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类生存方式的第一基础。由于各个民族成长于不同的自然空间与地理环境之中,所以创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最终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饮食体系与餐饮文明。在种种不同的饮食体系与餐饮文明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本文正是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来揭示二者各自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试论汉画中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中刻画有形象生动的庖厨图,反映了汉代丰富多彩的饮食生活。从食品构成上看,主食仍然是五谷杂粮,肉食有牛、猪、羊、狗、鸡、鸭、鹅、鱼、鳖等山珍海味,瓜果蔬菜俱全。在原料加工、饮食模式、烹饪技艺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3.
苏轼才学出众,仕途上历经风雨,多次被贬谪迁徙大江南北,客居多地,每到一地,苏轼都积极主动体味各地的 饮食文化,创造性地改造变革,创新各种饮食,并用诗文记载歌咏风味饮食,弘扬了独特的地域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4.
甜是人最早能辨别的味道,也是人年老后依然能判断和喜欢的味道。甜味是人追求幸福的本能生理基础,正是这一基础决定了人终生都在寻找和追求幸福。从童年时期对本能幸福的追求,到成年后幸福感的缺失,再到老年后对幸福的回味和留恋,可以说,幸福一直同甜味缠绕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三大本能之一的安全本能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里被马斯洛归结为。安全需要”,它在人类身上突出表现为意识性的。归属感”等精神或情感需要。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内在本质历来众说纷纭,而作者从这个角度人手,认为儒家学说的实质乃为生存而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需求,个人权利附着在群体意志中。中国古代君权专制和宗法关系、宗教信仰等社会形态的产生以至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皆与此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与万物的对立统一为前提,用唯物辨证法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考察分析,确立了需要概念的三层涵义,即需要既是人的生存状态,又是一种矛盾状态,还是一种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7.
汉赋中对于饮食的描写较为丰富,其中涉及了食材、食材的选取、烹饪方式、食物种类与搭配以及不同场合的饮食礼节等诸多内容,尤其汉赋中的酒除了君子以为礼,庶民以为欢的功用外,更开启了以酒浇愁的文学先声。这些记载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重大国家仪式中的饮食,各类宴会中的饮食以及平民日常饮食。通过对汉赋作品的深入解读,可以较为全面地窥探汉朝饮食及其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的楚国地处南方江汉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习,形成了楚人具有个性特色的饮食文化。楚人饭稻羹鱼、五味调和、桂酒琼浆,既显出有别于中原的饮食习尚,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生存观 ,显见于其作品和对现实行为的选择中。关注他人、民族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给了他努力生活的需要 ,并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 ,人的自觉的主体意识和理性精神与现实的阻碍性力量的诸多冲突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中鲜明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布尔特曼与海德格尔的错综关系使人们认为生存神学是生存哲学的附庸。生存论解经以生存哲学为前理解,但不是把某门哲学理论搬用到神学领域。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是因为没有看到生存哲学与生存神学的关系是存在论—生存论对存在—生存状态的奠基关系。然而,隐藏在这种关系背后的是为生存哲学和生存神学共同认可的人观。生存论解经以生存哲学为前理解,因为后者在形式指引的意义上清理出对神学所要探查的信仰经验同样有效的事情本身。  相似文献   

11.
性有本能和需要两个层次以及生殖、享乐和健康三大功能,都是由人类进化而伴生的生理和社会现象,而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对性活动性意识的态度是不同的,由此而构筑的道德伦理内容也有很大差异。从这个角度切入,可以窥见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中人们的不同生存状态。可资对比的是古希腊类型和中国古代社会类型。  相似文献   

12.
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当属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中的“五味”说就是以阴阳五行,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而饮食文化中所追求的“原物、原形、原汁”等,就是从道家思想所崇尚的“自然清淡”中繁衍而来的;色、香、味是饮食文化所讲究的,它更是儒家美学思想——食精脍细所要求的;原始神话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时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饮食活动自然也是处于其氛围之中,受其影响,留下了各种原始神话的印迹。  相似文献   

13.
从外在角度"静观"人的超越本性是传统形而上学产生的根源,传统形而上学把人及其生活世界二重化,但在现代性的冲击下,由于二元世界的不可整合最终导致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现代西方哲学虽然向现实生活世界转型,但由于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真存在,因而没有完全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中来。马克思哲学把人还原回其本真生存状态———历史性的生成实践中,站在整个人类学的高度以实践生成思维转向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破坏了社会和谐.重构食品安全防线成了当务之急.食品安全失防的复杂成因使得重构的过程异常漫长.理念创新是变革的先导.具体路径是变革的保证.重构食品安全防线要坚持理念创新为先,路径创新为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文化极具民族特征,与食文化有关的词语也富含中华民族文化信息,采用异化翻译能最大限度保留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文章对历史典故词、民俗习惯词、饮食审美词和医食同源词四个类别的食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并指出翻译要做到辞旧迎新、健全翻译体系、开设翻译课程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与食品审美是一种相互制衡关系,其中,食品审美对食品安全的文化制衡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存在方式上讲,食品安全更多借助法律、制度和法规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的防范体系,食品审美则更多地借助文化的心理内化,潜移默化地引导提升人们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前者的强制性、现实性、自制性与后者的自由性、潜在性、选择性,具有内在的矛盾冲突。食品安全意识及食品完全的法规对于保障人类健康文明的生活是必要的,但食品安全焦虑则对人类的饮食有负面袭扰作用,加之食品安全法规的单一化、行政实施的僵硬化,都说明仅仅靠食品安全是不够的,补足的对策及途径是食品审美。食品审美不仅可以缓解食品安全焦虑,而且可以通过食品审美文化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法规不能涵盖的对象。在食品生产技术化趋势下,食品审美与食品安全的协同,应是保障人类饮食安全与文明质量最恰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嘉丽妹妹》和《珍妮姑娘》这两部作品中,德莱塞刻画出了两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嘉丽和珍妮这两个女性的描写,作家旨在反映他独树一帜的自然主义道德观:人的行为是内在的本能和外在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只是被动的实施者,因此他的行为没有对错之分;传统的道德已失去它的现实意义.正是通过这些思想,德莱塞确立了自己美国自然主义思潮创始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嘉丽妹妹》和《珍妮姑娘》这两部作品中,德莱塞刻画出了两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嘉丽和珍妮这两个女性的描写,作家旨在反映他独树一帜的自然主义道德观:人的行为是内在的本能和外在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只是被动的实施者,因此他的行为没有对错之分;传统的道德已失去它的现实意义。正是通过这些思想,德莱塞确立了自己美国自然主义思潮创始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美学:艺术哲学还是文化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终结”问题,在黑格尔那里可以找到明显的哲学根源;艺术的终结随之导致了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的终结。在后现代时期,随着艺术日益被纳入保持中立的商业文化的范围,它已失去了批判的潜质和揭示真理的功能。进而言之,这种艺术的转向必然带来美学的转向,使作为艺术哲学存在的现代美学最终让位于作为文化哲学存在的后现代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