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事会、公司治理与绩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43,自引:0,他引:143  
董事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工具 ,为公司的权益资本和管理雇佣契约提供了治理上的安全措施。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表明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分离并不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 ,对两职是否分离的选择应该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独立董事的力量单薄且与监事会存在功能冲突 ,应严格界定二者的权力界限并实施相关配套措施 ;市场化选择的董事会规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董事会行为缺乏应有的效率 ,应改变非市场化的董事任免制度并完善董事议事规则 ;董事持股制度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强制持股并在任期内锁定的制度有助于董事关注股东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欧洲各国竞相出台女性董事配额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女性董事是否能改善公司财务绩效,为股东创造价值。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实证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性别特征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试图为此提供一种新的经验证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女性董事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女性董事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司财务绩效。为了避免董事会性别构成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潜在的内生性关系,本文进一步对滞后期的公司财务绩效进行稳健性检验,其检验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相关研究支持女性董事能够提高董事会的监督效率,但在当前的公司治理环境下,过度选聘女性进入董事会对公司价值创造而言并非一种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治理失效的案例不胜枚举,治理失效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思索。我们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从股权结构、高管激励和董事会治理三方面探寻上市公司治理失效的原因,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给出的回归结果是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效果成反向变化,社会流通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效果成正向变化,执行董事的比例表现出与公司治理失效概率显著正相关,董事会治理的其他变量回归没有显著性。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不同性质的股权结构达到降低公司治理失效的概率,并且董事会的建设需要较大的变革,以使得董事会的运作和管理对公司治理的构建产生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黎明  宋蕊 《河北学刊》2008,28(1):147-149
作为董事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制度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基于独立董事比例比较了其他国家的几种董事会结构类型,然后对独立董事比例影响公司绩效和公司战略的已有研究作了简要梳理,进而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特殊情况探究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6):210-215
基于女性董事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以及风险规避倾向的假说,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财务数据,实证考察上市公司女性董事对会计稳健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较多的上市公司较女性董事少的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决策更加稳健,即更强的会计稳健性与更低的盈余管理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有女性董事的公司相对没有女性董事的公司会计稳健性更强。因此,女性董事在不确定性决策面前,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行为。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架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增加公司价值。但在我国“二元制”公司组织体系中,如何将独立懂事监督职能“无缝接入”现行的公司治理框架内,从而避免在监督问题上与监事会的监督职能重叠,应是设计我国董事制度时必须仔细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治理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400多个样本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结构和董事会的激励为特征变量,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人数与反映公司价值的托宾Q值显著正相关;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李扬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122-123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目的在于改善董事会的质量。人们普遍认为,有了独立董事,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但由于独立董事制度本身存在着诸多固有缺陷,有经济学家甚至称其为“麻布袋上绣花”。我国是否有必要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如何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界定公司治理风险内涵的基础上,利用AltmanZ指数作为公司治理风险的代理变量,构建治理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风险进行预警.结果显示,纳入治理特征指标的上市公司治理风险预警系统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准确率达到87.4%;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较大的治理风险;董事会“自主性”治理尚待完善;董事激励、董事会行为对公司治理风险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中,董事薪酬制度具有“激励悖论”,董事会的监管责任职能要求董事薪酬独立于公司业绩,而董事会在公司经营中的战略决策职能要求通过董事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实现对董事的激励效应,通过对2005-2010年董事薪酬相关指标与公司业绩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国有上市公司现行薪酬制度对董事通过自身努力直接贡献公司业绩的激励不足,在甘肃省国有上市公司治理实践中未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其原因与市场环境的不完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具有内外两种制度的约束和动力.从强制性治理和自主性治理两个方面考察公司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006年928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自主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从而为自主治理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提供了证据.进一步研究自主性信息披露影响公司业绩的原因,发现"公司是否积极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是否制定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制度"与公司绩效ROA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仍然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减持国有股、对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构成比例进行调整、合理划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权力界限、改进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建立独立董事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途径来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必要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77家中外合资股份有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公司绩效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综合绩效总得分衡量.得出独立董事比例、外国董事比例、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设置和董事会会议次数对公司绩效起正向作用;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相关性.并提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适当调整外国董事规模,继续推行两职分离的领导权结构和提高董事会会议次数四个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中频频出现了董事等管理层侵犯本公司及其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在证券市场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加上“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日渐暴露,各界要求加强对董事等公司经营决策层的管理的呼声不绝于耳。本文就是在考察现行的董事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处于公司治理结构核心地位的董事的责任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公司关联交易过多 ;公司董事未能勤勉尽职 ,监事会未能发挥监督功能 ;经理层缺乏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问题。文章认为 ,加大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力度 :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二要优化董事会构成、正确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功能。三要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四要建立企业信用机制 ,提高企业的信用度。五要逐步实现上市公司交易的完全市场化。六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西省22家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实证研究,发现存在着董事会规模偏大、董事和经理人持股量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缩小董事会规模、董事和经理两职分离、建立和完善董事的评价机制和问责制度以及减少董事对控股股东的依赖性等措施,使山西省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趋于合法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构成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其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关系是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分任进行研究,通过对49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资本构成、公司绩效五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回答中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问题,从此探讨中国股份制公司发展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不规范运作及违规事件不断发生源自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 ,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本文介绍了在我国独立董事的界定与功效 ,分析指出独立董事制度并非灵丹妙药 ,其本身存在缺限 ,并提出改进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其制度设计还有待我国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9.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盈余管理现象十分严重。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会对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董事会规模和盈余管理的程度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成反比,但t检验不具有显著性;董事会持股和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的大小都呈反比。根据以上结论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析独立董事     
在现代股份制公司中 ,由于董事会拥有聘用和解雇首席执行官、重大投资、兼并和收购等战略性的“决策控制权” ,因而 ,董事会承担着公司经营的最终责任 ,它所掌握的决策控制权对一家公司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而每个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的能力和董事会的效率。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就是要从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 ,以及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两方面出发 ,真正提升董事会的效力 ,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 ,尽早使我国上市公司与国际商业规则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