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如今,则是“技而优则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很多都是从技术岗位上提拔上来的,这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技术含量高的行业,领导的是知识员工。没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是很难胜任管理职位的。这是因为技术型管理者有以下  相似文献   

2.
管理沙龙     
“不”字与管理艺术有很多智者之言与“不”字有关,如“聪明人以其经验为依据说话,更聪明的人则据其经验而选择‘不’说话”;“从比较差的领导那儿可以学会‘不’要怎样做,从而知道应该怎样做”;电影《教父》中的教父见其儿子接班后常对下属讲“不”字,于是教导他说“你应该学会说‘不’字”。对于管理者来说,容易说“不”字,因为其所处的出人头地的地位和所负的责任,他们必须对下属发出指令,并批准下属的报告,所以经常会讲这个不对,那个不行,什么不许做。“不”是“负”词。经常伴随着否定或拒绝之意,因而带给人们的是不高兴…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领导者所面临的,首先就是如何决策的问题,可以说管理就是决策,而要使决策变为现实,那只能依靠正确的领导方法为其开辟成功之路。离开了正确方法的“决策”,则将是一纸空文;离开了正确决策的“方法”,也将是无的之矢。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领导决策和领导方法的研究。 一、领导决策 一切决定、对策、方案,都可统称为决策。不论是哪一级的领导者、管理者,随时都有大大小小需要决策的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才能正确决策,需要注意决策的七个特性。 (一)决策的信息性 信息是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来自直接或间接两条途径。领导者不仅要重视直接信息,而且要注意培养  相似文献   

4.
张炀 《人才瞭望》2016,(19):70-70
一、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这表现在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重人事”而“轻管理”等方面。“重人事”更倾向于权力的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领导关系。这也就是有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仍旧被称作“人事处”而非“人力资源部”的原因所在。而有的企业部门虽然名称换了,本质却仍是传统人事管理,即简单的劳资关系管理。人力资源部门转型未成功,人力资源部的管理职能自然无法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才交流》2008,(12):27-29
提起约翰·埃文·麦克唐纳,他的大多数新华社同事想到的第一个形容词都是“严厉”、“挑剔”甚至“苛刻”。但细说起来又都会认为,他的严厉正是他的过人之处和胜任工作的关键因素。而他的妻子李星,曾经也和他在一个部门工作,则认为约翰严厉的面孔背后,是他认真的态度——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生活,对感情。  相似文献   

6.
方志 《人才瞭望》2008,(9):70-70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已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人的确重要,就如“企”字的结构一样.去掉“人”就剩“止”了。既然人如此重要,企业该如何做呢?在企业里,人按作用一般分为三类,一是高层领导:二是中层管理者,三是一线员工。企业管理现状是人们过于重视管理者的带头示范作用,却忽略了与顾客、市场或产品直接接触的员工。许多企业都在不惜重金招聘高层领导,  相似文献   

7.
后勤管理是管理的一种形式,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特定的管理行为和领导活动,使全体成员努力工作,以达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医院后勤管理是指管理者对纳入医院后  相似文献   

8.
赵路 《人才瞭望》2006,(7):35-36
很多企业领导都感到自己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威胁,而其中又以高层人才或核心员工的流失最为头痛。对企业来说,这些人员的流失常会导致商业失密和市场流失等问题,从而影响企业长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2005年夏季,发生在微软公司的一起“跳槽”风波以及由此引发的诉讼案.使世人关注,也使我们对企业高层人才的流失问题进行重新反思。  相似文献   

9.
硬管理与软管理韩飞在《行为科学》1997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管理工作以重“物”的硬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软管理,是当今管理工作的一种潮流。为落实“以人为本”的软管理,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思想工作,舍得感情投资,营造一种感情温馨的“小气候”。一、管理者必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工作也随之越发重要。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做优秀的管理者,是古今企业发展的道理。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领导”,有了亲和力,领要的意图就容易得到贯彻落实。如有的管理者要求下属绝对听命、服从,这是靠权威亲和力,对员工施加影响;有的则主动地与员工沟通,民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中国和西方的企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中国的许多企业,从资产规模和销售额上看是典型的中小企业,但从雇员数量上看,则与西方的大企业不相上下。但遗憾的是,我们许多管理者并不是将劳动而是将资本设备等作为管理的核心,真是令人费解的现象。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中国的企业管理真正应当将劳动力的管理作为中心任务,其中首要的是如何用人。香港的企业中流行一种说法,叫做“做企业就是用他人的努力来赚钱”,这话不无道理。更极端一点来说,管理就是寻找用人之道。用人最核心的概念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机制。公司制定的各种制…  相似文献   

12.
康震 《人才瞭望》2015,(5):67-68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文章独步天下,而且还具有杰出的管理才能。作为领导,他慧眼识才,深谙育才之术;作为下属,他拥有卓越的向上管理智慧;面对自我,他也能锐意进取,并坦然面对名利得失。身为管理者,若一味谦柔,则不能服众,唯有刚柔并济,才能带领下属更好地前进。刚柔并济的“内训师”北宋人才济济,善于识才的欧阳修扮演着朝廷“内训师”的角色。他不拘一格,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人才,也善于通过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13.
牛洪 《人才开发》2006,(6):33-33,40
管理中的最佳境界是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而不是“薪”悦诚服, 部属没有被压迫的感觉。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管理者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能满足部属的不同层次心理需要,直至满足部属自我实现的需要,还要有好的法规制度的约束、监督。  相似文献   

14.
宽容的价值与回报 宽容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就是宽容。 人,要活得潇洒、宽容,是一种风度。学会宽容,将使你活得更加潇洒,人生更有意义。你尽管不必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烦恼忧伤。 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气质,使你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宽容敌手,处处显示着你的强势、你的感召、你的大度。那么,你将是永远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人已经认识到,管理者和领导者并非等同关系。早在1992年,埃德加·沙因(Edgar Schein)就曾说过,领导者“创建、变革文化,管理者弘扬文化”。但是,公司从创建、成长到最终发展为成功的全球化企业,既离不开管理能力,也离不开领导能力。因此,管理和领导是两种不同的才能,尽管我们可能或多或少地具备某些先天的智力潜能,但这两种才能必须经过后天的培养与发展。换言之,领导、管理和创业能力并非什么天赋异禀,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领导是一种人格力,管理也是一种人格力,学会和正确运领导人格力,就要从自己做起,树立高尚的威信力,怎么才能做好一个领导者和管理者就从自身各位方面进行煅练加强,拥有良好人格力才能更好完成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社会里,位于社会中心的是绿领阶层;工业社会里是蓝领阶层;20世纪高度工业化的社会里则是白领阶层;而21世纪将是灰领阶层。灰领阶层将成为知识产业社会的主力军。 所谓“灰领阶层”是指那些在决定经营思想、技术设计或市场开发等领域具有高度专门技能的人。他们是以头脑为资本,以脑力劳动为职能的人。这些人有开辟新产业社会的创造力,有被称作“无穷经营资源”的脑力。对企业来说,要在21世纪的经营管理中取胜,则必须重视“灰领阶层”的能量。如何确保拥有具备优秀头脑的专家?如何去  相似文献   

18.
十六世纪英国财政家格雷欣认为,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贵重金属货币同时流通,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必然逐渐收藏、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则逐渐充斥市场。这一法则后来被人们称之谓“劣币驱逐良币法则”,也被称作“格雷欣效应”。 优胜劣汰,是人们熟知的规律。但是,时下“格雷欣效应”却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它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中所表现出的种种不良现象,令人堪忧: 一是弱化了进取意识,助长了平庸懒惰。一个时期以来,“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一人干,一人看,一人在捣蛋”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人附于事、人富于事的突出表现.而由此产生了“干的怕看的,看的怕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人才思想,至今仍有不菲的价值,如其中揭示的管理思想,就蕴含了情感管理、简单管理、榜样管理和制度管理等现代管理智慧。另外,管理智慧的具体实现,则和管理者的领导素养息息相关。领导素养通过管理智慧体现出来,同时又决定后者的实践效果,二者共同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成效的优劣。“四大名著”在揭橥管理智慧的同时,对领导素养也多有反映,如惜贤才、讲诚信、有肚量、富远见、知谦逊、懂人术等,体现古人特有的管理理念。上述这些古代的管理智慧和领导素养,价值内涵丰富,极具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值得今天的人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团队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在确保目标达成的过程中“解放自己”!让管理变得简单而又轻松!培训大师余世维先生也曾说过:与其自己累得得心脏病,不如先让下属得心脏病!说的是管理者毋须事事亲力亲为,自己整日忙得昏天黑地,而下属却悠闲自在、无事可干!余先生的理念可谓妙极!可实际上我们的许多职业经理人虽然明白这样的道理,但却又无法很“潇脱”地去付诸实践,仍就是终日如履薄冰而恐“天下”大乱,碌碌无为而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关键是这个团队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动力(驱动与保障)系统”!如何构建团队的“动力系统”?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可以用制度或是流程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实际上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制度与流程都是管理的工具与手段,属于静态的范畴(死的东西),而管理的对象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属于管理的动态范畴(活的东西),况且我们很多制度和流程虽然不错,可实际的执行结果却是被搁置,形同虚设!因为管理不仅仅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更像是一门实践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