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是近年来最高检公诉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03年初,两高和司法部联合制定《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对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改革的各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成为这项司法改革的法律依据。笔者结合办案实践,拟就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的立法背景、改革所起作用、在实际运作中存在问题及其完善等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的刑事案件,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简化了办案程序,减少案件积压,不仅缓解了‘嚷多人少”的难题,也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要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时,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这一变化对加强法律监督,强化权力制约,保障多方权益都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对检察机关而言是个新的挑战。公诉人在审查起诉阶段如何充分利用量刑建议鼓励被告人认罪和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在开庭时如何举证质证,都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诉讼效率,我国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简易程序,其目的是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部分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犯罪轻微的刑事案件采取简便方式进行审理。这样既可以使案件繁简分流,有利于及时惩罚犯罪分子,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可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庭审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有利于强化庭审功能,确保司法公正。本文旨在对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价值之间的关系作初步探析,并从立法方面进一步剖析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秦泰 《决策与信息》2009,(12):19-20
简易程序是独立的一审程序,在提高案件审理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程序不完善、不简易等问题。本文通过结合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我国的简易程序提出若干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游伟 《领导文萃》2013,(9):23-24
日前,全国刑事诉讼法年会举行,会议主题是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刑诉法实施问题。一些学者把目光集中到了目前影响我国刑事法治发展的某些司法潜规则上。比如,"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宪法确立的司法原则,不仅是指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必须独立于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不受其影响和干涉。而且,还应当是上下级法院在案件裁判时,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自主和依法裁判的权力。上下级法院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隶属关系,上级法院对所辖区域内的下级法院是一种业务指导和案件质量的监督关系,它必须通过对一审案件上诉审或者对已  相似文献   

6.
刑事再审程序是我国对已经生效的裁判的重新审理,是独立于普通程序的特殊救济程序。在不同的价值理念指引下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再审制度,我国在“有错必纠”理念指引下过度追求实体真实,造成再审程序在申诉多、申诉难,级别管辖,启动主体,再审审级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尽合理之处,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既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又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身心保护。然而,程序的简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和剥夺未成年人对诉讼程序的自主选择权和参与权,从而使诉讼效率和司法公正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平衡。本文就简易程序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刑事审判中出现的法官滥用量刑自由裁量权导致的量刑不公正现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于2010年10月1日共同签发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下文称《量刑指导意见》),确立了相对主义量刑程序模式,并延续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对抗制模式,同时还确立了量刑裁判的说理制度。对此,笔者认为,由于量刑程序本身的特殊性,盛行于英美法系的对抗制定罪模式并不适合于我国的量刑程序;而源自大陆法系量刑裁判的说理制度,同样也不能避免量刑不公正的现象。综合各方面因素,职权主义模式更适合于量刑程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专门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事和解程序作特别规定,末成年人刑事和解的适用程序和案件范围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尺度难以把握。本文以刑事和解在未成年人重罪案件中的适用为视角,分析利与弊,以期对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与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看似仅属写作方法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了法治理念、刑事诉讼法精神等诸多因素,是法院实现法治权威的最终途径,也是衡量一国法制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才疏,本文仅就浅层面的文书改革理念进行讨论,希对国内法学界方兴未艾的裁判文书改革研究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陈晶晶 《经营管理者》2009,(14):272-272
本文介绍了刑事程序性裁判概念,并指出我国目前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裁判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裁判范围狭窄、程序逆行当使事人遭受双重危险的局限性,论述了完善刑事程序性裁判机制的积极意义并探讨了如何该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我国一审民事案件简转普中法官隐性选择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状,为了保障我国民事审判环境,逐步杜绝法官隐性选择程序错位的发生。本文试图通过简转普程序运行的实证考察,揭示简转普中隐性选择的客观性与隐蔽性,民时简转普程序运行的有效路径。目前民事简转普程序的现状描述滥用简转普:问题审视。在由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7日,广东省召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正式启动广东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内容包括1个总方案和6个子方案,总方案明确了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推进步骤等,子方案则介绍有关改革试点任务的详细内容、具体细节等。目前,已确定深圳、佛山、汕头、茂名四市为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市。建立以主审法官和合议庭为核心的审判权运行机制。主审法官对其独任审理的案件自行签发裁判文书,承  相似文献   

14.
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其重要的一项职能是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但是近几年来,村民委员会屡屡被推上被告席的案件逐步增多。据笔者对某法院1997-1999年所审理的村委会作为被告的100余件案件调查分析,发现这些村委会大多是……  相似文献   

15.
童靖 《决策探索》2006,(9):76-77
从今年7月1日起,所有死刑二审案件须在全国各高级法院开庭审理.为确保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质量,最高法院明确要求,各高级法院要依法独立公正地审理案件,除法律适用问题外,一律不得请示最高法院,此外还要实行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全程录音录像,防止搞形式,走过场.死刑案件二审的开庭审理,从司法实践和操作规程上说,就是将一度合二为一的程序再次明确为两个程序,即将死刑复核和死刑案件二审审理分开.最高法院之所以专门下文对刑事诉讼程序进行明确和完善,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原因就是从程序上为防止冤错案件发生设置重要环节,从人权保护上为一审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多一次表述的机会,多一次辩护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绿洲公司纪委监察部门从把好案件审理质量关入手,以把所办案件件件办成铁案为目标,推进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通过不断提升"四种能力"来提高依法依纪审理案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罗沙  徐硙 《经营管理者》2014,(11):24-24
这次发布的司法解释,与已经实施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共同形成了有关互联网法律问题的裁判规则体系。 10月10日起,馒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这一最高法最近发布的司法解释,将对规范网络行为、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有了打发不去的时间和金钱,如何花钱成了一门学问,而赌博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棋牌室里人声鼎沸,地下赌场生意兴隆。永康市人民法院2010年审理赌博案件15件,2011年截至至今已比2010年翻了一番还多,达到35件,赌博形式多样,由传统赌博方式向网络赌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应敏 《经营管理者》2013,(30):249-249
刑事抗诉作为检察机关实施刑事审判监督的重要手段,对纠正确有错误的裁判、维护刑事法律的良好运行秩序和司法公正、保障人权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社旗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更新监督理念,以刑事抗诉作为提升社旗公诉工作上档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拓宽监督视野,加大监督力度,强化监督实效,实现了抗诉案件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2010年至今,社旗县人民检察院共提出刑事抗诉8件10人,均被法院采纳抗诉意见依法改判,抗诉准确率和改判率达100%,既有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司法公正,又有效提升了我院公诉工作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非法获取的刑事鉴定结论是否应当排除没有明确规定.非法获取的鉴定结论应在立法上加以排除,此外还应从加强鉴定人的司法责任,推行鉴定人强制出庭接受质询制度,建立庭审前鉴定结论披露程序以及建议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鉴定结论进行实质性判断,避免诉讼一方当事人为获取有利于己的鉴定结论而采用非法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