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50年的散文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发展分为前(1949~1976)、后(1976~1999)两个阶段.尤其是后一个阶段散文,由于回归五四现代散文的审美特征、更新17年的散文观念及作家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江苏散文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时代;不仅表现出江苏的地方特色,而且表现出作家的鲜明个性与艺术风格.江苏散文创作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2.
胶东作家綦国瑞的散文创作成就突出,最有价值的有两类.一类是自我生活书写.这类散文不仅显露了作家的个性,而且散发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包涵着丰富的时代气息.这种自我书写的散文向度也代表了新时期胶东散文以及全国散文创作的主要倾向.另一类是纪游之作,其山水游记以工笔细画的功力穷尽大自然的天成之美,复原生命的自然本性;其人文游记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平民意识与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3.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因素,对作家及其文学创作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影响。故乡的河流孕育着李汉荣的文学灵魂,使他形成了温柔敦厚的气质秉性、上善若水的文化人格与清新秀丽、阴柔灵性的审美个性。这些河流也滋养着李汉荣的艺术创造,影响了他散文的创作题材、写作主题、写作手法和创作风格,使他在散文中建构起一个水汽氤氲的河流世界。通过细致考察河流对李汉荣及其散文创作的影响,有助于深入揭示自然地理环境与作家及其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是“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他以“为人生”的态度积极参加了新文化运动,最初以写诗著称,后改写散文.他的散文情真意切,平易自然,严谨不苟,以瑰丽的文笔,浓郁的诗情被人广为传颂,具有独特的风格,对当时和后来的散文创作都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中的人与自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历代游记散文创作的基本理念 ,然而不同时代 ,不同作家对山水自然的审美描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考察历代游记写作中人 (创作主体 )与自然的关系时 ,演绎出古代游记散文发展流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散文史的撰述,散文发展演变阶段或时期的划分,应注意从作家创作、散文自身和散文文体三个角度审视,其中从作品自身的状态体认散文发展演变的规律较为适当;对散文内容的安排,应当循序渐进而不是跳跃性的内容缺失;散文史作家选择的不一导致散文史撰述作家层面上的不平衡,影响对散文史流变的体认;散文史引用的作品,谁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客观上形成散文史撰述不同的文本走向,继而有了作品层面的不平衡;散文作品艺术特色的评价见仁见智实属自然,但或东或西及同一文本的不同评价易让读者迷惑,撰述者需寻求评价的客观性;散文流派的论述,分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共性,合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个性,显然需要将分论与合论综合在一起考察彼此之间的联系;辞赋与骈文入散文史素有分歧,它本是不同散文观念的结果,而文体限定性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使撰述者的论说往往有一定的程式,缺乏活力.因此,重写散文史成为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学具有自身的美学原则和文学标准.丰富的生态哲学理念和生态文学理论研究,是王秀杰生态文学创作实践的指导精神.王秀杰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生态文学特征,她的作品深刻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倡导大地伦理观念,进行生态审美书写,并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寻找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是“为艺术派”创造社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创造社散文创作代表作家之一。六十多年来,对他的小说创作、旧诗词、游记,以及生平思想,作了不少研究,但在一千多篇文论中,对他的散文,尤其是议论性散文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郁达夫的散文,在新文学的散文创作中颇具特色,在二、三十年代有着相当的影响。他的议论性散文,常以其明晰的思想,热烈的情怀,大胆激越的反抗,震惊了当时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导致了散文的繁荣。不少作家出于不同的目的和愿望,纷纷投入散文写作的行列。这些作家大多肩负历史使命,胸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或探索散文创作理论,或进行散文文体改革,或追求新的语言特色,在散文创作的崎岖小路上行进  相似文献   

10.
采取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了王秀杰自然写作中的生态审美特征,从自然生命的敬畏与尊崇、人类文明的反思与诘问以及生态审美的艺术建构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并对其创作及自然写作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个案入手为中国生态文学创作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刘熙载的《艺概·文概》以论评的方式阐述了他的散文理论,他重散文的独创性而反对蹈袭前人,并贯穿 为文的真实与自然;重创作的文法之变,认为通变即是神妙之文;提出散文应该注意作家的本领和作品的气象, 特别以"气"论文,重作家的才情和作品的气势。这三者在对散文作家及其作品的批评中,勾勒出散文写作的基本 原则。  相似文献   

12.
作家许辉以独行者的姿态遨游于江淮大地之上,创作出五部“单独”系列散文随笔集。文章试从作家的文学个性和文学境界出发,通过分析其自然诗意的品性和精神生存的最终归属,探讨了其散文创作的情感脉动,以揭示其“单独”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3.
周同宾是河南著名的散文作家.其四十多年的散文创作经历了由"写诗"到"写实"最终到"写史"三个阶段.作家不同阶段创作思想的变化,既有时代思潮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也有作家对创作个性化的自觉追求.周同宾创作思想的演变和他在创作实践中的得失在河南作家中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  相似文献   

14.
南阳散文创作漫谈王剑冰总结研究南阳的创作态势与文学成就,忽略南阳作家的散文是不尽善的。南阳的散文无论作品还是影响都达到了一个众所公认的层次,在河南乃至全国的文坛上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南阳的散文创作同新时期文学一样,崛起于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中...  相似文献   

15.
张承志是当代享有盛誉的回族作家。80 年代,他以《黑骏马》、《北方的河》饮誉文坛。进入90 年代,他的创作热情丝毫未减,先后以长篇小说《金牧场》和融文学、历史、宗教为一体的长篇著作《心灵史》再次震动文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张承志主要以自己的小说创作奠定了自己独具风貌的作家形象。但我们多少淡漠了这样一个事实:进入“后《心灵史》”阶段的张承志,事实上已进入了一个散文创作的高峰期。如果置他的散文创作而不顾,仅仅只是评论他的小说,我们就很难整体地把握定位作家文学创作的发展与变化。本文从平民意识、民族情怀、理想主义三个方面论述了张承志的散文。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思维的主要特征有直观性、连续性和概括性;主体思维对散文创作的重要功能有对作者感受的影响,对构思的语言限定;创作主体的抽象思维功用是指导作家对材料的选择,约束作品叙事情节的发展,制约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影响作家内心情感的抒发。  相似文献   

17.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当代新疆文坛著名的哈萨克族作家。具有双语背景的作家叶尔克西,其散文创作呈现出浓郁的游牧文化特征。她的散文力图再现生活于草原之上、世代传统的哈萨克族草原人的世界,以及他们勇敢走向世界的渴望与希冀,可以说叶尔克西的散文世界是人们了解哈萨克民族文化发生过程的一个媒介或窗口。仔细探究叶尔克西的散文世界,一种独特而富有意蕴的空间感油然而生,童年的视角与女性的视角彼此交织下的草原人对自然生命的天然顿悟,以及把握一种自然生命的钝感力等等,无不呈现出多样、丰富的内涵。正是这些内涵的存在,让叶尔克西的散文世界尽现独特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8.
台湾作家桂文亚女士是当今海峡两岸儿童散文创作的重要代表.她对于当代儿童散文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方面创作了大量表现内容、叙述方式以及文本呈现形式都具独特个性的作品,另一方面又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儿童散文理论上进行了自觉的探索,就儿童散文艺术、儿童散文作家、儿童散文功能及儿童旅行文学创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精彩而富有价值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散文的辉煌时代是唐宋。此时,散文从经史哲学中分离出来,由应用性而转向文学性,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作家们不平则鸣,穷而后工,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度张物,创造性高度发挥,散文体裁更为丰富多样;题材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散文创作的技法日趋丰富;散文语言也高度个性化,更为贴近生活,更趋平易自然。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二十年代对于中国现代散文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时期。现代散文从此开始文体的自觉,并于短短数年之中蓬勃发展,迅速形成迄今为止现当代散文史上最为繁盛的创作局面。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文学现象。研究这一现象。于反思中寻求启示,将有益于目前和今后的散文创作。自觉的显著标志二十年代散文自觉的第一个标志,是完成了由“文章”到“文学”的关键性蜕变,许多作家有意识地开始了文学散文的创作,写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