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谈民族舞蹈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色尕每一件艺术品都必须表现某种东西。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说:“在优秀的艺术中表现是真实的;在差的艺术中表现是虚伪的;而在拙劣的艺术中表现则是失败的。凡是基本没有愿望和冲动而要表现任何东西的作品都不一能算作艺...  相似文献   

2.
文学中的“情”与“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文学评论中讲“情”在文学中的重要性的文章比较多,诸如“创作需要感情”、“文艺作品要以情动人”、“艺术就是感情”等论点,都讲到了。其实,关于情与文的问题,前人早已作过反复的论述。两千年前,人们就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话来说明诗歌创作。“万趣会文,不离情词。”古代大文学理论家刘勰所作的这种论断,直到现在看来,也还是对的。没有较为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文学创作是难以想像的;不直接或间接借助于形象表现一定的情感的文学作品,是不会感动读者,产生强烈的效果的。现在,谁也不会否认或轻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可讳言,近年来评论者又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在“四人帮”横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文学的生命,没有情感便没有文学,便没有文学创作。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人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形象的主体就是人。以人为主体的文学必然要表现出入的思想、道德、情感等社会因素。然而,与文学所表现的其它因素相比较,情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其意义就在于,情感赋予文学作品以生命。这种观点,早已有之。严羽曾提出:“诗者,吟咏情性也。”(《沧浪诗话》)白居易虽看重诗的说理教化,但他也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情”看作诗之根本。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没有感情,没有传达这种感情所产生的感染力量,便没有艺术。”(《论艺术》)当然,把情感说成是文学唯一的表现对象,未免失之极端,但对文学来说,情感确实是它主要的、不可缺少的表现要素。文学必须表现情感,  相似文献   

4.
钱谷融先生说过。“艺术作品是诉诸人的整个心灵的,不是单纯诉诸理智。在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渗透在艺术形象中,与艺术形象凝为一体的.它们不是各自游离,不是可以相互分割的.那种脱离了形象,缺乏热情,一味抽象地讲道理的作品,不会有艺术的生命力,也算不得艺术作品.”他还说:“要从感情上去打动别人,必须自己有强烈真挚的感情。一个冷淇无情的人,对什么都不越兴趣、都填不关心的人,不可能成为作家、艺术家.”t石油大事》倾注和凝结作家“强烈真挚的感情”是贵穿始终的,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一、在新时…  相似文献   

5.
科学从理服人,艺术以情动人。钢琴表演首先要在情感上打动人心,引发欣赏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引发人们的理性思考。古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里一开头就说:由于人心“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罗丹更直截了当地说:“艺术就是感情”。一切钢琴表演艺术皆寄情。钢琴表演要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表演者本人应比一般人更加充满激情,对待生活有更加强烈、鲜明的爱憎态度,并且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都能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他所塑造的形象中去。“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先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你…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情感在文学作品,尤其在诗歌中,是占有至关重要地位的。它是诗歌艺术成败的关键。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①。郭沫若同志也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②由此可见情感确...  相似文献   

7.
袁枚首先是诗论家,其主要功绩在于“性灵说”理论的建树;袁枚又是“作诗写性灵”(江藩)的诗人,创作实践丰富,有《小仓山房诗集》39卷传世,有道是:“数卷仓山集,先生道性灵,锦心罗万象,妙手通无形。”(《和希斋》)创作理论源于创作实践并指导创作实践,创作实践亦印证创作理论。袁枚的“性灵诗”与“性灵说”基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何谓“性灵说”,学术界尚有不同见解,我在《袁枚“性灵说”内涵新探》中曾作如下界说: “性灵说”的理论核心是从诗歌创作的主观条件的角度出发,强调创作主体必须有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要素。在这三块理论基石上又生发出:创作构思需要灵感,艺术表现应具独创性并自然天成;作品内容以抒发真情实感、表现个性为主,感情所寄寓的艺术形象要灵活、新鲜、生动;诗歌作品以感发人心,使人产生美感为其主要艺术功能等主张。鉴于此,则须反对束缚性灵的“诗教”说及规唐模宋的拟古“格调说”,亦反对以学问代替性灵、堆砌典故的考据为诗之风气;但诗歌创作又不排除辅以学问与人工。要之,“性灵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诗论体系,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包括创作前提、创作过程,亦包括作品的要求、艺术的功能等。袁枚现存诗四千余首,并非皆符合其“性灵说”主张,因此不能认为都是“性灵诗”。我以为,所谓“性灵诗”应体现出“性灵说”对作品的美学追求:首先是抒写真情实感,表现诗人个性;其次构思新颖、感情所寄寓的艺术形象灵活、新鲜、生动,生趣盎然,显示诗人之“笔性灵”;再次,诗歌语言应自然通俗、表现手法以白描为主,不堆砌典故。上乘的性灵诗当然兼备上述各特色,但由于创作主体所抒写的感情性质的不同或所反映的审美对象的差异,每一首诗的特色也就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写人生感情的性灵诗真性情的特色更突出,写自然景物的性灵诗形象灵活生动、生趣盎然等特色尤明显。  相似文献   

8.
品味克莱夫·贝尔的“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尔提出艺术乃“有意味的形式”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即他极力贬低再现写实性艺术,并为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的艺术实践作直接的理论论证。在他看来,一切艺术的基本特点绝不在于对现实的再现,而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在一切艺术中唤起我们审美情感的普遍性质,也就解决了艺术的基本性质。这性质即“有意味的形式”:“离开它,艺术品就不成其为艺术品;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没有”①贝尔是由情感出发来探讨审美和艺术本质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对某种特殊的现实之感情的表现”②,“艺术家…  相似文献   

9.
没有情感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情感在散文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情感不但属于感情的范畴,而且它是感情发展的高级层次。在散文创作中,情感的功能主要有:情感的流动决定构思的基本建构;情感的流动制约材料的优化选择;情感的流动与立意密切相关。情感的作用主要是:情感的教化作用;情感的感化作用;情感的美化作用;情感的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关于诗与感情的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我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上,它涉及诗的本质、创作规律和社会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古人说,“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尽管后人对“志”的解释各有不同,但都认为感情是“志”的内容之一。有人说,感情是诗的生命,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的。因为诗不仅要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还要以情感人。如果一首诗没有强烈的饱满的感情,就绝不可能激动  相似文献   

11.
四 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散文有过一个透辟的见解,他说:“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往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文学史上,每个散文家的作品,都能印证这个见解的正确性。李广田的创作个性是十分鲜明十分强烈的,他在作品的构思、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主题的提炼、语言的色彩、感情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精神个体性”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郑心灵 《中州学刊》2006,(5):267-269
研究者一般认为巴金是情感型的作家,强调其创作过程中如火的热情因素,而忽视其对生活执着而深刻的理性思考。其实,在巴金的全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是强烈的感情流贯在一切形象和细节中,赋予它们以鲜活的生命;另一方面,理性思维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保证了其作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强烈的感情、深刻的理性、丰富的形象思维这三者的完美结合,赋予巴金作品鲜明的思想性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作家是怎样进入创作过程的?无数创作经验告诉我们,它往往是由于情感的推动。屈原为什么作《离骚》?司马迁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平也。”《水浒传》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李贽说:“《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可见《离骚》和《水浒传》都是作者强烈的感情驱使的结果。当代一些作家也有与此相同的创作体验。曹禺说他写《雷雨》时,“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杨朔写《三千里江山》时,也是“感情逼迫我要去描写他们,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抒情性作品,需要诗人具有激越高昂的感情,而喜怒哀乐,情感各异,不同的情感使作者对外物产生不同感受,创作出不同内容与风格的作品,也正由于此,才有百花争妍、姹紫嫣红的诗歌繁荣.而对于不同感情的表现,诗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也不尽相同,这正是适应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出现的文学创作现象,从这里可以看出各种修辞方法有着不同的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学艺术对“真”的追求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因为文学艺术作品和所有门类的艺术品一样 ,都是艺术家体验和情感的产物 ,它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色彩。当然 ,文学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系统中的一个部分 ,它对“真”的追求中 ,也必然包含着对生活内蕴的真的追求。这艺术的“真”是指向未来的 ,也指向深刻的历史和哲学意味。文学之“真”的追求 ,表达了人类的审美理想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一篇辨析“艺术形象”概念的文章中曾经指出过:艺术形象在严格意义上并非再现性的知觉图象,而是艺术媒介材料结构的幻象,它不是纯粹客体性的对象物,而是在审美活动中转换生成的“意中之象”。从本体意义上说,艺术的存在只是一种媒介材料的结构,只有在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中,它才转换生成为艺术形象。不管是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都是如此。因此,艺术形象的生成机制是什么,是我们理解艺术形象的本质必须弄清的问题。中国古代文论用“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来描述艺术构思、艺术传达和艺术鉴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论林语堂小说创作的人道精神与爱国情感阎开振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文学作品吸引人的"最大因素却在情感的浓厚"①,浓厚而繁杂的情感意蕴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特征。林语堂是一个情感复杂且非常重情的人,在其小说创作中蕴含着两条贯串始终的感情主线: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 注重主观内在情感的表现,是郭沫若的艺术个性。在他的史剧创作中,情感因素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既影响着创作过程,又影响着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成为郭沫若史剧细胞中的“原形质”。突出情感因素,使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独特的抒情风格。这风格除众所周知的,表现为语言的抒情风格外,还极其鲜明地体现在戏剧人物和戏剧结构上。作者在人物性格描写中,总是注意从智、情、意三方面挖掘人物的性格内容,但对情感内容的挖掘与表现更为注重,也最成功。因此,史剧中性格突出的人物,都是情感化的人物。他们具有浓重的感情气质,情感特别丰富,而且在表现方式上也不同于常  相似文献   

19.
论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进 《学术论坛》2006,(4):156-159
歌唱艺术不是单纯追求歌唱技巧的艺术,而是十分重视歌唱感染力的艺术。歌唱者要发挥最佳的演唱水平,声音的美固然重要,却不能轻视情感的表现,这两大要素的结合十分重要,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推动的。如果只重视技术而忽视艺术表现,发声技巧就成了没有灵魂的空架子。只有在演唱时真正做到技艺结合、声情并茂,才能准确、生动、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与感情。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文化活动都需要情感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亦然,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都倾注了记者浓郁的感情,以此感染受众,引起共鸣。情感在新闻中的表现,主要以直抒胸臆和借景融情方式。新闻中情感的开拓,重在精心选材、描绘细节、遣词造句几个方面。而新闻中情感的提炼,在于作者在表现新闻时有缘而发,努力达到“物我一体”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