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农业资源总量日益削减、人口经济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发展农业耦合模式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农业系统耦合的概念和特征出发,以福建省农牧系统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能值耦合进行分析,提出福建省农业系统耦合的3种模式:区域城乡层面的耦合模式,涵盖农业-工业、农业-旅游业在内的三次产业层面的耦合模式和大农业层面的耦合模式,并以增强福建省农业系统耦合度为目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加入WTO后,如何发挥优势,利用资源,调整发展战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快农业国际化步伐是福建省农业今后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根据福建省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加快福建省农业国际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绿色化转型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农业发展存在生产分散落后、技术创新乏力、附加值低、产品流通不畅以及特色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从生产基地、生产过程、加工模式、流通消费、功能拓展等5个农业链环节探讨了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路径,以期促进福建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选用1995—2008年的经济数据,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与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农产品出口金额每增加1单位,农业总产值将增长17.446个单位;但经格兰杰因果分析,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福建省农产品出口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大,与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以进一步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选择。从能源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福建省当前能源消耗基本特点,主要体现为能源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仍然较高、能源消费构成较为单一等;在此基础上,基于能耗角度,从宏观层面探索福建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提出了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城市、走绿色、无公害农业低碳发展之路,建设低碳农村、推行低碳旅游等方案,为促进福建省低碳经济建设进程提供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6.
农业会展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日趋重要。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农业会展的系统构成,并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农业会展的治理模式,即市场主导型治理模式、政府市场结合型治理模式、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指出农业会展今后的发展路径:壮大会展产业链,重视政府的资源投入,促进农业会展产业与社会环境的高效互动。在此基础上,以湖北农业会展为例,分析其发展特征、可能的创新空间及未来的趋势,提出了促进湖北农业会展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提升抵御外来竞争的能力、构建完善的农业会展治理模式、深化会展与社会环境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其中闽台农业合作是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探索适合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闽台农业合作模式,对福建新时期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考察福建省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对闽台农业合作模式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山西省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农业省份,丰富的农业资源又为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山西省的实际资源出发,分析了山西省生态旅游农业可选择休闲观光农场、森林旅游、民俗旅游和一些融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变、扩大就业,最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试图通过采取政府支持、农民参与和以市场为导向这些措施,加速山西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为山西农业、旅游业发展创造新契机。  相似文献   

9.
加强福建省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福建省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应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增加经费投入 ,提高农业推广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拓宽服务领域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从"飞地经济"视角探索皖北地区发展经济的模式,在分析"飞地经济"的概念和理论来源基础上,从区位、交通、农业、矿产、旅游资源、政策等方面概括皖北地区发展"飞地经济"的优势条件,最终提出皖北发展"飞地经济"的模式: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飞地;借助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飞地;围绕煤炭等矿产资源优势,发展能源矿产精深加工产业飞地;开发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产业飞地,有利于皖北地区突破发展的瓶颈,促进安徽崛起。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必须认清农业主产区的特殊性,切实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特点、比较优势及市场需求变动趋势,矫正“逆比较优势”的产业选择偏差,由传统的“纯工业”发展模式转换为“以农为本”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与农业关联度高的工业门类,使区域内丰富密集的农业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互补的产业结构和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链,真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中部崛起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振兴农业是西部开发的重要课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草场退化严重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不能扬长避短利用农业资源。入世意味着中国农业和世界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直接竞争 ,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入世还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 ,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发展农村经济 ,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3.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再思考为原则,实现资源低消耗、废弃物低排放、经济效益高的农业发展模式,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和现实的选择。通过分析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从而推动延安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延安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实现延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最终推动延安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指的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同样,农业的发展也必须推广河横的经验,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农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等的“链接”,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工作推进,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之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发展规模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从实证分析出发,对山西省C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出C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并针对这些共性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为例,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信息科技企业与金融结合的现状、金融促进信息科技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已采取的模式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多元化的资金融通模式、资本技术结合模式、政府与市场结合模式、金融服务创新模式,改进福建省信息科技企业的模式,促进福建省信息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福建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的紧迫性以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福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的4点对策建议:(1)深入开展宣传,唤起全民共识:(2)加大科技投入,构建技术支撑;(3)规划两型农业,构建生产体系;(4)规范管理程序,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认为传统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各方面的制约和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困境,要求“三化”协调发展。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河南独有的优势资源是农业资源,应引进前沿学科技术和现代工业手段,拓展农业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从主食产业化是利用现代科技加快农业资源转化的典范等角度,阐述了深化对农业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对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张以主食产业化的全面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以及整体的农业资源开发体系的建立,实现现代工业的优化升级;以主食产业化为代表的农业资源应用产业的形成,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也有重要的作用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衰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描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般目标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城市自身的特点从工业、农业两个层面设计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园区模式。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凌  徐少华 《南都学坛》2003,23(6):28-32
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是城镇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包括人口、农业、交通等方面。明清时期南阳盆地由于流民的附籍和自然增殖,人口数量大增,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其水陆交通也得到较大发展和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促进了该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