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使命。当前,党的统战工作在促进"两个健康"的工作的思路上、方法上和着力点上都还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为此,需要依据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固有特质,突破统战工作的思维定势,准确定位统一战线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两个健康"中的工作目标、作用对象、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两个健康"中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加强统战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定社会作用,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和共同富裕的需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基层中共党组织,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进一步拓宽职能,切实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 ,为新世纪建设更加成熟的执政党指明了方向。重视和加强个体私营经济党的建设 ,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是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和新内容 ,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党有长期领导公有制经济的经验 ,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活动 ,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新领域 ,也是亟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从业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 ,不仅有利于加强党对非公企业的领导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而且有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 ,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昆明诺仕达集团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明确。在我国境内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是由宪法赋予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决定的。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党的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我国现阶段的新社会阶层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 ;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 ,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是有特殊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 ,本文着重提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切实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入基层总结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前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一文中强调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自 1999年修改宪法 ,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来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近几年一直是蓬勃发展。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 ,对此 ,应从组织管理模式、运行工作机制、工作内容方法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一、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关键是合理设置和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 ,提高党组织覆盖面 ,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治领导 ,不断拓展党建工作新领域。1.建立健全组织 ,实现党的组织载体网络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应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给经济的统战工作增加了新内容,提出了新的课题。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日益成为重要的经济力量,其经营者已在我国形成一个利益群体,做好这部分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目前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应着力做到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建立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正确处理好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员的教育管理,努力探索适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探索统一战线成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对统一战线互联网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新的双向沟通的网络渠道、SNS平台的应用、完善网络宣传效果评判机制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切实加强了统一战线宣传思想工作,确保提高了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东北各抗日阶级、各种爱国武装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建立起了东北抗日统一战线.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大体经过二个阶段,即建立人民革命军阶段和抗日联军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在抗日战争中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一直保持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关系。两个战场相对独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独立指挥所属武装力量,按照各自政党所确定的抗战路线、军事战略及作战原则实施作战。两个战场在保持相对独立关系的同时,还始终保持着相互配合的关系,这种相互配合,主要表现为战略配合,也有战役、战斗的配合。然而,各个层次的相互配合,有积极主动的配合,也有消极客观上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中,东北中共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在政治建设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在思想建设中督促党员加强理论学习,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组织建设中发展壮大党组织,特别重视党员干部的培养;在纪律和作风建设中强调遵守党纪,对党忠诚.东北抗日联军的党建工作铸造了军队之魂,扩大了党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丰富了党的建设内容与形式.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重温东北抗日联军的党建工作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处于被领导和参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这种领导关系的确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艰辛探索,共同作出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民主党派领导的理论基础;带领被领导者取得革命的胜利,并给予被领导者物质利益和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民主党派领导的现实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中国国内政局波诡云谲,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也在分化整合。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的关系经历从蜜月到交恶的演变。盛世才独占新疆的野心与中共力量在新疆的增长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之苏联在处理与盛世才关系中的不当,种种因素合力导致盛世才采取清共之举。双方关系的恶化对延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共与苏联的联系受到限制,来自新疆的援助断绝,中共也以此为契机认真思考与地方实力派开展统战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于1936年首先在山西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它是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相互交织、激烈斗争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而积极主动争取,以及执政山西的阎锡山面对危局,反复权衡,最终出于民族大义转向联共抗日立场的结果;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促进山西抗战局面的形成,对于“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两军携手抗击日军进攻,以及山西和华北敌后三大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苑英科 《河北学刊》2003,23(1):13-15
党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是党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政治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现代化的灵魂.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现代化素质;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坚持和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摸索总结的成功经验和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党今天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胜利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和改革的深水区,党的转型与社会转型相互交织,这使得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繁重复杂的任务和挑战。社会资本是政党对社会施加影响,并最终实现政党领导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深入探析转型期党的群众工作的路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社会网络资本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社会规范资本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保障;社会信任资本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和目的。投资社会资本,做好转型期的群众工作,要从构建社会网络资本、发展社会规范资本、培植社会信任资本入手,最终建立合作、和谐、稳定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