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崇俊 《老年世界》2013,(11):18-20
开国大将陈赓因腿伤,拟前往苏联医治。途经哈尔滨,一道对他的密杀令先他而来……接令者经过艰难抉择,终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当事人接受来自家乡的文史研究人员采访时,道出了这个尘封已久的、连陈赓大将自己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14,(1):89-89
《陈赓日记》,陈赓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版。定价:58.00元 记录了陈赓大将从1937年到1952年的戎马生涯。真实再现了陈赓同志在战争中的睿智、在生活中的情趣及对党和革命的忠贞。书中还附有陈赓同志1944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书写的自传,以及陈赓同志的书信和手稿。  相似文献   

3.
父亲和陈赓大将、李克农上将到饭店吃饭,竟然都没有带钱。那个年代,高级将领也不能动用一块钱公款吃饭。  相似文献   

4.
肖自强 《老年人》2004,(5):36-37
陈赓和宋希濂都是从湖南湘乡走出去的战将,陈赓是共产党的大将,宋希濂是国民党的“鹰犬将军”。两人虽然走过的人生道路不一样,但相互真挚的情谊却延续一生。1923年初冬时节,当时的长沙育才中学的考场上坐着两个穿青布衣衫的青年,稍高的是宋希濂,略矮的是陈赓。听说孙中山派人在长沙招考一批有志青年到广州受训,两人不谋而合,在考场巧遇。因同为湘乡人,他们一见面便觉得格外亲切。不久,两人都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招考的人对他们说,广州是革命根据地,由孙中山领导,革命政府欢迎你们去,只是眼下经济拮据,路费需要自筹。于是,陈赓和宋希濂联络了…  相似文献   

5.
陈赓的眼泪     
正1960年秋,有天吃完晚饭后,病中的陈赓大将在警卫员的陪同下外出散步,刚出灵境胡同,就发现许多人正挤在一家商店门前抢购面包,有位领着个小女孩的老奶奶试图挤入人群,努力了几次也未能如愿,只好唉声叹气地退到一旁。见到这个场面,将军伫立原地久久不动。警卫员明白了首长的意思,问道:"要不我去帮一下那位老人?"陈赓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说:"面包的数量就那么多,她买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也就吃  相似文献   

6.
陈冠任 《中外书摘》2008,(10):61-62
陈赓和周希汉之间,出身不同,经历不同,年龄差异大,他们的性格更是迥然不同。陈赓是个乐天派,很爱开玩笑,几乎不分场合、对象,上至毛主席、朱总司令,下到警卫员、炊事员,他都是诙谐幽默,玩笑不断。1937年,在八路军129师386旅任旅长时,陈赓和自己的政委王新亭、参谋长周希汉的玩笑近于恶作剧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陈赓将军与他的原配夫人姚文奇1943年2月,时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的陈赓与傅涯喜结伉俪。这段故事很多读者都已知道,但此前陈赓还有一个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原配夫人王根英,可能就鲜为人知了。在与王根英相识相爱之前,陈赓还有过一次不幸的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婚姻...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位大将中,张云逸属于“三高”:高龄,授衔时已63岁;高薪,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高资历,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也有人将张云逸评价为“福将”:戎马一生,但从未受过伤。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1952年3月,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组建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并将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陈赓同志从朝鲜战场调回国内负责筹建工作。同年7月11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领导建院工作。陈赓是我军一员大将,虽然有过办学经历,但从未办过技术学校,更没有办过综合性的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学院创建之初,一无校址和校舍,二无教师,三无教材,四无设备和教学计划。陈赓以当年驰骋沙场的革命英雄气概,坚定而自信地表示:“革命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军事工程学院也能够从无到有,共产党人有本事克…  相似文献   

10.
傅涯 《老年世界》2010,(8):20-21
在纪念陈赓百年诞辰之际,陈赓日记再版了。光阴似箭,转眼他离开我们已有四十多年,我也步入了耄耋之年。翻校他的日记时,我百感交集,心情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老年人》2014,(2):38-39
湘籍开国大将许光达,是中央军委确认的我国36位当代军事家之一。解放战争期间,许光达曾担任西北野战军三纵司令员,在总司令彭德怀的指挥下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纽约哈德逊河畔,有一所大教堂。白色的石墙上,雕刻着人类有史以来的600位巨人肖像。有贤哲、君王、大将、智者,还有14位科学家。其中之一就是提出相对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3.
有人这样评价张云逸: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张云逸属于“三高”——高龄,授衔时已63岁;工资级别最高,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高资历,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徐海东大将诞辰110周年,笔者有幸在52年前徐海东大将回故乡湖北大悟时陪同将军,记忆尤深。  相似文献   

15.
正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曰:"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然抓  相似文献   

16.
粟裕(1907~1984),籍贯湖南会同。他戎马一生,文武双全,战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所授十员大将中名列第一。粟裕与楚青于1940年结婚,生有3个子女,即长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女儿粟惠宁。在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粟裕对子女的要求以严厉无情而闻名。他的教育方式,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吃苦、耐劳、顽强、勇敢”。子女小的时候,粟裕为锻炼他们的意志和胆量,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采取的是与众不同的方式———体育锻炼。粟裕说:这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锻炼意志。”于是,他一有空就带着儿女们去锻炼,夏天游泳,冬天滑冰。长子粟戎生,1942年生…  相似文献   

17.
肖自强 《老年人》2007,(7):54-55
在2006年湘乡市举办的首届“医保杯”健康老人评选活动中,时年83岁高龄的成本文老人荣获“健康明星”称号。她不但身体健康,而且神采飞扬,十分引人注目。成老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1979年在龙洞乡瑶湖学校退休。退休前她多次荣获区、县先进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8.
1933年秋天,红军十二师师长陈赓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战斗中,右腿膝盖负了重伤,需要去上海治疗。敌人得知这个情报后,如获至宝,立刻在陈赓必经的路上布下层层罗网,扬言不惜一切代价要抓住他。 从河南新野到上海有千多里路,别说陈赓右腿受了重伤,就是一个身强体健的汉子,要闯过这千多里的封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2003,(11):36-37
谭政(1907-1988),湖南省湘乡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谭政做过毛泽东的秘书,而且是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毛泽东称道他“古文基础好,字也写得工整”。1922年,16岁的谭政与陈赓的妹妹陈秋葵结婚,之后不久便考进了毛泽东就读过的湘乡县东山学堂。谭政从老师那里听说了毛泽东的大名,又从岳父陈绍纯的口中了解到了毛泽东勤奋求学、抱负远大的许多事情。由此,他产生了像毛泽东那样投身革命事业的火热激情…  相似文献   

20.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之前,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听说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心感不安,遂提笔写了一份《降衔申请》,呈送毛泽东主席。在这份《降衔申请》中,许光达十分谦逊地从德、才、资、功方面指出自己与大将军衔的不相称之处,言辞恳切地请求将自己改授为上将,把大将军衔另授予其他功勋卓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