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究其原因在于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因素。本文从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等方面就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走在全国的前列,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对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保障问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以养老、医疗保障为核心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该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总体要求和一些具体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增多,已经对城乡社会的稳定造成消极影响。为稳定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从制度上对征地行为加以严格的规范,完善征地管理措施及征地补偿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从而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占用大量的耕地,并导致农民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本文以失地农民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现行土地流转制度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对土地流转制度和失地农民利益问题进行研究:农民失地的必然性,产生失地农民的原因,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改革征地制度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要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要给失地农民以公平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俊 《科学咨询》2005,(13):28-31
■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改革征地制度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要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要给失地农民以公平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促使失地农民市民化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于是,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成为我国政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国家大环境、农民自身和国家政策三方面出发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较为重要的问题,其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影响。要想保证城市化发展不会受到影响,则必须要解决城市化进行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国家城市化发展政策的实施才能得到保证。本文主要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论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增加。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的生存发展将受到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就业难、就业层次低、结构性失业现象突出等问题,进而探讨了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业人口一夜之间由"农民"变成"居民"。当前,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地制度、征地制度、补偿金额等方面,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问题。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和工作以来的亲身经历,从心理行为特征分析的视角,归纳出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五个问题,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以失地农民为访谈对象,对失地农民的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条件、补偿安置、劳动就业、权益保护及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调查,从中展现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提炼生活特点,发现生活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失地农民生活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大量出现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失地农民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现状,对如何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更好更快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在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推进济源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娟 《管理科学文摘》2011,(30):122-124
在既有征地制度下,失地农民往往无法得到合理补偿,很容易引起失业和社会不稳定现象。这就使得工业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在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很多与征地有关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现象,严重地威胁了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尽力维护我国农民的权益,对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局限性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土地征收公平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利益的损失不仅是巨大的,也是综合的、全方位的,本文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体现,剖析了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分析了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重要意义,并从完善土地征地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就业机制、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失去了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这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医疗等问题突出,随后出现了许多地方性上访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地隐患。为了让农民科学、合理的离开土地,本文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出发,为失地农民建立一个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体系,这也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7.
岑剑 《经营管理者》2014,(23):108-109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用地被征用,造成农民失去了土地。农民失地问题是新城镇化发展的瓶颈,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本文探索了贵州省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贵州省因新城镇化的发展此问题也十分突出,本文综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并分析了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提出了有益的方法与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失地农民保障体系与制度的健全,切实保证农民的利益,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对于土地的需求导致失地农民的大量产生,失地农民成为无地无业、无保障的社会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分析政府征地行为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提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安置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管理混乱,地方政府地随意等问题。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的相关法律,平等保护每个公民的私权利,建立失地农民户籍、住房、保险和教育培训保障制度,建立征地监督罚处管理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安置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关于新生代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城镇化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新生代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