象促成了楚剧新的表演体系的形成,并冲击了汉口的戏剧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北成立了革命军政府,清政府以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进攻湖北革命军。双方交战月余,革命军连连败绩,汉口、汉阳失陷,武昌被炮击。但武昌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省份日益增多。帝国主义担心其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乃由英国驻汉口领事当面调停战事。11月30日至12月3日,独立各省代表在汉口英租界集会,议决:若袁世凯反正,当公举为临时大总统;派伍廷芳与袁的代表唐绍仪举行具体谈判。12月3日,停战开始。12月18日,南北双方代表在上海开始会谈。会谈主要讨论“国体”问题,最后达成协议,决定召开国民会议确定“国体”问题。此时恰逢孙中山由海外归来,独立的省份遂选之为临时大总统。袁以南方有违初衷,宣布不承认已达成的协议,南北公开谈判宣布破裂,但特殊方式的接触仍在进行。孙中山就职当天就致电袁,表示若袁能推翻清廷,则“虚位以待”。袁得到许诺,加紧逼宫,并指示唐绍仪与伍廷芳就优待清室的条件进行磋  相似文献   

13.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载江琦同志《汉口方言声调问题新探》,得出汉口方言有入声的结论,认为语言学界对汉口方言“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误解”,因而有必要重新开展调查研究。我是个“老汉口”,多年从事方言教学和研究的工作,对汉口(武汉)方言进行过调查研究,持的是没有入声的看法。我愿意站在客观的立场,发表几点有关的带根本性的意见,供江琦同志和一切熟悉、关心汉口(武汉)方言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租界教育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产物 ,损害了中国的教育主权。 2 0世纪初 ,上海市民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要求收回教育主权 ,并得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积极响应 ,于 30年代开始进行租界教育改革 ,收回了部分教育权益。但改革的局限性是明显的 ,这需要租界主权的全部收回和人民的斗争来推进完成  相似文献   

15.
在汉口沿江大道滨江公园附近的一坐小花园内,有一幢1905年建筑的红砖俄式楼房(附图一).这里,就是七十多年前沙俄驻汉领事馆的旧址.沙俄以此为中心攫夺了汉口兰陵路一带四百多亩土地.这幢房子就是沙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伙同清政府扼杀中国革命和掠夺武汉人民的历史罪证.  相似文献   

16.
对于1927年春全国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长期以来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这是中共中央克服了汉口会议右倾错误,执行正确路线的结果。试析如下,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和学者。 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形成。1927年春全国革命形势却出现了空前高涨。对此,有同志认为:“1926年12月12日特别会议时,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确是形成了,但并未能实际开始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占据统治地位”。也有同志说:“为什么1927年初革命形势还能继续发展呢?这是因为陈独秀投降主义的贯彻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两种意见表达虽不同,实质却相通,就是倒果为因,即因为1927年春革命形势高涨,而推导出此时陈独秀右倾路线尚未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或  相似文献   

17.
1943年初,重庆国民政府宣布和英美等国达成协议,收回诸国之治外法权以及租界,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大事件。我们似乎刻意忽视了中美两国签订条约的前两天,当时汪精卫组织的南京国民政府同日本政府也达成了类似的协议,恢复中国政府对于租界的各种权利。本文试图从分析当时一些外交档案出发,以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去探究汪氏政权这一外交活动的意义及考虑。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期汉口的商品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是全国水陆交通干线的交叉点,而汉口是武汉三镇的商业中心所在。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中,武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两通”为起点,振兴武汉经济的改革方案。即从搞好交通、搞活流通两方面入手,带动武汉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它在活跃经济,繁荣市场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这在武汉,尤其汉口,是有其深厚历史根基的。可以这样说,清代前期汉口镇之兴起,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也正是“两通”发展的结果。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对当前武汉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借鉴。限于篇幅,本文仅先就清前期汉口商品市场的形成、规模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试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汉口商业文化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汉口商业文化最本质的原因是地理位置。汉口处两江交汇之地又兼为九州之腹心,九省之通衢,其地利条件是商业和商业文化发达的客观基础。汉口城市的繁荣还离不开历史机遇和主观动力,这尤其表现在汉口开埠使西方商业文化渗入,传统的商业格局开始解体,从而为武汉城市的近代化提供了历史的机遇;而张之洞对武汉的打造则为近代汉口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主观的动力。由于汉口城市的商业特性和移民特性,本土文化、异地文化和西洋文化熔铸于一炉,汉口商业文化呈现出五方杂处,华洋纷呈的特色。这种“大杂处”,形成了汉口对异质文化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性格,使汉口城市在近代化的转型中较少有传统的羁绊,易于接受新事物,并能随新而变,与时俱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东洋之芝加哥”。  相似文献   

20.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是全国水陆交通干线的交叉点,而汉口是武汉三镇的商业中心所在。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中,武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两通”为起点,振兴武汉经济的改革方案。即从搞好交通、搞活流通两方面入手,带动武汉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它在活跃经济,繁荣市场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这在武汉,尤其汉口,是有其深厚历史根基的。可以这样说,清代前期汉口镇之兴起,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也正是“两通”发展的结果。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对当前武汉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借鉴。限于篇幅,本文仅先就清前期汉口商品市场的形成、规模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试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