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俞良早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1):1-7
马克思、恩格斯形成和提出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理论。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苏俄发展的各个时期均正确地认识到,苏维埃俄国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阶段"。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从这个基础性理论出发,形成和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和策略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栾雪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旗帜代表党的形象与方向,关系党的生命与前途.每当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时刻,旗帜问题总是被鲜明地提出来.旗帜的创新发展、旗帜的正确指引、旗帜的统一高举,不仅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而且能使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成功的道路和成熟的理论,同时更能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庭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的重要思想,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前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是我们的旗帜,民主社会主义也不是我们的旗帜,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引导我们走向伟大胜利的旗帜.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经验的理性升华;是扎根于中华大地,引导全党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4.
岳鹏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4)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结构主要包括基本结构、内容结构和层次结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基于系统论和结构分析的全新视角来详细探讨和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这一重要理论命题,这对于有效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内在基质、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吉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至今,经历了160多年的社会变迁,其基本属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有些模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阶级性向民族性发展,历史性中突出时代的召唤,灌输性向渗透性发展,在"一元"与"多元"的意识形态联系中突出"一元"的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落实在行动上,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校要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开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落实在行动上,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校要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开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主体认知过程和客体培育过程两个基本维度。其中,主体认知过程具体表现为主动被动相统一、内化外化相统一和隐性显性相统一。客体培育过程具体表现为主体客体相统一、理论实践相统一和共性个性相统一。因此,正确揭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对于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永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
公民社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它表征的是区别于野蛮社会的城邦政治共同体或者工商业活动.在17-19世纪,它具有鲜明的经济领域属性,用以解释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关系.在当今时代,它主要表征的是区别于国家领域、经济领域的非营利的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不应将公民社会视为资产阶级话语的专利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之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社会支持和社会团结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积极有序地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林永柏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是当代社会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教育。按照矛盾论的原理,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有区别点又有共同点。其共同点主要表现在教育规律、教育目的、教育职能、教育机会均等、人的全面发展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关系,有助于相互之间的借鉴、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探讨当代社会主义问题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解答了当代社会主义最迫切的问题,指出了当代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抓住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明确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基础条件,重新确立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指出了完成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重大战略任务的入手点. 相似文献
12.
长期统治世界史学科的是两种观念,即欧洲中心论和世界史是各国历史的总和。从20世纪初开始,世界史学界不断有学者对上述观念进行批评,并对世界史学科建设进行了探索。武汉大学吴于廑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认为平等的观念不是永恒的公理,而是一个运动着的历史范畴,这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把握,也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实体现,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促进人的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平等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王占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笔者从深入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系统概括入手,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功之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开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71-74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为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指明了方向 ,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俄国的具体国情 ,指导了俄国的革命 ,成功地建立了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因体制的缺陷和其他原因而解体。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章着重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成功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秦文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4)
马克思恩格斯在 150多年前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不仅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战斗檄文 ,同时也是取得政权的各国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犹如一座跨越世纪的路标 ,把人类社会引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境地。 相似文献
17.
罗文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6-10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思想 ,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而且将它与社会形态的演进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紧密联系起来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只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 ,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曹海玲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1-5
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规定、互相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双向的互动关系。社会主义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优化的社会制度,不仅是人类追求自由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为人的进一步自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发展之间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