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8年至1936年,面对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民族民主化浪潮,日本为巩固其在台湾的统治而改变其在台湾的教育政策,由此更进一步将台湾构造成其皇民社会.本文将通过分析20世纪初日本在台教育统治政策变化,尤以<台湾教育令>为转折点,由此带来一系列影响,具体通过学校设置数量变化、日籍、台籍毕业生比例数,来探讨日本是如何通过教育巩固其在台湾统治,并简述这一政策在台湾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本占领台湾后,为巩固和发展其统治权,对台湾施行过各种统治方式,在统治政策上,先后经历了武力政策、怀柔政策、同化政策等阶段。在土地政策上,日本从土地调查、林野调查和地租三方面大肆掠夺土地。在经济政策上,主要通过工业投资和商业垄断形成经济独占权,其经济独占权的迅速形成主要有5个原因。在基层统治上,以保甲制度和三段警备法作为基层有力的统治工具。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领土台湾,并建立起总督专制独裁、警察恐怖统治和“保甲”“连坐”制度三位一体的殖民统治体系。作为日本统治台湾最高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的台湾总督,凭借着日本政府所赋予的立法权和军事统年权,滥施其专制独裁的淫威,对台湾人民实行残暴的屠杀政策。“警察万能”是日本政府在台湾进行殖民统治的重要特点。台湾是当时日本统治的所有地区中,警察配置人数密度最大的地区。台湾的警察不仅管辖的领域极为广泛,而且掌握的权势也极大。此外,日本殖民统治者还把实行“保甲”“连坐”制度,作为其实施“以台治台”政策的重要手段,用以大力“强化”台湾的地方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后台湾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针对台湾的鸦片问题,后藤新平提出了他的鸦片“渐禁政策”,在台湾实行鸦片专卖。这一政策不仅稳定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而且成为其向中国大陆推广的主要侵略伎俩。后藤新平亦因此而跻身于日本政治统治的核心,成为日本殖民统治的行政权威。  相似文献   

5.
日据台湾 5 0年 ,实行鸦片渐禁政策 ,这个政策可以使台湾总督府在两个方面赢得赞誉 :日本是所谓“文明国家” ,标榜禁烟 ,可获得国际间的同情 ;出于所谓人道上的考虑 ,禁而不严 ,又可以获得台湾人的认可。殖民地当局将其丑行罩上光环 ,欺世盗名竟达数十年。本文拟通过对此等鸦片专卖制度的论述 ,揭露日据台湾时期鸦片政策的本质 ,即早期为财政服务 ,为开发台湾提供助力 ;晚期在战时体制的支配下 ,将毒手伸至大陆 ,有力地配合了日军的全面侵华。  相似文献   

6.
大陆政策是台湾国民党在厘定两岸关系、处理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国策”,也是其攫取合法政治资源的一种策略性政策工具。为巩固在台湾的“合法”统治,国民党在其大陆政策选择上经历了由偏安、分离到独台这一合乎自身政治发展逻辑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日据时期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艾丽 《学术论坛》2004,(2):146-150
18 95~ 1 945年 ,日本殖民者对台湾实施了专制独裁的政治统治 ,在经济上进行了疯狂野蛮的掠夺和剥削 ,在文化上推行奴化的差别教育和同化教育。日本对台湾的统治是世界上最为残暴、苛酷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8.
布什执政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了一系列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事端,这反映了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出现新变化。美国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但自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正在走向“战略清晰”,具体表现为美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空心化”、美国启动与台湾的准军事同盟关系、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政策的新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企图利用台湾继续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台湾海峡两岸互动影响的结果。美国对台政策可能将进一步清晰化,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据台湾初期,外事机构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总督府逐步强化外事机构,并将"经略华南"和"南洋对策"作为活动重点。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总督府一面利用汪伪政府的驻台领事馆强化对台湾人民的控制,一面与日本驻华南领事馆密切联络,加强对华南地区的侵略扩张。由于台湾的"特殊地位和使命",总督府的外事政策作为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延伸,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新宪 《东南学术》2005,(3):154-163
本文通过对日本教育家伊泽修二在日据初期于台湾施行的一系列教育举措的分析,认为伊泽修二与台湾殖民教育发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12日,由3000名“流浪教师”组成的“拯救国教大联盟”,在台北发动了数万人的大游行,抗议台湾当局忽视师资过剩的恶果,要求“降低班级人数”,“改善师资培育政策”,呼吁“教育部”检讨师资培育政策,提高教育品质。这一状况的出现,是台湾教育工作者对现行师资培育政策的反对与扦格。目前,台湾的教育已经到了千孔百疮的时候,教师的抗议进一步凸显台湾师资培育政策的失衡,反映出台湾社会各阶层民众对台湾教育所存在的忧虑的加深。本文试图对台湾师资培育制度的发展、转型以及改革的方向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日据初期,时任日本内务省卫生局局长的后藤新平提出在台湾实行"鸦片渐禁政策",随后强力推行,使鸦片专卖合法化,台湾殖民财政扭亏为盈,迅速独立,也为日本本土输送了大量的资金。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后藤新平实行此政策的真正目的和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后,我国台湾被日本占领,沦为殖民地。1895年至1945年,在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政治上实行总督专制,辅以警察制度、保甲制度等高压控制,对台湾人民实行残酷镇压和奴役;经济上实行"日台经济一体化",将台湾经济控制在日本手中,使之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文化上强制推行差别教育和同化政策,企图使台湾人民成为日本的顺民。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对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遗留下了若干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我国台湾已经实施了近20年,在原住民教育、移民教育、两性平等教育、母语教育和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课程设计不够合理、师资培育不足、公众多元文化意识淡薄、多元文化教育易被台独分子用于削弱中华民族认同感等隐忧。台湾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某些经验值得借鉴,如扩大多元文化教育的主题、加强弱势族群的母语教育、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等,其中,如何保持多元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某种均衡以增强各族群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特别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台湾和东北地区是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后分别占领的地区。为了长久统治并作为全面侵华的后方基地,日本分别对台湾和东北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官方主导的农业移民计划。就时间顺序而言,台湾移民在前,是日本移民侵略的经验和蓝本,东北地区移民在后,但规模和数量以及对移民政策的重视程度都明显加强。日本对两地的移民侵略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也是日本侵华步伐一步步加深的手段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日据时期台湾民间状况与"殖民地近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思涵 《东南学术》2006,(2):115-127
自1895年日本将台湾纳入殖民体系下至1945年台湾光复的50年中,台湾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认同等多方面的变化和矛盾.而在此期间,台湾亦逐渐呈现出近代化的特征.本文借助"殖民地近代性"的概念,从文化转变、教育政策、原住民生活、殖民地建设等方面来看待日据时期台湾民间社会一隅,尝试发现后殖民理论在民间社会运用的可能性,提示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除殖民主义-民族主义二元对立之外的另一种叙述方式,并注意到殖民地社会的复杂性,同时提示与试图纠正一些对殖民地经验的误用.  相似文献   

17.
1895年日本占据台湾以后,实行殖民化教育.在台湾人民武装反抗下,日本暂时未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行灭绝政策,使儒学在书房、诗社等的形式下勉强继续传承.日本镇压了武装反抗以后.加强对书房的管理,使儒学传承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台湾人民为保存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把儒学融入台湾的历史文化中,在文学、史学、宗教、民俗、宗族等日常生活中保存儒学,使台湾儒学逐步本土化与民俗化,实现儒学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转换.即使在灭绝中国传统文化的皇民化时期,台湾民众也以各种本土民俗方式隐蔽地保存儒学传统,直至台湾光复.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将是90年代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继续演进。在决定和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基本因素中,两岸的政策和民意是关键性因素,两岸内部政治经济发展和相互力量对比是客观基础,美日等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则是主要外部因素,两岸关系将朝着日益趋向解决的方向发展,大陆在两岸互动中将地主导地位,台湾当局的政策取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两岸关系演进的方式与速度。  相似文献   

19.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后,国民政府着手进行了接管台湾教育的组织准备、计划准备及师资准备工作,明确了台湾光复后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及实施的详尽步骤。这些努力,为光复后的台湾实现教育上的快速转轨奠定了基础。同时,教育方面的准备也存在一些不足,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推行鸦片毒化政策,并将其作为独特的"治台经验",推广到中国大陆。由于中国各地情形不同,日人毒化手段随之发生变化,最终确立"以毒养战"、"以毒制华"的战略目标,将毒化政策演变成为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国家行为。日本侵华毒化政策的推行,摧残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了中国抗战力,打断了中国政府的禁烟历程,破坏了中国经济发展,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