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看着这样的场景。妻子使劲拉住我的手。我无限感慨地说:其实.人一辈子的成就。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样的财富和荣耀,而在于你死后。有多少人会为你真诚地掉上一滴眼泪。 相似文献
4.
5.
6.
评《哀希腊》的音韵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昕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1):40-42
拜伦最优秀的作品———长篇叙事诗《唐璜》的第三章《哀希腊》的主题和音步不同于诗中其余各章 ,可独立成篇。在这一章里 ,诗人精心选择音素 ,恰当地使用音韵方面的修辞格 ,在语音形式上与诗人哀叹现实、回忆过去、号召国人起来斗争的思想变化轨迹和谐一致 ,使《哀希腊》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邓庆周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5):23-27
拜伦《哀希腊》先后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胡适等多种中文译本。诗中反问对比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韵律的巧妙安排等是其富于诗美感染力而广为传诵的本体原因。同时梁启超等译者的个性化翻译或曰“创造性的叛逆”对开发原诗所蕴含的巨大的革命鼓动力量也不容忽视:《哀希腊》对马君武《华族祖国歌》、胡适所谓“试验的态度更显明”的《自杀篇》及蒋光慈《哀中国》等诗作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10.
唐芙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6):17-19
在罗兰·巴特提出著名的“作者之死”的观念之后,作者的主宰地位被颠覆,文本恢复了自由,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但是,作者之死,不是将阐释的自由完全交给读者,而是交给文本本身,读者跟作者一样,只是一个吐露的场所,一个接纳物,真正的自由还是交给了文本自身。巴特追求的是一个自由的阐释空间,一个立体的多元的文本生产空间。 相似文献
11.
12.
13.
郑湲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1-85
“物哀”这一审美意识已经渗入到日本人的感情世界,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文章以川端康成的《雪国》为研究对象,从中看川端康成对“物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进而探究“物哀”在日本民族各个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分析“物哀”意识对整个日本民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
关于眼睛,有人说它是灵魂之窗,有人说它是秘密的锁孔。从它那儿。可以窥探内心,恋人对望着的含情目;船妇面对茫茫大海的,却是望穿秋水的倦眼;还有那说谎的眼睛、渴望的眼睛、哀求的眼睛、宽恕的眼睛…… 相似文献
18.
陈国元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126-130
"文学终结论"源自希利斯·米勒.学术界以该命题为研究对象形成对立的两派.因此,能否正确理解米勒的观点成为探讨问题的关键.米勒的《文学死了吗》从世界、作品、读者三个角度捍卫文学性,阐明了自己的文学观,并提出应对文学地位被大众传播动摇的对策.无论是从理论意义,文学自身拥有的超越其他大众文化的特质,还是从指导读者阅读的方法上,他均表达了支持文学的信念.这一文学观与中国1980年代后的文学实践具有同构性. 相似文献
19.
20.
爱的缺失与死的救赎——解读安德森《林中之死》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跃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3-95
<林中之死>(1933)是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 1876 - 1941)被公认的一部杰出的短篇小说.本文拟从小说的主人翁的悲惨人生分析由于缺乏爱而造成的家庭及社会的悲剧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女性与男性中心意识的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而说明,爱(并非以往有些人所认定的孤独或隔离)是这篇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