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糖尿病人宜吃的蔬菜罗林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治疗往往是药食兼半,饮食疗法对糖尿病的控制相当重要。总的说,糖尿病人宜吃含糖量少的蔬菜。卷心菜、苦瓜。波菜、油菜、芹菜、韭菜、白菜、黄瓜、冬瓜、茄子、丝瓜、西红柿、笋、菜花等蔬菜,含糖量仅为l—3%;萝卜、...  相似文献   

2.
对于糖尿病,以往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糖尿病患者,都认为得了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降低血糖以避免并发症,对血压的控制常常马马虎虎。其实,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降血糖固然重要,但把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更重要。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且糖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现。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糖尿病患者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并能持之以恒,会使血糖逐渐下降,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结合力,增强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病情。那么,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体育锻炼呢?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糖尿病教育、营养治疗、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比作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那么,营养治疗就是驾辕之马,也就是各类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抑郁从头到尾影响糖尿病
  糖尿病与抑郁症的关系是双向的,糖尿病可继发抑郁症,抑郁状态又影响着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进而加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病人有60%~75%伴有抑郁情绪,其中10%~35%为重度抑郁。糖尿病抑郁易被忽视,只有病情严重,甚至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时才被发现。就糖尿病而言,沉重的精神压力、不良情绪不仅会使血糖升高,降低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加速心、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不利。反之,血糖控制不好,病情加重,又会导致病人精神痛苦、悲观等,加重他们的抑郁症状。因此,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蒋肖男 《当代老年》2010,(11):46-46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为有效的药物。目前为止,患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已在家庭中广泛使用。要让胰岛素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必须正确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注射部位、剂量等方法。对于如何规范胰岛素注射,患者的认知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为了规范注射技术,  相似文献   

7.
蒋桐 《老年世界》2009,(2):34-34
营养疗法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吃得合理科学。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饮食疗法实际上是按“半饥饿疗法”操作的,主要是限制主食。从实践来看。限制粮食过严,就不得不放松脂肪,其不良后果是加快微血管损害,使眼、心、肾、脑等脏器病变提前出现,缩短寿命。据美国糖尿病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糖尿病人比非糖尿病人心脏病发病多2倍,  相似文献   

8.
老年糖尿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多以并发症为其首发症状,胃麻痹便是常见并发症状之一。这是因为糖尿病人体内血糖升高,糖代谢加强过多地消耗维生素民,造成维生素B;的缺乏,进而导致神经营养阻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影响胃动力,引起胃麻痹。在50岁以上的隐匿性糖尿病人中,胃麻痹的表现往往是仅有的症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有重要价值。糖尿病性胃麻痹造成的消化吸收障碍,还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和贫血,继而加重糖尿病病情。要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性胃麻痹,关键在于及早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其次,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B;…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2005,(1):31-31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并能引发多种疾病,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现今,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给患者本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目前糖尿病是医学界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虽然胰岛素和一些降糖的药物可以控制病情,但很难治愈,久服还有副作用,经过临床实践证明,蜂王浆可以调节人体的代谢.可明显地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献国 《当代老年》2011,(11):44-44
血糖非常敏感,在生活中,饮食、运动、睡眠,甚至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它的波动。因此,规律的生活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有两位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波动大来调整治疗方法。第一位生活规律,通过2周就把血糖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比较困难,有时补钙及维生素D效果不明显,需中西医结合治疗,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并充分发挥饮食疗法的积极作用,补其所虚,增其不足,调节骨质代谢,使其维持在平衡状态。下面介绍几则骨质疏松食疗方,可选用。  相似文献   

12.
饮食对糖尿病的控制极为重要,遣方用药都要兼顾到它。然而在临床上,会经常遇到一些“馋嘴”的患者,对医生谎报饭量,使得对血糖的控制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3.
邓美 《老年世界》2011,(12):45-45
如果您是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并且最近被确诊为有糖尿病,那么,您可能患的是Ⅱ型糖尿病,治疗首先要如上一讲所说,从改变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开始。有时,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或改变,能够控制血糖水平的任意升高,这样也就不大可能再产生糖尿病的并发症,如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或者神经、眼睛和肾脏受损,  相似文献   

14.
专家一致认为,中西医联手,“降”、“调”结合才能优势互补治疗糖尿病。下面的5种情况最适合中医药治疗。1、糖尿病前期虽然还不是糖尿病,但同样存在高血糖损害和慢性并发症逐渐发生的可能性。对这部分人群,在认真进行饮食管理与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调理,可以对血糖和血脂进行有效干预,降低50%的糖尿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晏罡 《老年世界》2008,(5):38-38
王大妈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空腹血糖在8.8左右,超出糖尿病7.0的警戒指标。据63岁的王大妈介绍,12年前,自己就被查出患有糖尿病,之前一直用药物控制血糖,之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又结合饮食调节控制血糖。半年前,王大妈抵挡不住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无糖食品”的诱惑,为尝尝鲜、换个口味,王大妈开始选用“无糖食品”控制血糖。但半年来,血糖一直超越警戒值。  相似文献   

16.
我患糖尿病已有10个年头了。10年来,我一直都是自己在药店买点降糖药来对付,这样的结果导致血糖一直没有控制好。今年四月,我的空腹血糖居然跃到了将近20毫摩尔/升,家人将我强行送到医院。医生立即要我住院治疗。医生每天给我注射50个单位的胰岛素,我的血糖开始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43岁的王女士患糖尿病3年,不久又查出患有脂肪肝,肝功能不好,血糖也跟着升高。一向对胰岛素有顾虑的王女士选择了联合用药,但效果不好。治疗一个月后,王女士觉得自己的血糖好像随时都准备冲破安全线一样,改用胰岛素治疗,才将蠢蠢欲动的高血糖制伏。  相似文献   

18.
《独生子女健康》2010,(3):61-61
23G玻切术,治疗眼底病的至佳“利器” 糖尿病眼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引起的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人高出25倍。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刚发现时20%存在糖尿病眼病,8年后50%出现糖尿病眼病,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20年后有90%以上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眼病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引发闪光感、视力下降、视觉变形、眼前黑影飘动及部分视野缺损,最终可导致失明。  相似文献   

19.
正邻居张大妈是南方人,出了名的好吃甜食。然而,老天似乎有意跟她过不去,前段时间,大家发现张大妈特别能喝水,人也明显地瘦了,到医院一查,果然是糖尿病。按照医生的嘱咐,除了正规服用降糖药以外,还要控制饮食,尤其是甜食。为了自己的病,张大妈只好非常不情愿地与甜食断交,血糖也一直控制得不错。前不久,张大妈在超市发现有带甜味的"无糖食品"出售,被导购小姐欺骗买回了不少在家当零食吃,但到医院复查血糖值,整整比以前高出一倍。经医生诊断,这都是对"无糖食品"无知惹的祸。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20.
抗癌治疗中饮食疗法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预防和治疗癌症的首要任务是正确了解和实践占所有癌症发病率68.6%的六大癌症的饮食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