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报载,某地两罪犯被枪决的当晚,当地电视台竟播出家属的点歌,观众一片哗然。 时下,“点歌台”前门庭若市,那“庆典歌”“荣升歌”此起彼伏,优美的旋律也曾陶醉了不少观众。然而,听歌思源同,观众渐渐地发现歌有点“走火”:个人给领导点歌的多了,单位用公款点歌的多了,点歌祝词夸大了,甚至有点  相似文献   

2.
时下,以“抓大放小”为重点的企业改革进展顺利,一批小、微、亏企业纷纷寻靠山,找出路,兼并到优势企业,“改嫁”到新的“婆家”;一批大企业也以扶贫济困为己任,把那些不景气、甚至吊氧气的“丑小鸭”归依“门下”,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企业资产得以优化组合,大小企业皆大欢喜。 然而,企业似森林,“林子大了,各种鸟都有”。笔者最近在同一城市见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企业。一个是80余人、亏损多年的国有金属材料厂,主动与相隔不远、效益很好的一个集体性质的铜业集团“喜结良缘”,兼并后成为集团的  相似文献   

3.
“是”与“不是”■张珍国有“是”与“不是”■张珍国一首歌为《故事里的事》其中的几句歌词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故事里的事,也许是真事,也许是从来没有的事,然而,绝非故事里才有“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相似文献   

4.
一曲《把根留住》,令人陶醉。然而,当笔者带领村级建设工作组来到赣东北一个贫困村时,村支书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这回请你们无论如何得把“根”留住,帮助我们培养几个“永久型”人才,让村里的事业“根连根”,不因你们的离去受影响。 这位支书把人才比作“根”,很有见地。人才是经济启动的根源,是农村振兴的根本。培训农村建设人才,已为各地下派挂村工作组所重视。然而,“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也有工作组只顾埋头施擞“恩惠”,忽视人才培养培训,结果,组在村兴,组撤村衰。我区就有一个部门下派的工作组好不容易帮助一个老区贫困村办起了袜厂,经工作组苦心经营,袜厂红火了一阵子。可“好景不长”,工作组一撤,企业便后继乏人,断了“香火”,晾在那里“晒太阳”。 时下,各级党政部门纷纷下派工作组驻村进点,下到那些民无几文的贫困村或集体经济“空壳村”帮助工作。这些同志大部分自身素质好,有农村工作经验,真心实意帮百姓办事,其工作热情、工作劲头都有口皆碑。但也有一些工作组顾此失彼,只管自己埋头干,却忽视了人才、素质这个“根表”,或求胜心切,追求一时半晌的“轰动效应”;或盲目攀比,热衷于装点“门面”的“冒烟工程”;或崇尚时髦,留下一批令村民望而生畏的“高难项目”;或“闭门造车”,把那些过  相似文献   

5.
查摆问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承上启下的环节,也是活动是否能取得实效的关键。然而,笔者发现在查摆问题中容易出现做表面文章等问题,导致查摆问题环节流于形式.进而让教育实践活动也“走了样”。为此,查摆问题应警惕“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梅雪 《人才开发》2001,(4):32-32
现代人事管理中存在一个让人习以为常的怪现象——“专而优则仕”。即用“做官”或“升官”来吸引、奖励、提升有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让他们专职或兼职地担任行政职务。单位认为此举是对人才的重用,而人才也视之为自身价值的体现。然而殊不知,在这种单位与人才双方都满意的表象背后。隐藏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用人单位也抬高了门坎。由于观念陈旧,有些单位和企业把包括“怪才“”偏才”在内的特殊人才拒之门外,造成人才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怪才”、“偏才”不是全才,往往被认为“边缘人”,很难与社会合拍。然而,人才区别于庸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鲜明,他们往往独立持行,似乎不那么好管,不那么容易随波逐流,许多用人单位接受不了他们的个性,难以发挥他们的特长;容忍不了他们的缺点,也不可能欣赏他们的特点。对于一个求贤若渴的领导者来说,应该有一种对人才由衷的敬爱之…  相似文献   

8.
格林 《人才开发》2010,(2):60-62
初涉职场,总有那几个“TA”让人觉得难以忍受。为何他那么喜欢溜须拍马,而她总是冷若冰霜?你满怀怨气地发现,自己身边充满了令人无比讨厌的人!然而,我们谁也无法要求别人的性格满足自己的喜好,与其整天充满愤恨,不如换个角度看世界,给自己上一堂“逆向思维课”,看看我们能从这些“讨厌的人”身上学到些什么吧!  相似文献   

9.
以奖金、物质等经济手段激励劳动者,这在当今社会上要算一种定律了,然而其效果如何呢?近日笔者在某企业提及此事时,只听这位厂长连连摆手,声称这种手段“不灵了”,现在他不得不转向从思想上、精神上来引导、激励职工了。我为这位厂长的见识、精明喝彩! 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人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决定着经济手段的存在不仅有其必然性,而且发挥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奖”并非一把“万能钥匙”,也不是一剂“通用药方”,长期单一使用,往往适得其反。在我们周围,不是经常就有职工声称“我不怕扣奖金”依然我行我素么?这就是长期单纯依靠“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员工培训中的“实”与“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隽  陈彬 《人才开发》2004,(4):28-29
员工培训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尤其是伴随国际巨头在中国人才争夺战中的屡屡得手,人们也都熟悉了他们在“引诱”人才方面的“三架马车”:体现人身价值的薪酬体系 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富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然而,在充分认识到薪酬的有限激励作用,组织结构变革对职业生涯的影响之后。“培养充分就业的能力”就成为跨国企业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诱饵”。同样更多的求职者也都意识到“已有的能力是前提.不断学习的能力才是根本。”将自己择业的重心转移到对企业海外培训机会、培训内容含金量等细节问题的权衡上来。  相似文献   

11.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兴奋、激动和扬眉吐气之中 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提前“人世”、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 更令国人欣喜的是我国加入 WTO的所有法律文件全部通过,这就意味着在经历了15年的马拉松谈判之后,我国“入世”已梦想成真。然而,“人世”成功,羊来了,可狼也来了,我们应该保持更加警醒的头脑,特别是我们的人才问题。 背景 20年流失了好几个“硅谷” 英特尔、微软、朗讯、IBN.摩托罗拉等跨国巨头,近两年相继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仅朗讯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就在我国招了300人。与此同时,我国滞留国…  相似文献   

12.
“直言失官”与“听话型干部”海淼说话直出直入,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这本来是好事。然而,往往行不通。自古以来,有为直言例相的,有为直言吃苦的,也有为直言失官的,有为直言丢命的。号称“关西孔子”的“四知杨震”,官风廉洁,办事亦认真公道。建...  相似文献   

13.
“卧虎藏龙”常用来比喻人才济济,然而,这些单位常使优秀人才倍受冷落而心灰意冷,纷纷登上“跳槽”的列车而另觅“知音”,结果给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 是否真有一些“龙”、“虎”故作清高而“藏”、惰性成疾而“卧”?当然不是!看看这些被“藏”的“龙”、“卧”的虎,主要有两种原因。首先是那里的领导缺乏辨“龙”识虎”之慧眼。他们平时既缺乏时“龙”情的了解.也缺少时“虎”性的研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市民于亚志被单位评为“突出贡献者”,奖金5000元。然而,他既没有给老婆和孩子买新衣服,也没有换掉家里的那台老电视,而是一分不动地存进了银行。“我不是不想花钱,是不敢花。”于亚志说,“孩子上大学,老母亲又体弱多病,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钱,现在多存点钱才放心。”于亚志的谨慎,是当前大多数老百姓消费信心不强的一个缩影。到底是谁捂住了百姓的“钱袋子”?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为此“把脉开方”。被动消费好似“无底洞”“铁工资、铁医疗、铁养老”,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城镇居民大多享有的“三铁”。那时,百姓虽然挣得不多,但不愁生老病死、子女上学,也敢把钱拿出来消费。然而,与近年来投资热形成鲜明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初,追随“真、善、美”的时代流,流行音乐以其简洁流畅、清丽隽永的旋律线条:细琐言情、摹画内心的歌词内容;立体电声、节奏鲜明的乐队配器;清水芙蓉、自然本色的演唱群体俘获人心,从而打破了建国以来严肃音乐一统天下的格局,眼下如丽日中天,方兴未艾。 “忽如一夜春风来”,流行歌坛的新“星”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然而,这些“星”们还未来得及“潇洒走一回”,实现其未逮之志,却又被过境入埠、涉水而来的外“星”们挤下歌台舞榭而“丧疆失地”,不得不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氛围中“偶安一隅”,惨淡经营。大有“一朝春尽红颜老”、“不堪回首话当年”的况味!  相似文献   

16.
抱怨头头容不得异见,这样的人是 很多的。 容不得异见,在某些人看来不算侵 害自由,只是“作风不民主”。不民主,与 “人民共和国”之精神相悖,照说也是很 大的问题。但往往搞起“自我批评”来, 一些人笑嘻嘻地说自己“在具有开拓精 神的同时作风不够民主”,脸上是一点 红颜色都不带的。盖民主只是“作风”而 非制度,与“魄力”、“开拓精神”一比,究 竟是小节;只要事情办成,不要说“作 风”并一些,便是“霸王硬上弓”又如何? 然而,在“民主评议”的当口(这是专门“发扬民主”的时辰),“作风”也显得有些重要了,正如脚指甲…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可谓天下闻名。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者。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的员工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这些人往往已经  相似文献   

18.
“地大物博”和“人口众多”是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两大优势,然而从建国至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此两种提法还能继续令人骄傲自豪吗? “人口众多”到“人口太多” 建国时我国大约有5、6亿人口,到2002年末,我国总人口已有12.8亿。人口的数量一直在急剧增长。从  相似文献   

19.
洋倒爷涌入东北沈阳翻遍中国辞典,恐怕难以查到“倒爷”,这一名词。然而,这个七八年出现的北京“土话”,却迅速在全中国和海外叫响,因为这个词,的确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这么一群人的形象,今天从这里低价买进,明天到那里又高价卖出,倒手之间谋取暴利,这正是“倒爷”。“倒爷”这一行也在不断发展,有“私倒爷”,有“官倒爷”,如今又冒出了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一些企业的基层科室班组中,有不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好员工,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地为企业的发展和振兴苦干着、奉献着,却很少跟组织上伸手,向领导上提个人要求,为自己索取“党票”、“官票”,被誉为生产工作中的“老黄牛”。同时,他们的一言一行,也为企业主人翁形象的树立,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勿客置疑,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不言困难,并非就没有困难,不提要求也并不等于就没有要求,只不过这些“老黄牛”能顾大局,识大体,体谅和理解组织和领导的困难,不愿多给企业添麻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就更应该得到一些帮助和关心,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在我们有些企业的基层组织中,目前却存在着一些令人费解的陋习,那就是“爱哭的孩子多给奶”,能闹、能吵、能拍、能哄的“红脸关公,“白脸君子”,却往往能在“房子”、“票子’、“帽子”、“位子”方面,四处逢源,占尽风光。而那些埋头实干,不善辞令的老实人却总是处处吃亏,处处受气。用社会上一些耐人寻味的话来说,那就是:“现令的雷锋没户口”,过去的“老黄牛”早“黄”了,拉的是官,“黄”的是自己……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市场经济大潮中畸形发展起来的新潮“人生观”“哲学流派”,正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