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偏见,辛弃疾的送别词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从辛弃疾送别词的思想主题、抒情风貌及其对文学史的影响等方面,阐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辛弃疾的送别词以丰富深刻的思想主题、变化多样的抒情风貌,蕴含着深厚博大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国家兴亡的历史责任感,成为抒写"大我志向"的政治抒情词,从而提高了送别词的品格,拓展了送别词的境界,具有相当深远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不仅以博大精深、横绝古今的豪放词见著于世,他以雄豪之气驱使花间丽语所作的一系列婉约词也取得了独到而不配的艺术成就.本文试从抒情视野、审美情趣和艺术意境三个方面领略辛弃疾婉约词的独特风貌,并揭示其对传统婉约词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涉及到庄子思想的稼轩词中,处于青、中、老年时期的三首词各自体现了辛弃疾在不同阶段对庄子的解读的不同倾向性.从昂扬奋发的"鹏之志"到隐忍难耐的"蜗角之愤"直至平静淡漠的"牛马之安",不独是辛弃疾,历史上众多的文人们对庄子思想的受容,也都经历了类似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王颖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6):42-43,51
同是描写田园的韵文,辛弃疾田园词与陶渊明田园诗相比较,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均有其特色。形成辛弃疾田园词独特风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诗词体类不同造成的差异,也有其个人的经历、情感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词是典型的抒情文学,尤擅长抒发心灵深处窈深细腻而难以直叙的情感和情调.宋词抒情的内涵分别是具有代表性的豪情与柔情,后者以"本色"占据主导地位.宋词在大胆抒发私人化的情感、塑造生动多姿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深入刻画无可名状的情绪和情调等方面体现了自己的抒情特色.宋词在抒情文学史上具有质的进步,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群的主帅和灵魂,他继苏轼之后,进一步拓展词体的艺术容量和抒情功能,在解决新内容与旧形式和传统表现手法之矛盾的实践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辛弃疾对于词体的革新,一方面提高和强化了词的文学功能,把词体改革推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他的词作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弊端,暴露了南宋词创作中的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不能简单理解为问月,而是针对曾觌"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而发。曾觌为孝宗时佞臣,极力奉行主和政策,辛弃疾发出如上呼声则成主战的精神显示。由于该词以问月为题,后人多以为此词没有政治蕴含,王国维、夏承焘等人均未走出如此自我封闭的评判圈子。辛弃疾巧妙地利用问月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有针对性地批判了主和派,表现出英雄之词的"陶写"真境。该词在辛弃疾的问月词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应引起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的话     
这一期两篇论文都是从20世纪文学史研究出发.探讨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和其所处的地位.前者探讨了20世纪文学中的抒情传统,后者探讨了当代文学(1949年-1976年)中民间英雄叙事的因素.这两个问题都是目前文学史研究中值得关心的新课题,尤其是前者,作者在以往20世纪文学研究的"革命"、"启蒙"两大主题以外另辟蹊径,开拓了"抒情"传统的话语空间,应该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稼轩词中的用典具有丰厚的情感意蕴.辛弃疾凭借典故的运用,抒发了"热爱"、"怀念"、"豪迈"、"歌颂"、"勉励"、"仰慕"、"惬意"、"离别"、"困惑"、"鄙夷"、"悲慨"、"忧虑"等各种复杂的感情,为运用典故抒情开创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晚年所写的五首《瑞鹧鸪》表达了辛弃疾的归隐思想,但却不是那种老庄思想下淡隐山林,谈歌笑傲的逍遥游式的隐逸,而是出于一种无奈的政治条件下的被迫选择。这五首《瑞鹧鸪》及其前后的诗词作品展现了与辛弃疾当时行状矛盾的一面,这是辛弃疾爱国热情和当时暗弱社会现实已经腐败政治环境相互碰撞下产生的必然结果,是辛弃疚的苍暮英雄报国无门、空度一生仅传词名的悲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