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主题,探讨这部小说的表现艺术。福克纳是以时空跳跃的叙事模式、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和丰富多彩的象征隐喻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的。  相似文献   

2.
从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小说题目出发,探讨了这部作品使用"玫瑰"作题的独特用意,分析了福克纳运用"玫瑰"巧妙传达出的四层创作涵义:用玫瑰象征爱米莉本人;用玫瑰的缺失喻意爱米莉的爱情悲剧;用玫瑰寄予对爱米莉的同情;用玫瑰为旧时代谱一曲挽歌。通过这四方面的诠释,揭示了福克纳对旧南方矛盾的心理,展现了作家复杂的写作用意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3.
威廉·福克纳被公认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最杰出代表和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在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刻画了由于受到压抑而导致心理变态的妇女形象,但是他却献给了这位古怪、高傲而又悲凄的老处女一朵红红的玫瑰.福克纳为什么献上了一朵玫瑰?福克纳又为什么选择献上了一朵玫瑰呢?  相似文献   

4.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小说家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这是种自我颠覆的方式,或者说也是一种自我首肯的方式,福克纳故意留此悬念引发人们去深思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因此解读"玫瑰"的寓意则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本文从玫瑰的花与刺入手,从清教传统文化,南北差异,南北战争后的南方贵族等历史社会因素来解读玫瑰的隐喻。  相似文献   

5.
新批评的批评理论不仅被运用于对诗歌的解读,也可被用来对小说进行剖析。通过细读,运用新批评的象征意义、神话原型、反讽以及张力等批评范畴来对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进行赏析,透过缺失的玫瑰来看福克纳对美国南方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6.
黑屋中的玫瑰--试析爱米丽的悲剧成因和主题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本文试从家庭、社会和个人性格三方面探析爱米丽的悲剧成因,指出该短篇旨在揭示人内心中"上帝与撒旦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深受南方传统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对南方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认同感.但是在理智上他又清楚地看到它们腐朽的本质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体现了福克纳对南方社会爱恨交织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爱米莉这一南方淑女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悲剧命运,再现了作者福克纳对南方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将更大的关注投向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精神状态,进而揭示了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冲突,为福克纳心爱的南方唱了一曲动人的挽歌。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派的代表,他的作品以美国南方为背景,乡土人情是其许多小说的共同主题,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福克纳通过对艾米丽一生的叙述,说明了艾米丽和杰弗镇人之间的千丝万缕而又紧张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南方乡土人情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福克纳的家族小说在书写美国南方家族神话、男权思想、种族问题、妇道观念、血缘伦理等主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清晰可辨的母题类型和母题谱系."家族神话与失乐园母题"、"父权至上与审父母题"、"血缘秩序与乱伦母题"和"女性崇拜与厌女母题"是贯穿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家族世系小说的四对矛盾母题形态,彰显了福克纳历史观念的内在矛盾性及其对美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刻反思.这种母题谱系学研究是考察福克纳家族小说思想艺术特征和美国南方家族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福克纳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在于他力求用文学去改变社会。他把南方的历史和现实社会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而成为南方文学的代表。他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去表现社会的冲突和对抗、爱情和荣誉、同情和自豪、热情和牺牲、现在与过去。《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这篇短篇小说体现了福克纳的这一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女主人公爱米莉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悲剧形象.父亲的专制,杰弗逊小镇的保守、矛盾,以及时代的错位造就了爱米莉的畸变以及死亡.  相似文献   

13.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之一,对其主题探究历来精彩纷呈,该文欲借用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通过对南方压抑机制的探析和几组象征着压抑机制的具象的分析,旨在揭示艾米丽悲剧主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福克纳以擅长在小说中运用多种写作艺术和技巧而闻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展现了福克纳的许多精湛的写作艺术和技巧,小说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巧妙地设置了悬念,这些使得文章意味深长,耐人琢磨;同时哥特式的描写又渲染了阴郁和神秘的氛围,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作家,经典短篇小说之一的《献给爱米莉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姆.福克纳的扛鼎之作。自出版以来一直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和推崇。学界对该文本的内涵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读。但仍存在着新的研究空间。本文从"魔鬼情人"原型意象角度解读《献给爱米莉的玫瑰》,探讨爱米莉为了爱情的"玫瑰"而做出怪异凶残行为的深层原因,以表达对南方没落贵族女子爱米莉命运不济和爱情不幸的深切同情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空间和时间同为叙事的基本维度。作为叙事艺术的大师,福克纳在小说创作中对时间和空间均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与时间相比,空间的诗学功能在福克纳研究中尚嫌不足。空间是当今叙事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空间作为环境背景,不仅渲染了气氛,还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而作为一种能动的叙事力量,空间也成为人物之间社会关系或身份的建构者,是情节组织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7.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是一部运用哥特式手法的经典之作。它的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小说中的地点背景、人物性格、情节事件和主题发展四个方面,歌特式手法的运用更加体现了该小说的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本文讨论了福克纳人道主义思想在《献》中的表现,指出其人道主义思想并不是完全基于人与人的平等,而是带有男权意识、贵族意识和种族色彩。  相似文献   

19.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象征着西方美好爱情的玫瑰的扭曲与凋零的过程为主线,刻画了女主人公艾米丽从一个对爱情渴望的淑女最终成了杀人的魔鬼,从而烘托出小说的悲剧色彩与作者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20.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不仅取名于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的著名台词,而且文本与该台词有互文性关系.在昆丁的意识流中,福克纳用"影子"、钟表的报时与"嘀哒"声共同铺陈了昆丁叙述中气氛阴暗、哀音延绵的基调."影子"与"时间"意象展示着昆丁的种种痛苦与挣扎.在互文性视野下,昆丁的意识流是对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