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翁之死     
刘墉 《社区》2009,(32):25-25
有个富翁在急流中翻了船,爬到水中的一块石头上大喊救命。  相似文献   

2.
曾颖 《中国农村》2007,(10):57-57
看着这样的场景。妻子使劲拉住我的手。我无限感慨地说:其实.人一辈子的成就。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样的财富和荣耀,而在于你死后。有多少人会为你真诚地掉上一滴眼泪。  相似文献   

3.
再见,少年     
每个少年,几乎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是激越的诗人,都是心中有座雪山的攀登者,都是爱护弱小不惧厄运的英雄。  相似文献   

4.
王振森 《社区》2009,(23):59-59
年轻的时候.也曾读过一些书,但都不求甚解地生吞活剥,及至懵懂地岁月左右了我多年。如今,已步人老年的我。在咀嚼知识大餐之余.方寸间才有了一种渗透彻悟后的清凉。  相似文献   

5.
范稳 《社区》2010,(2):31-32
我让书中的一个老神父说这句话时,是在礼赞生命的虔诚与坚韧。这样的生命历程一般是有信仰的,和我们通常所过着的那种匆忙而迷乱的生活有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评《哀希腊》的音韵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拜伦最优秀的作品———长篇叙事诗《唐璜》的第三章《哀希腊》的主题和音步不同于诗中其余各章 ,可独立成篇。在这一章里 ,诗人精心选择音素 ,恰当地使用音韵方面的修辞格 ,在语音形式上与诗人哀叹现实、回忆过去、号召国人起来斗争的思想变化轨迹和谐一致 ,使《哀希腊》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拜伦《哀希腊》先后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胡适等多种中文译本。诗中反问对比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韵律的巧妙安排等是其富于诗美感染力而广为传诵的本体原因。同时梁启超等译者的个性化翻译或曰“创造性的叛逆”对开发原诗所蕴含的巨大的革命鼓动力量也不容忽视:《哀希腊》对马君武《华族祖国歌》、胡适所谓“试验的态度更显明”的《自杀篇》及蒋光慈《哀中国》等诗作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屈原哀郢的原因是因见白起破郢。文章立足历史,分别从时空条件及人物主观心理方面论证了此观点  相似文献   

9.
她黑,胖,笑起来一口化石般的四环素牙将她整个人衬托得黯淡无光。  相似文献   

10.
在罗兰·巴特提出著名的“作者之死”的观念之后,作者的主宰地位被颠覆,文本恢复了自由,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但是,作者之死,不是将阐释的自由完全交给读者,而是交给文本本身,读者跟作者一样,只是一个吐露的场所,一个接纳物,真正的自由还是交给了文本自身。巴特追求的是一个自由的阐释空间,一个立体的多元的文本生产空间。  相似文献   

11.
大师与书童     
从前,有人生了个儿子,这男孩很擅长且喜欢阅读。稍微长大些后,他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想找份工作。当他行走在两处土堤之间时,遇到一个男人。男人问他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2.
魔镜,魔镜     
租房的流年里,令我耿耿于怀的不是房子格局的狭促,不是女房东的盘检,也不是像候鸟一样搬来搬去,而是少了一面可以从头照到脚的镜子。  相似文献   

13.
“物哀”这一审美意识已经渗入到日本人的感情世界,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文章以川端康成的《雪国》为研究对象,从中看川端康成对“物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进而探究“物哀”在日本民族各个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分析“物哀”意识对整个日本民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傲狂生 《可乐》2010,(1):13-13
今天是泰山派的重要日子,师父要收关门弟子。大师兄箜篌、二师兄琵琶、三师兄瑶筝等弟子不敢怠慢,早早恭候在青松轩前。  相似文献   

15.
从我学会观察和思考起,印象中无论发生什么,父亲总是坦然自若的样子。因为他相信,俗世生活中的一切都掌控在真主手中。我很难想象,当母亲告诉他我快要出生时,一向沉稳的他竟然兴奋得找不着车钥匙。  相似文献   

16.
不醉不归     
飞舞 《可乐》2010,(1):22-23
两年前。秋天。我打电话给曾经的同室好友何若,祝她在遥远的广州生日快乐。刚说了两句,忽然听见她说:“喂,你于吗?”然后那边就换了个陌生的声音。一个女孩子娇滴滴地对着电话喊:“姐,姐,以后有空,我去北京找你啊。”我说:“你是谁啊?”她说:“我是良笙啊,以后你就认识了,我去找你喝酒。”电话被何若抢回去。何若说:“别答理她,又喝多了。”我乐了:“谁呀,  相似文献   

17.
蔡登山 《社区》2009,(23):15-15
关于眼睛,有人说它是灵魂之窗,有人说它是秘密的锁孔。从它那儿。可以窥探内心,恋人对望着的含情目;船妇面对茫茫大海的,却是望穿秋水的倦眼;还有那说谎的眼睛、渴望的眼睛、哀求的眼睛、宽恕的眼睛……  相似文献   

18.
"文学终结论"源自希利斯·米勒.学术界以该命题为研究对象形成对立的两派.因此,能否正确理解米勒的观点成为探讨问题的关键.米勒的《文学死了吗》从世界、作品、读者三个角度捍卫文学性,阐明了自己的文学观,并提出应对文学地位被大众传播动摇的对策.无论是从理论意义,文学自身拥有的超越其他大众文化的特质,还是从指导读者阅读的方法上,他均表达了支持文学的信念.这一文学观与中国1980年代后的文学实践具有同构性.  相似文献   

19.
说你办不成某事的人,都是无法成功的人。他个人的成就,顶多普普通通而已。因此,这种人的意见,对你有害无益。请你多多提防那些说你办不到的人吧,只能把他们的警告看成“证明你一定能办到”的挑战,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20.
爱的缺失与死的救赎——解读安德森《林中之死》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中之死>(1933)是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 1876 - 1941)被公认的一部杰出的短篇小说.本文拟从小说的主人翁的悲惨人生分析由于缺乏爱而造成的家庭及社会的悲剧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女性与男性中心意识的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而说明,爱(并非以往有些人所认定的孤独或隔离)是这篇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