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网络伦理的建构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带给人们极大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伦理问题,使得建构网络伦理显得日趋迫切与必要.建构网络伦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社会责任原则、整体利益原则、人性关怀原则、公平正义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因势利导原则、兼容允许原则、和谐发展原则等.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的伦理困境及建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在带给人们极大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道德难以应付的难题.使得建构网络伦理显得日趋迫切与必要。建构网络伦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制定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网络伦理不是与传统伦理迥异的伦理.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基础不同,一个是虚拟社会,一个是现实社会.网络伦理的建设,是要利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网络道德的生成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独特的性质要求立法者在建构网络法律制度时必须慎重.建构网络社会法律制度必须尊重网络社会的独特性,要坚持利益均衡原则、技术性原则以及全球化原则.同时法律还必须平衡网络社会的三对范畴:维护网络公共安全与网民隐私保护、促进网络发展与打击网络犯罪、推进网络民主与反对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5.
匿名性导致了网际交往的背谬性,这种交往背谬性是网络伦理陷入困境的表征.现有网络伦理的困境最终反映的是现代性伦理及其实践的困境.后现代伦理对于网络伦理的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不失为网络伦理建构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试析孔子“成人之道”的现代价值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匿名性导致了网际交往的背谬性,这种交往背谬性是网络伦理陷入困境的表征.现有网络伦理的困境最终反映的是现代性伦理及其实践的困境.后现代伦理对于网络伦理的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不失为网络伦理建构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的伦理及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道德难以应付的难题,使得建构网络伦理日趋迫切与必要。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并分析构建网络伦理的价值,进而提出构建路径,有利于保证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建构的制度伦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对由市场经济所内生或者所强化的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个体行为的分散性、资源的有限性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谐社会的建构可以选择美德、权力和制度三种主要模式,而制度则是支配现代社会的主要而又优先的力量。这意味着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制度伦理。制度伦理包括制度设计伦理与制度运行伦理两大部分。除了形式方面的要求之外,制度设计伦理的合理内容主要包括发展理念、秩序理念、人权理念与平等理念等伦理理念。制度运行伦理包括制度管理伦理与制度实现伦理,它以服从原则、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为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构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化社会是人们的另类生存空间 ,网络主体的生存方式因数字化而表现出虚拟性、自主性、“非人性”等特征 ,这决定了其道德运行方式、道德评价方式、道德的功能机制等都有着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特点 ,因此有必要以网络主体道德活动方式的特点为依据 ,来寻求新的伦理原则 ,作为构建网络伦理的理性基础。根据网络主体道德活动方式的特点可知 ,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应当主要包括无害原则 ,自主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和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10.
基因技术的挑战与基因伦理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建构适应基因技术发展的基因伦理已迫在眉睫。成熟、理性、健全的基因伦理的建构应遵循主体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以及系统整体这样几条根本原则,并要明确其范围界限,恪守道德底线,以实现基因技术与基因伦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陈彬  张小飞 《学术界》2006,(5):214-217
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出现了许多新的领域和新的成果,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建构高尚的科技伦理予以规范。科技伦理的建构需要遵循人类社会和人的自身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观念和制度层面上选择适当的路径,从而实现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是内涵极其丰富、表征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综合目标,和谐劳动关系建构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网络用工兴起的时代,塑造新型劳资伦理关系及其依法治理成为新时代劳动法治的价值目标.以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劳动关系应然伦理需要的法律治理之道,建构起适应网络与智能化时代要求的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同时,应注重劳动关系调整的法治与德治并举,回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新伦理和核心价值观要求,以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与促进合作共赢为劳动争议解决目标,建构非对抗性为主体的劳动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着力化解劳资矛盾与争议,使劳资双方能够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红利.  相似文献   

13.
网络行为是人在智能时代的普遍行为方式,网络伦理是使网络行为文明化的道德规范。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既相关联又区别很大,这使得网络行为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既新颖又复杂。从网络行为中所包含的基于元伦理的善恶难辨,到基于效果论和义务论的原则悖反,再到基于道德主体不同的角色冲突,都是网络行为道德评价中所面临的难题,也是建构网络伦理、导引网络文明行为而需要加以深入探讨并寻求基本共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伦理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匿名性导致了网际交往的背谬性,这种交往背谬性是网络伦理陷入困境的表征。现有网络伦理的困境最终反映的是现代性伦理及其实践的困境。后现代伦理对于网络伦理的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不失为网络伦理建构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科技伦理研究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描述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形成其研究程序、理论框架、论证模式和规范性的伦理原则体系,进而由经验性建构使其在实践层面拓展为动态的实践伦理体系,并经对情境中的解决方案的寻求使科技一伦理实践成为一个反思性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袁志萍 《青海社会科学》2007,2(5):153-155,183
中国传统伦理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文化形态,其生存、发展的根基在于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等级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建构,它是以"家族本位主义"为基本价值原则,服务于封建社会稳定人际关系、维系宗法关系、巩固社会等级秩序需要的重要思想工具。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是其鲜明特色。中国现时代伦理建构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从制度伦理、公德建设和强化道德赏罚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治理的“构成性”维度,以“道德约束”为表征的“伦理治理”在新时期下被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论意义。伦理治理的提出在于社会政治理念的重大变化:社会全体成员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以个人的自我治理、自我管理和自我服从来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伦理治理的内涵既不是制定伦理原则,也不是用伦理原则去治理社会,而是社会全体成员形成自觉遵守和敬畏伦理等基本规则的“道德意识”和“绝对意志”。国家和社会能够通过教育形成的“个体意识”、通过建设伦理共同体形成的“群体意识”、通过建构社会正义原则和培养正义感形成的“原则意识”来保障“绝对意志”的养成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美好生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要求在社会现实中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建构对这一目标形成回应。这无疑会使一些新的伦理形态和观念引入人们的视野,同样也会让人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行反思。这一背景使得关怀伦理凸显出其特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由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首先基于对"共同生活"的承认,这恰与关怀伦理所强调的伦理共同体相融合。进而,关怀伦理对道德移情的强调形成了美好生活的感情基础;同时,关怀伦理又对"自我"进行了反思和重构,提出关系性自我这样一种更能够适应于生活共同体建构的个体设定。最终,关怀伦理所倡导的多元实践则对美好生活共同体建构给予了较为现实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发展公正性是权利伦理与责任伦理、现代伦理与历史伦理、主体伦理与生态伦理、个体伦理与整体伦理的具体统一。全球发展公正性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现代性、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总体逻辑进行更加全面的把握,需要观念、制度、行为等方面的全面调整。在权利与责任的具体历史统一中,有限全球权利与有限全球责任相统一是建构全球发展公正性的重要原则。中国新殖民论与西方中心论有内在相关性,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全面发展的实践,及其对全球发展公正性的历史推进,是对中国新殖民论的有力批驳。  相似文献   

20.
当代道德文明建构应该以规范伦理为中心还是以德性伦理为中心?对此学界有较大的分歧.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各有优劣缺失,同时它们产生的社会现实基础也有较大差别.尽管规范伦理有缺陷,但它比德性伦理更适合现代社会生活对道德的要求,因此,当代伦理学应该以规范伦理为中心,辅之以德性伦理的开掘,形成现代的道德文明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