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筹办世博会的八年将成为上海又一个经济腾飞期,这已成为共识。然而,世博会对上海的意义却并不仅限于这8年,而是持久、永恒的。因此办好世博会是一个阶段目标,长期发展才是根本,对此,更有远见的发展规划才能促使我们办出更有深远影响的世博会。  相似文献   

2.
通过世博会,我们可以触摸未来,了解到若干年后我们将会有的生活。然而世博会本身却有其历史,了解世博会在151年历程中的发展与变化,留意众多“未来”产品问世的历史,才有可能更深入地体悟人类进步的历程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人天地》2010,(5):20-21
中国和世界博览会的关系,称得上是源远流长。在中国与世博会“牵手”的百年历程中,也有不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堪称人类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150多年来,通过世博会这个舞台,促进了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英国的水晶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这些源于世博会的经典建筑已经成为人类建筑的标志性符号;而魔方、冰激凌、宇宙仪等世博会的发明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最早参加世博会的亚洲国家,比日本还早16年,而作为近代中国倾心倾力于现代化的实业家、洋务运动干将的盛宣怀,是否亲历了早期若干届世博会?这是学界颇感兴趣的课题,但一直没有材料证实,仅作猜想而已。最新披露的一批盛宣怀档案表明,这位工商界领袖没有错过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6.
在1851年首届世博会——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上,广东籍上海商人徐荣村以“荣记湖丝”参展并一举荣获大奖,他因此而成为第一位参展世博会的中国商人。  相似文献   

7.
科技安老: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世博会的历史堪称一部科技创新史,在过去159年间,世博会已成为新技术、新产品首次亮相的集中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同样展示了许多最新科技及产品,令人叹为观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世博会首创的生命阳光馆自开幕以来吸引了相当多的参观者,馆内展示的高科技应用于日常生活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的帮助令观者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这次世博会的起步和目前的筹备阶段,各国都在经历着金融大海啸的冲击,这非常像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情况。当时经济大萧条的状况确实影响到了各国对世博馆建设的物力和人力,但是,人们还是从这次欢乐的世博会上找到了克服危机的信心和勇气,较好地实现了世博会的宗旨——理解、沟通、欢聚和合作。  相似文献   

9.
1851年首届世博会的一块奖牌,无论有着怎样的含金量,经过151年的岁月,终究已成为一段往事在采访的整个过程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151年前,一个中国商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去参加世博会是一时的突发奇想,还是有更深层的原因?为此我再次认真翻阅了徐家的传记文献。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世博会的又一亮点,人们所熟知的“埃菲尔铁塔”就是专为1889年世博会而建,然而世博会建筑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则是为首届世博会而修建的“水晶宫”。  相似文献   

11.
从1851年到1928年,世博会经历了77年历史,人们感到有必要对世博会作些反思。并对世博会举办方式作出若干规定。当年,成立了国际展览局,这是博览会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世博会的举办变得更加规范有序,而每届鲜明的主题,使人们对某一领域的认识和理解趋向更深入,更全面。  相似文献   

12.
陈放  张文 《公关世界》2010,(7):33-35
自从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邀请各国参加首次世博会以来,世博会便一次次地成为向全世界宣告新生国际力量的舞台。埃菲尔铁塔就是在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召开时建造的。而美国在2O世纪初期举办的3场世博会则向世人宣告,美国已经迅速崛起,实力赶超欧洲。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真正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胡锦涛 ●7月15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一行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正在这里举行的“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胡锦涛如是寄语2010年上海世博会。  相似文献   

14.
黄健 《女性天地》2008,(9):40-43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时间18时15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世界贸易中心会场庄严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萨马兰奇的话音尚未落地,北京的夜空中已经升腾起漫天的礼花,“我们赢了”的欢呼声响彻了东方古都的夜空。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这一夜,中国欢歌,北京无眠。  相似文献   

15.
徐家首登世博会就拿回了金银大奖,那么其他中国人在世博会上又有如何表现呢为此。我专程走访了上海图书馆的学术带头人张伟。张伟对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做过专项研究谈起中国人和世博会的种种渊源,恐怕没有人比他更熟悉了我们约好下午在图书馆见面。穿过一排排书架,我终于在一个僻静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他这段时间。张伟正忙着把他的有关研究成果整理出版,书名就叫《世博会历史上的中国身影》因此不用借助任何资料,他就滔滔不绝地讲解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上海科学生活》2002,(11):27-27
自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举办至今,经历了150多年。新中国自1982年开始已先后12次参加世博会,并于1999年主办了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相似文献   

17.
陆锡明  刘明姝 《城市》2011,(9):20-23
一、引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以及居民出行的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给有限的城市道路交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压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世博会期间的交通达到了集约、可达和有序的目标,出色完成了世博会的交通集散任务。交通的本质特征不是通行而是可达,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老人世界》2010,(3):61-61
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之一的世博中心于2009年12月25日竣工。 世博中心南临世博大道,东至世博轴,长414米、宽99米、高39米,总建筑面积达14.2万平方米,分为金、银、红、绿、蓝5个大厅。在世博会期间将成为接待国家元首级贵宾、举办庆典活动和会议论坛的重要场所,世博会后将转型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高端会议中心。  相似文献   

19.
最后个见过这块世博会金牌的人,是年已古稀的徐希曾先生,虽然徐老先生和我们杂志社同在一条长乐路上,但如果没有这次“申博”,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身边有这样一位长者,也不会知道曾有这样一块历尽沧桑的金牌。  相似文献   

20.
世博会文化遗产,是指上海通过举办2010年世博会所积累和获得的,具有巨大产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作为世博会举办城市,上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从世博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积累了现代建筑、新媒体、演艺、会展等八大文化资源。世博文化资源涵盖后世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推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据此,提出推进后世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