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组成部分,作为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做好自主阅读呢?通过反复尝试,我们通过熟读文章,了解大意,在教学中,我特别引导孩子们用“预习五步法”自主预习。  相似文献   

2.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密切相关。从心理学吸收与表达的角度来说,读(包括听)是吸收,写(包括说)是表达,吸收为表达奠基、引路,表达对吸收起着加深、拓展的作用。另外,就语文教学来说,吸收过程渗透着表达,表达过程也进行着吸收。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重阅读“吸收”,不重阅读“表达”,只管阅读“认识”,不管阅读“应用”,破坏了语文教学应有的“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这种语文教学不仅违背了“课文是例子”的教学原则,而且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在注重“以读助写”的同时,加强“以写促读”并最终实现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是十分必要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实现读写良性循环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3.
高中实施新课改,对于提高学生能力,促进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丧失人文精神、忽略阅读本质、忽视个性发展、精神吸引缺失等诸多顽疾。语文阅读教学的功利性,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书不读不解其意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最佳方法是引导小学生在“读中自主学习:在精读中自悟自得;在熟读中体味其韵;在反复诵读中鉴赏其情、起景。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这既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表现,也是学生获得真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近几年,随着“读思练”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归纳出“读思结合、演练升华”的操作模式,以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共读书目
  在我校推进“共读共写共生活”课题研究之际,五年级课题小组便着力于为孩子们选择优秀的儿童作品。但,我们如何迈出“共读共写共生活”的第一步--选择共读书目?
  我们看到了语文课本。事实如是:选在语文课本中的文本,要么是一些短篇作品,要么是独立成篇的,要么就是长篇的节选。因此,我们思考:为什么不让学生读那些被节选的长篇原著呢?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在现如今的语文教材(人教版)里边:在“资料袋”,在“语文园地”里,编辑老师都为咱们的学生推荐了跟本单元主题相照应的文本书目。由此,我们便可紧贴单元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宜、优秀的课外书目了。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可见。”可见,阅读感悟,需要朗读的支持。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应试教育总是片面地追求答案、讲求技巧,往往忽视朗读的训练,学生对朗读表现出了随意性,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朗读正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这个感知、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因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朗读策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音准音调、语势语气、语法条理、词句内涵、表达技巧、意念意境、情感品质等有充分的感悟和理解。然而如何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一、“查”与“读”“查”,即语文教师督促学生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扫清阻拦学生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文字障碍,从而帮助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体文和文言文的文字意义较为艰深,语言障碍较大,不扫除这些语言障碍,便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的内容。“读”,即要求学生朗读所要学习的文章,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可采用范读、学生范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王剑玲 《科学咨询》2010,(14):56-56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与感悟才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应在“读中促悟,以悟促读”。由此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读”得具体、得体,方可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重视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语感训练”的领域中潜心思考,就一定会为语文阅读教学开辟出新天地。语感训练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靠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是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一个“总是”,一个“一二三”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之大。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还可帮助学生理解、领悟课文,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焦点。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必须重视诵读训练。
  诵读能力包括朗读、默读、速读、背诵和记忆,是阅读能力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时候,语文课文的学习往往用不着教师滔滔不绝的解释,而只需通过有效地组织诵读,便能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内化”去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意境。诵读还有助于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通过记忆吸收,成为一种语言“储备”,有效地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认为,“朗读也是一种理解”。“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通过朗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怎样读?读出目标的层次性。每一次朗读要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测的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中职教育的有利形势,顺应职教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任务紧迫,就语文教学而言,要大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效果,才能为其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本文主要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客观实际,探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承担教学的“引导者”和“主导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技巧和能力,从以读为本,达到熟读精思等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从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赋予学生灵活自由的学习氛围等方面尝试学习方式的改进.旨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这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事情,突然间给人震荡,给我不小的警醒和思考。
  那是一天上午上语文课。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理解。我当时接任那个班的教学不久,对学生还不熟悉。我辅导晨读课时,抽学生读课文,接连抽了四五位学生,朗读得较为熟悉,心里盘算,下堂课让学生利用资料理解课文。上正课了,我首先请全班同学齐读,学生读完之后,又请了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读课文。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什么读书这么重要?因为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习得语感,语感的获得就是读、读、读。“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御文字。”体现在教学法上,就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立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的优化,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  相似文献   

19.
以前,我只重视我的语文课堂,尽量让学生把课文内容读懂,把重点句,难点句理解清楚,完成好课后作业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自从新课标培训后,我对语文这门学科更有了新的认识。语文教材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蓝本,学习语文只仅仅接触教材是不够的,要想学生成长成才、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面对丰富的人类文化成果,不是知晓一点皮毛就可以,学生必须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用人类丰富的文化营养滋润自己,要如饥似渴地多读一些课外读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的工作中,作文教学一直是我感到头疼的问题。虽然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但效果都不大。在日常教学观察中我也发现,不少学生对作文较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新编作文训练》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连句子都不能写通顺,习作内容条理不清,东拉西扯。目前进入高段,习作要求再次提高,我希望习作能力差的学生能在习作中达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好的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力争做到立意深刻。作为语文教师,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专门的辅导。怎么办?得到别人启示:把课堂小练笔挤进课堂,这何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胜枚举。作者在创作时,对于文章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都细细推敲,反复斟酌。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而且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我觉得语文老师应立足课堂,利用好手头的教材,带领学生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文思,体会各种各样表情达意的方式,为学生写作抓“典型”、挖“泉眼”、触“心动”、促“手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喜读乐写,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