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六年,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他的著名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标志着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理论体系的建立。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的革命”。此后,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又在他的后继者们那里得到了新的补充和发展。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凯恩斯主义。它曾盛行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但自六十年代末开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根基。于是,在美国便出现了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和以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Matin Feldstein)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它们都提出了一些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政策主张。分析上述各派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有助于我们了解凯恩斯主义自产生、发展到走向衰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资产阶级统治是将暴力从可见的强制转换为景观消费诱惑中的支配,把皮鞭下的奴隶变成了跟随时尚疯狂购物的平庸日常生活中的可怜爬虫.这使得人们对资产阶级世界的反抗和拒绝变得困难重重,这也决定了反抗和拒绝资产阶级景观统治的革命主体和革命形式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与十月革命那种"一个伟大的晚上"不同,对付无形的景观压迫,打破所有苟生者自愿认同的角色,无法再用苏维埃士兵和工人的枪炮,而是一种全新的艺术性的游戏.游戏的构序并不对象化为客观存在的实际改变,却在一种自由的创造性场境活动和非支配的主体际关系中,让人的存在面向神性.这就是日常生活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百年前的百日维新,是一场非暴力的资产阶级改革——革命运动。过来,不少论者将它与辛亥革命相对立,总是以‘改良主义”来贬低它的历史作用。其实,维新也是革命,改革也是革命。革命为激进之改革,改革为和平之革命。戊戌维新的根本目的是逐步改变封建专制主义的上层建筑,采用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是谋求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从本质上看,戊戌维新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它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前奏,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日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正如梁启超说过的,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  相似文献   

4.
从1871年巴黎公社以后的几十年间,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介比较“和平”发展的时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时,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尖锐化,预示巴黎公社以后的“和平”年代已经结束,一个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在这样的一个历史关头,在国际工人运动内部,出现了修正主义思潮。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从1896年开始,发表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各国机会主义者在思想上理论上附和了伯恩斯坦主义。伯恩斯坦主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帝国主义发展的产物,资产阶级政策的产物,同时也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近年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大谈即将出现一场所谓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的“产业革命”。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为此著书撰文,宣扬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能够解决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使西方世界重新走上经济繁荣。他们鼓吹这些观点,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众所周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过五、六十年代的迅速发展后,自七十年代以来,即陷入了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滞胀局面。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的各种资产阶级经济理论都无法为西方国家提供有效的方法,以摆脱目前所处的困境。因此,资产阶级需要以描绘所谓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时代”,来给基本矛盾日益深刻的资本主义制度打强心针。这些观点,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相对立的。我们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对新的技术革命的议论,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信息。这就是,在世界上确确实实出现了若干新的技术、兴起了若干新的产业。这些新技术主要有如下几项: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总结了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丰富经验,这是毛主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革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变革资本主义所有制,就成为当时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发展阶段。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的转变表明,竞争的悖论尚未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束缚。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也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当代西方国家的现状.发生了新的技术革命;垄断有了新的发展;实行改良主义缓和阶级矛盾;垄断资本进一步国际化;殖民主义采取了新的形式;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国际协调加强了.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平衡,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日趋激化.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将进一步发展,让会主义代替资资本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进行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宋庆龄无一不与,是少有经历了它的全过程的革命家。她从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演化中,经过了三次重大转变,从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从1905年开始,中国出现20世纪第一个革命高潮——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时,整个世界还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体系,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尚处在准备阶段;中国民主资产阶级及其革命民主派站在历史的中心,无产阶级比较幼稚,居于资产阶级革命追随者的地位。宋庆龄  相似文献   

10.
在对先锋派的理论批评中,本雅明把马克思主义和感官知觉联系起来,发展出一种具有独特先锋意义的“艺术的政治化”批评模型.本雅明肯定了先锋派的形式革新及其颠覆资产阶级文化霸权的力量,但是他认为先锋派未能摆脱静观大众的生产,因此如何摆脱静观大众的生产、如何积聚集体的革命能量成为本雅明先锋派理论批评的主题.本雅明提出艺术家在现代文化生产中必须努力革新媒介形式和技巧,以消除艺术家和无产者大众之间的界限.他试图说明艺术家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如何定位自身实际成为艺术政治化的关键问题.本雅明强调现代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媒介形式,而且改变了无产者大众的感知,因此艺术的政治化意味着艺术必须满足大众感知的需要,改变大众的感知和接受态度,从而生产出革命的大众.  相似文献   

11.
百年前的百日维新,是一场非暴力的资产阶级改革———革命运动。过去,不少论者将它与辛亥革命相对立,总是以“改良主义”来贬低它的历史作用。其实,维新也是革命,改革也是革命。革命为激进之改革,改革为和平之革命。戊戌维新的根本目的是逐步改变封建专制主义的上层...  相似文献   

12.
石文卓 《理论界》2012,(11):10-12,30
“问题与主义”之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著名论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闻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争论,其实质是中国是否需要革命,是走资产阶级改良之路还是走无产阶级革命之路的讨论。论战在理论上阐明了“问题”与“主义”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井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瑞红 《文史哲》2004,24(1):124-128
纨绔主义既是一种凡俗的生存风格,也是一种艺术审美诉求,典型地体现了现代文化的审美性质态。纨绔主义在19世纪欧洲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审美性因素在这个运动中不断增强的过程。纨绔主义自身蕴涵的矛盾以及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化,终于使其陷入唯美与媚俗、先锋与颓废的尴尬处境。纨绔主义的困境,深刻反映了审美现代性中的矛盾命题。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事实证明,北京那场政治风波,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其代理人,继采用武装暴力和经济封锁等强硬手段,破坏中国革命、扼杀新中国的阴谋失败之后,妄图改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来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变中国为他们的附庸的又一次失败;是我国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打着为民请命的旗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已经六十周年了。六十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伟大发展,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学者,借世界性的“反斯大林主义”  相似文献   

16.
以改变世界为理论旨归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超越具体化的时间和空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依然具有回应时代的张力.这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依据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而勇于自我纠错.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平稳发展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正确的体认,也更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进行理论反思,社会主义体制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这次革命中,1792年8月8日成立的巴黎公社,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即雅各宾派的领导下,由巴黎四十八个区的代表联合成立的革命的市政府。它在组织、领导人民群众推翻反动腐朽的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革命进程、抵抗外敌侵略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871年3月28日成立的巴黎公社,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起来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国家。两个巴黎公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带着不同的革命任务,把革命推向了新的高峰,不仅为法国近代史,而且为整个世界史,开辟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以"改变世界"为理论旨归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超越具体化的时间和空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依然具有回应时代的张力.这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依据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而勇于"自我纠错".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平稳发展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正确的体认,也更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进行理论反思.社会主义体制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我国解放后二十九年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都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资本主义活动,并会产生出新资产阶级分子。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新资产阶级分子究竟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它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减少新资产阶级分子的产生?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布达佩斯学派站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重新反思和考察了家庭变革与社会革命的关系,认为只有从家庭变革出发,让日常生活朝着人道化的方向改变,社会革命才是可能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结构和功能上尽管发生了重大转变,却仍然是一种制约人发展的社会制度,"公社"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家庭形式,将为社会革命吹响号角。研究和辨析布达佩斯学派的家庭变革理论,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保障民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