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潇 《家庭科技》2004,(8):10-11
“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可以预防血液凝固及血栓形成,缓和中风,减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疲劳。老人服用本品可以减少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调查小组对梅州市丰顺县空巢老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空巢老人问题在梅州市丰顺县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由于生活的需要,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一些老人独守空巢。而这些空巢老人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比如生活难以自理,老人感到孤独等。政府针对老人切身问题的解决力度还有待提高。对空巢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关爱空巢老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低龄空巢老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低龄老人失落感与孤独感较低,心理状况较好;低龄空巢老人与低龄非空巢老人在失落感和孤独感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次序分析,发现与配偶居住情况、与子女关系等因素对低龄老人心理状况影响显著,而是否空巢、其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均未对低龄老人心理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低龄老人对于子女的精神养老需求较低。而对于精神养老而言,更应该强调对无配偶同住的老人进行必要的关心;强调子女与老人的关系,而不是强调老人与子女居住状况。  相似文献   

4.
一、不管老人经济条件、持家能力是否变化,有关家庭大事都要主动征求并尊重老人的意见.二、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应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遇有老人身体不适时,要主动陪伴老人诊病.三、有空闲时,多与老人谈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四、平时上公园或看戏看电影,务必邀请老人一同前往.五、老人对自己小家庭的扶助,如操持家务、照看孩子等;经常要有感激的表示.六、星期天改善伙食时,要留心多做些老人爱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宁晓鸽 《家庭科技》2021,(12):47-49
农村空巢老人及其特征 农村空巢老人 世界卫生组织将年满60周岁及以上者定义为老人.老人内部也有年龄划分:60~ 69岁为低龄老人;70 ~ 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指成年子女离开家后的中老年夫妻,农村空巢老人一般指成年子女因外出务工而迫不得已"空巢"的农村中老年夫妇,也包括因未婚而无子女的孤寡老人、老伴去世后独自居住的老人.因此,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在农村大环境下没有或失去子女照顾、独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  相似文献   

6.
王景爱 《南方论刊》2022,(7):43-45+48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近年来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依据已有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法从农村空巢老人概念界定、农村空巢老人产生原因、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途径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发现当前学者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研究存在农村空巢老人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学科研究视角单一、缺乏老人视角及研究内容上缺乏对性别的分类研究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老人社会。老人集经验、知识、权力于一身,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在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老人权威逐渐弱化,老人社会走向边缘化甚至终结。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关爱农村老人群体。  相似文献   

8.
陈建兰 《兰州学刊》2009,(9):115-119
文章以2008年苏州市区老年空巢家庭状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苏州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存在一部分经济相对困难的空巢老人,生病没有钱治是空巢老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空巢老人的社区照料服务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等等。针对城市空巢老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不少老人为了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也加入了投资理财的队伍。不过,老人往往因为理财知识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被不法分子蒙骗。近年来,不法分子高息引诱老人投资的案例比比皆是。其套路主要是利用亲朋好友散播消息,鼓吹老人参与投资。然后大打感情牌,对老人嘘寒问暖、送礼物,组织免费活动,摸清老人家庭经济情况;邀请老人参加公司活动,播放宣传片,盗用知名电视台台标等影像,塑造公司实力假象。获得老人信任后,设法套牢资金,投资金额越多利息越高,前几个月按时  相似文献   

10.
老人无力感是老人服务介入的关键性议题。通过深度访谈和分组案例分析,获取了构成老人无力感的有力事实和无力事实。增权理论为分析老人无力感结构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观察进路。在增权理论框架下,依据已有文献研究和访谈的事实要素,发现老人无力感与个人性格及抗逆力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支持关系强度、社会参与程度等因素有关。根据老人无力感的构成要素,从“有力一无力”的横向维度和“个体一社会”的纵向维度初步建立了老人无力感结构;环境、关系、政治、个性和健康等基本要素构成了老人无力感的结构框架。老人无力感结构为以增权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介入提供了路径和关注点。  相似文献   

11.
管典安 《东岳论丛》2014,(2):141-144
农村单身老人再婚有利于满足老人情感需求、拓宽农村养老渠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老人再婚困难重重。清除老人再婚障碍,维护老人再婚权利,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强化法规意识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2.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高龄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工作者也应当做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准备,将高龄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运用适合高龄老人特点的方法对其情绪及行为问题进行干预。鉴于高龄老人心智能力的变化特点,本文尝试运用心理学的合理情绪疗法,帮助社会工作者为高龄老人提供更科学和人性化的支持与干预。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合理情绪疗法在各个阶段运用相应技术纠正高龄老人不合理观念的过程及作用,说明合理情绪疗法在高龄老人社会工作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老人把全部精力放在儿孙身上,即便退了休,也没有自己的生活;有的独居老人每天闷在家,没有兴趣爱好,也不和任何人交流,导致出现自闭、抑郁等心理障碍……老人缺乏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交活动已成为普遍现象,急需引起重视。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表示,目前,影响我国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空巢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老人与子女分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笼罩。经济因素老人的收入总体不高,除了日常吃穿用之外,有些老人还希望能存钱补贴子孙,用于学习娱乐、外出旅游等方面的支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老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晚年生活质量影响着老人的幸福感,通过对城市老人晚年生活满意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城市老人总体生活情况与生活质量。通过对于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城市老人总体生活满意度较高,对于目前晚年生活状况比较满意。在物质生活方面,多数城市老人享有退休金,目前的退休收入可以满足物质方面基本需求,总体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精神生活方面,城市老人对于精神生活满意程度低于对于物质生活满意程度,部分老人认为社区在物质建设、娱乐活动种类与数目以及社区服务等亟须需改善。调查数据表明,对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个人因素、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等。因此,提升城市老人生活质量应通过改善物质生活水平与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等途径来实现,具体为改善小区设施建设、增加小区娱乐活动数量与种类、组织丰富的集体活动等,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实施具体有效的措施切实提升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祝欣 《家庭科技》2006,(11):8-8
在年轻人嘴里,“老人”一词总是和“保守”二字离得很近。我们不服。有现代青年、现代女性,老人就不能“现代”吗?那么,现代老人的特征是什么?现代老人与传统老人有很多观念上的差异,这里只举出三例,“抛砖引玉”,也许能激发您更多的思考,进而改变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转角遇到爱     
正黄昏,居民楼下陆陆续续聚集了不少老人,一边摇着扇子纳凉,—边说话唠嗑儿,十分热闹。这些老人都是这里的住户。这个小区的楼房都是6层,一二层住的基本上都是老人。有的老人原来住的楼层高,和低层的年轻住户一商量,调换了房子。住在低层,对老人来说更方便。可是,一二层的  相似文献   

17.
刘文婧 《兰州学刊》2024,(3):113-131
当前农村有限的养老资源主要限定在特困供养老人群体,还有一些因经济能力、身体机能和照料资源不足等因素面临生活困难的老人。如何补足农村困难老人养老服务供需缺口、优化农村困难老人养老服务模式,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文章的研究对象在以特困人员为代表的特殊困难老人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通过综合能力评估框架和需求层次评估体系对困难老人的生活样态进行全面剖析,进而基于供需适配的互动视角,从充分性、可及性、相适性和稳定性四个维度对当前农村养老服务与困难老人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提出供需协同视角下农村困难老人养老服务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给老人拍生日照片时,可让其端坐在插有蜡烛的蛋糕前,并让儿孙同庆留影,以示家庭的天伦之乐。拍老人的生活学习娱乐照片时,应体现老人的特点,抓拍或摆拍均能获得良好效果。对体态矫健,身板挺直的老人,  相似文献   

19.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研究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陕西和湖北农村老人的抽样调查,文章考察了居住安排和居住条件对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子女等同居并不能直接提高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只有与子女等同居但子女外出打工时,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才比寡居以及与配偶独居时更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可以提升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居住在楼房、房屋更新、房屋建筑面积更大、房屋建造者为子女的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更高.另外,分群估计发现,居住安排对女性、低龄、未受过教育的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居住条件对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则不存在较大的群体差异.研究进一步发现,居住安排和居住条件会影响农村老人的代际关系满意度和居住条件满意度,进而影响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琼州学院学报》2019,(6):50-55
为研究候鸟老人的地方融入情况,以三亚市区的候鸟老人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度观察与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获取数据。三亚候鸟老人中大多数为有一定收入的退休老人,他们季节性往返,追求三亚舒适的气候环境以维持健康。对候鸟老人的地方融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凝视地方不仅表现于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文化与活动;体验地方通常是通过候鸟老人的地方参与和地方依恋体现出来;建构地方则为文化素养较高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政府及事业单位退休老人通过组织活动、成立社团等方式来实现,以提升其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