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赖少芬 《社区》2008,(24):28-29
为赶“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的好兆头,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在这两年升格为父母。消费观念超前的年轻父母们在育儿上也崇尚“名牌”和“高品质”,为了孩子不惜一掷千金。许多商家从中觅得商机,带动育婴经济呈现高端化倾向。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估计大多数年轻的父母都没有细算过,不过,科学地看待养育问题,对宝宝来说,花钱越多并不一定越好。  相似文献   

2.
郝克创25岁,人称“奶爸”,是成都动物园的“明星人物”,4年抚育了16只刚出生就被虎妈妈弃养的虎宝宝。 4年来,不管严寒酷暑还是阴雨天晴,清晨天刚蒙蒙亮,成都动物园内的儿童动物区便会传出虎宝宝们“嗷嗷”的叫声,身材瘦高、留着寸头的郝克创也会;佳时走进育幼室,在同事们“小创啊,又要喂你的‘儿子’了”的打趣声中开始一天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女人世界》2007,(3):37-37
明年是猪年,也将迎来一个生育高峰期,大家都争着生个“金猪宝宝”。宝宝是爱情的结晶,她的健康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而我们家庭使用的电视、冰箱、电脑、手机等一大堆高科技产品却存在着电磁辐射。它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你和家人的健康。我们每天在尽情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舒适时。健康却更令人担忧。尤其是在怀孕期间的准妈妈.怀孕的前3个月很重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要远离辐射源。准妈妈们因为工作等多种原因不得不经常接触和使用电脑、手机、冰箱等辐射源,在这种情况下,金时尚牌孕妇防辐射装及系列防辐射服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西遇尘 《社区》2011,(15):34-35
满脸幸福的准妈妈,已经成为城市里一道温馨的风景线。然而,孕妇培训班、月嫂等开支将会花去准妈妈们一笔不菲的费用。在宝宝出生后,日常开支还会增加,这让准妈妈们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常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其实,孕期女性完全可以在孕期和产后适当地开源节流,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  相似文献   

5.
她是高龄产妇的心肝宝贝,可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她的头上长着血管瘤。小脚勾着,大便发白,哭闹不止。在被确诊为“胆道闭锁”后的手术中。沈阳的医生发现宝宝竟没有胆管,也没有胆,只好原封不动地缝上了刀口…… 身为医学博士的大姨发现了台湾的长庚医院可以治这种病。她给院长陈肇隆先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求救信。几经周折,无胆宝宝在台湾成功获救。  相似文献   

6.
守护神     
鸡妈妈忙着孵蛋,一个大大的蛋可让她费尽了心思。她想:“太棒了!这可能是一个双黄蛋。”一天早晨,这个蛋终于开始动了起来,鸡妈妈激动地等候着。可是,从蛋壳里出来的却是一条蛇,他看见鸡妈妈就张嘴叫着:“妈妈,妈妈!”鸡妈妈吓坏了,忙说:“我不是你妈妈,你快走!”可是小蛇不管鸡妈妈带着鸡宝宝走到哪里,都边叫妈妈边追。  相似文献   

7.
真妮 《新少年》2010,(10):18-19
美国有各种名目的派对,其中有一种很温馨的叫“Baby Shower”,看字面儿是给宝宝淋浴,其实是为准妈妈开的庆祝会。“Baby Shower”一般在预产期的前一两个月内举行,有的孕妇要参加好几场:有单位同事给开的,有亲朋好友给开的,大家会送上婴儿需要的各种物品,同时把祝福也送给准妈妈,让她为宝宝的出生做好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田野 《今日南国》2008,(9):31-33
去年,中国共出生了1700多万“猪宝宝”,忙坏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今年是奥运年,不少夫妻又都铆足了劲儿,要生“奥运宝宝”。据西班牙埃菲社报道,有人口学家预测,今年中国将有1800万名“奥运鼠宝宝”降生,比去年多50万人,其中大多集中在七八月份。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也透露,今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将达17.5万人左右,打破去年16万人的纪录,同时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月嫂市场、月子医院等和生育相关的产业也都“红火”起来。据悉。上海许多月子医院一二月份预订率已达九成。奥运年,中国是否会面临又一个生育高峰。“婴儿潮”将衍生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综禾 《社区》2009,(30):18-19
孕育一个宝宝到底需要多少钱?这是许多准妈妈们都想知道的问题。看着母婴市场里琳琅满目的各种产品,很多想要宝宝的家庭都有点望而却步:怀孕时需要吃价格高昂的孕妇奶粉,上孕妇培训班;宝宝生下来后要找保姆,价格也不菲;还要给宝宝准备各种各样的营养品;宝宝1岁以后,亲子班也不能不上……按照如此程序做下去,恐怕普通的工薪阶层很难吃得消。  相似文献   

10.
我家种着许多植物,芦荟和它的“宝宝”们便是其中的一员。现在,我家已有8棵芦荟了。芦荟绿色的叶子上点缀着白色的、米粒大的小点,仿佛穿了一件珍珠衣,叶面两旁各有一排黄色小齿,尖尖的,但并不扎人,就像珍珠衣上镶嵌着两条黄色的花边。绿叶向四周伸展,大大小小的叶子层层叠叠依次排开,加上那竹笋似的一节一节的茎,就像美丽的少女惹人喜爱。不久,芦荟当上了“妈妈”,有了6个“小宝宝”。看着这些小家伙一个个从土里探出头来,挤满了花盆,我不由得奇怪:“芦荟妈妈”是怎样“生宝宝”的呢?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芦荟又“生宝宝”…  相似文献   

11.
催眠术的林林总总2004年,国内媒体报道了四川省一位心理学副教授的催眠奇事,说他用自己研究出的一种催眠术治好了一个女孩子的10年流口水病史;他能让人在3分钟内浑身瘫软、倒地入睡,且能听从指令,在“睡眠”状态下做各种动作,醒后却不知道这些。这种情况酷似武侠小说中描绘的“迷魂术”。各种记载告诉我们,催眠术自古就有。母亲轻轻拍着婴儿,小声地哼着“宝宝要睡觉”,这实际上就是简单的催眠  相似文献   

12.
记得一个美国人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幼儿园老师把一个学生的家长叫来谈话,非常严肃地说:“你孩子有问题。”接着她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小孩:“宝宝,这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13.
尔科 《百姓生活》2010,(4):49-49
“杀手”之一:有害元素 有害金属元素是隐藏在生活中的智力“杀手”之一,尤以铅、铝危害为大。 研究证实,宝宝体内只要达到每10毫升血浆含铅5~15毫克的水平,即可造成发育迟缓和智力减退。那么,铅是如何进入宝宝体内的呢?专家列举以下途径:幼儿舔食含铅颜料的玩具;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儿童食品;常给宝宝吃皮蛋、爆米花、罐装食品或饮料。  相似文献   

14.
巴尔干碟影     
《阅读与作文》2009,(1):44-45
当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亚历山德拉·霍尔德曼5岁时,她看到一个婴儿在隆冬季节只穿着T恤衫,包着尿布和一块毯子,她知道宝宝一定很冷。她回忆道:“他的皮肤被冻得发红、皲裂,还不停流着鼻涕。”  相似文献   

15.
我带蛋宝宝     
今天,老师为了让我们体验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让我们每人带一个鸡蛋当“孩子”,如果你把鸡蛋打碎了,那就说明你的“宝宝”死了。一开始我想,带个鸡蛋还不容易,又不是像小孩那样要拉屎撒尿的。可一到学校,我就听说有两个同学的“孩子”壮烈牺牲”了。我赶紧把我的鸡蛋宝宝从盒子里拿出来,轻轻地对它说:“宝宝,你不要害怕,爸爸一定会好好儿保护你的。”上课时,我仍然积极发言,可心里又多了一丝牵挂。下课了,我急忙把鸡蛋宝宝拿出来,可是差一点把它碰碎,真是有惊无险。和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时候,我担心一跑动“宝宝”就会从我半开着的口袋里漏…  相似文献   

16.
陈萌 《北京纪事》2016,(9):4-11
2016年,恰值农历猴年,在国人的意识里,聪明伶俐的猴是一个非常好的属相,加之国家政策在二胎方面的正式放开,今年怀孕生子的人数呈激增状态。据北京市卫生部门预测,2016年北京市的出生人口将创新高,估计新生儿数量会达到30万,这些猴宝宝出生的背后,代表着会有30万的妈妈们将在这一年里“坐月子”。  相似文献   

17.
安澜 《社区》2010,(15):31-31
节省目标:30%的购书支出。以一名3岁宝宝每月4本书籍的购买量计算,每年至少要省200元!还记得小学时候领到新书,第一件事是什么吗?不是打开新书翻阅内容,而是爱惜地给书包上牛皮纸的封皮,这样,才能保证它完好无缺地经受你一个学期的折腾。小时候的招数,现在完全可以用到宝宝的童书上。一本几十页的平装童书,售价通常要超过20元,只会看画还不怎么识字的宝宝,当然对“爱护图书就等于爱护妈妈的钱包”这件事没什么概念,他读书的方式可能是撕、是扯、是高兴起来就乱扔一气,一本书还没看几遍,  相似文献   

18.
吕斌 《社区》2012,(30):41-41
坐月子,请月嫂,大小事都让月嫂代办。宝宝哭了,月嫂抱;尿了,月嫂换尿布;饿了,月嫂抱着喝奶粉…一许多人请月嫂照顾产妇和宝宝,最后月嫂却成为了母亲与宝宝之间的“障碍”,造成了母乳喂养困难,甚至失败。为此,有关专家提醒说,为了增进母子感情,宝宝的事情,母亲能自己做的还是自己亲自做。  相似文献   

19.
无尘 《今日南国》2006,(1):40-42
一只名叫“锦竹”的“明星竹大熊猫,突然被发现一身具有雄性和雌性两套生殖器官,这样的个案在大熊猫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专家们破天荒地采用了性别引导方法而非手术“变性”方法,让它做了“女人”,并且在2005年4月怀上了宝宝。  相似文献   

20.
课间十分钟     
伴随着动听的音乐铃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冲出教室,向操场跑去。安安静静的操场立刻热闹起来,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操场中央一些低年级的小同学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你看,“鸡妈妈”瞪圆了眼睛,展开双翅,左挡挡,右挡挡,时刻警惕(tì)着,保护着她的“鸡宝宝”。你瞧,那只“老鹰”真狡猾。她先向左跑,猛地转向右返回,差点儿就抓住了一只“鸡宝宝”。幸亏“鸡妈妈”反应快,要不就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远处,有两个高年级的同学在练习打排球。一位同学把球高高地垫(diàn)起,另一位同学轻轻一跳,把球重重扣下,垫球的同学快步上前,一个海底捞月,球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