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在双方成为邻邦后一直是既密切又复杂。20世纪以前俄罗斯对中国充满了误解和猜疑,中国被俄罗斯认为是黄祸的发源地。此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和当时的苏联从战友和同志再到阶级敌人,最后又回到了理智的现实和经济的基础上。而现阶段俄罗斯远东地区居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俄罗斯对中国现在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从最初弱小的莫斯科大公国发展到现今的庞然大物,是伴随着数不清的战火硝烟的,而在这些战争中,俄罗斯的军事作战样式也在不停地发生着改变,不断适应着新的世界政治变化和军事变革。1994年和1999年爆发的两次车臣战争让俄罗斯看到了自己军事上滞后,这使得俄罗斯决心改变自己的军事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后的20年,独立的俄罗斯在政治上从"一党制"走向了"多党制",开始形成政党政治。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各党派通过不断的斗争与重组,在多次的立法过程中促成了多党制在俄罗斯的合法化。在这一制度转型期内出现的政党政治,带着明显的过渡色彩,打着浓重的俄罗斯式的烙印,是"无执政党政治"的典型。至今,俄罗斯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伟大的俄罗斯人民诗人普希金诞生一百八十周年纪念日。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光辉的名字,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史上是占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的。普希金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文学的优秀传统,奠定了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创建了优美的俄罗斯文学语言,在俄罗斯文学的各种样式(抒情诗、叙事诗、诗剧、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童话等等)中都创造了优秀的典范,给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因此,他被尊称为俄罗斯新文学的奠基人。别林斯基说:“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面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普希金是属于那些永远充满生命活力和原动力的现象的,这些现象决不停滞在死亡迫使他们所停留的那一点上,而是在社会的意识中继续不断地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以下简称新法典)于2002年7月1日生效,取代了在俄罗斯实施长达40年之久的《苏俄刑事诉讼法典》,成为世界上又一重大的刑事诉讼法改革。随着俄罗斯司法制度的改革,俄罗斯关于刑事诉讼司法价值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在此基础之上,俄罗斯建立具有自己特色非法证据规则。从俄罗斯非法证据制度研究出发,从非法证据规则在新法典中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设置中吸收经验,对我国非法证据规则进行简单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彼得大帝时代起 ,在民族自我反省过程中 ,大俄罗斯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 ,其核心要素就是 :( 1)根深蒂固且极力张扬的民族救世主义及其“帝国转移”理论 ;( 2 )国家思想的一元化及其在此基础上追求民族一致性 ;( 3)帝国的俄罗斯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 ,大俄罗斯主义对俄罗斯国家理想、对外政策、发展道路无不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作为一种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 ,大俄罗斯主义特别强调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对抗性 ,结果造成了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欧洲之间严重的安全两难和国家政治与社会结构日趋脆弱。在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中 ,国家思想一元化是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同一性的根本所在 ,是大俄罗斯主义的重要特征 ,但也是其致命的弱点。前苏联国家意识形态解体后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还没有一个一元化的国家思想 ,所以当今俄罗斯政坛上 ,意识形态多元化意味着大俄罗斯主义的退潮  相似文献   

7.
中国俄罗斯族作为汉族与俄罗斯人通婚的后代,与一般的族群不同,中国俄罗斯族在族群认同上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除了认同本族群外,对它的两个母族群——俄罗斯人和汉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府的民族识别和民族政策的落实,中国俄罗斯族的族群认同发生了变迁,即从认同"混血人"逐步转变为认同"俄罗斯族"。  相似文献   

8.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实用学科,它已经引起语言学及其相关领域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俄罗斯应用语言学近年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成果显著。对俄罗斯应用语言学现状的分析阐述可从机器翻译、语言识别、逻辑分析、人工智能系统、自然语言的术语研究等方面进行。这些问题的研究状况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俄罗斯应用语言学的整体发展和学科走向。  相似文献   

9.
我姓杨名刚,现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学习语言预科。今年1月4日我从俄罗斯回沪探亲,在上海华东师大的俄罗斯同学聚会上,我以一个35岁老大哥留学生的身份,谈了自己留学前后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0.
东干族是清末中国西北回族移民的后裔,自进入中亚地区后,从文化层面上接受了周边民族文化,主要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塑。东干讽刺文学借鉴了俄罗斯讽刺文学的主题与艺术手法,吸纳了俄罗斯批判现实社会的传统文化基因,从而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同时也拓展了东干文学的艺术领域。东干讽刺文学之所以繁荣,除了受俄罗斯讽刺文学的影响外,也是东干作家文化自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社会交往上的较大的差异这一问题,从迎宾礼仪方面、宗教信仰方面和公共场所方面研究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生活礼仪的特征。结果表明: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生活中的礼仪,对学习俄语、增进中俄两大民族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人民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普京新保守主义"日益成为与俄罗斯命运攸关的关键词。在俄罗斯新保守主义复兴与发展的潮流中,在衰败的俄罗斯成长为崛起的俄罗斯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普京新保守主义。普京新保守主义实质上是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强国理念,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经济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灵活的、目的明确的保护主义;社会文化上实行反西方主义和恢复传统主义。普京新保守主义的战略目标是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欧亚联盟,谋求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成为未来多极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但是,2014年以来不断升级的乌克兰危机和美欧对俄罗斯的联合制裁表明,俄罗斯陷入冷战后最激烈的地缘政治冲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普京新保守主义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思想作为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思维理念是决定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在分析俄罗斯思想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俄罗斯思想对转型中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影响,指出历史和现实的俄罗斯思想对转型时期俄罗斯外交战略的选择和形成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现时俄罗斯的大国外交战略、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是以传统思想观念的回归为出发点的,同时注入了时代元素。俄罗斯思想对其外交政策所起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但其消极的一面所起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两个为什么?     
关于俄罗斯贫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俄罗斯报刊上时有讨论,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从极左到极右,各种观点都有,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本文作者力排众议,单从思维角度立论,认为几百年来俄罗斯人民遭受的不幸、贫困,俄罗斯教育系统难辞其咎。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我们且来听听这只鸟儿是怎么唱的吧。  相似文献   

15.
2001年8月底,本刊记者在临别上海赴俄留学生的会议上,遇到了已留学俄罗斯的陈澹浩同学。小陈是今年3月赴俄罗斯就读预科班的。从他腼腆的表情和轻声的话语中,让人感觉到小陈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年轻人。也许正是这个原因,给小陈增加了几分理智和清醒。  相似文献   

16.
2014 的俄乌冲突与2006 年和2009 年的两次天然气纠纷大不相同。此次冲突引起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背 后隐藏着美国、俄罗斯、欧盟各国围绕地缘政治和能源展开的激烈博弈。由于乌克兰西连欧盟,东连俄罗斯,是欧盟各 国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资源的必经之地,在地缘政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能源在乌克兰危机中更凸显出重要的 筹码作用。在此次危机中,俄罗斯采取油气出口多元化战略,减少对乌克兰的过境依赖;欧盟加快能源进口多样化步 伐;美国也试图以能源为武器,增加干预乌克兰危机的筹码,挤占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市场份额。通过乌克兰危机中 的能源博弈,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乌克兰危机中的大国博弈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阶层骤变与俄罗斯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的失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代以前的俄罗斯社会结构演变是以国家利益至上为主导的一种"无阶级"型态,而1985年之后这个历史轨迹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社会利益代替国家利益成为社会结构变迁的主导性因素,具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阶层骤然出现且分化严重突破了俄罗斯社会结构演变的轨迹;二是利益分割及隔离使俄罗斯社会结构快速定型化,并成为其社会结构转型的内在机制;三是社会冲突不断,社会严重失序。从社会结构转型的角度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突变性模式更具有利益分化性。俄罗斯在突变性的背景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牺牲绝大多数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开始的社会结构转型,其中的推动力量是制度转换,其利益协调机制主要是权力,即那些掌握制度转换方向的权力拥有者。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从推行亲西方“一边倒”到“全方位”的外交战略,俄罗斯对外政策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经历了一个调整过程,其亚太战略目标的确立也同样经历三个阶段.俄罗斯的亚太战略主要体现在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和安全外交方面.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文学是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古典文学、苏联文学、以及当代俄罗斯文学的总称。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影响,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为文学思潮影响、文学接受影响、文艺政策影响和文学精神影响。影响的长期存在,既有一定历史阶段的国情相似和意识形态相似的因素,也有国别文学彼此影响、交流的内在规律。影响的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设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和中国读者的接受心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几代人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勇敢善战的民族,他们崇尚英雄,对祖国怀有羞涩而深沉的爱,且其民族性格具有极强的韧性和硬度。俄罗斯人固有的“大地崇拜”思维逐步转化为“神圣罗斯”的理念,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又蜕变为民族主义的思想,上述思想都与俄罗斯的弥赛亚学说紧密联系。“帝国意识”也随着上述思想从萌发走向成熟,乃至得到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存在一个隐性的俄罗斯(НевидимаяРоссия)。可以说,由“土地崇拜”演化而来的,在“神圣罗斯”理念与“弥赛亚”意识表象下的“帝国意识”是贯穿俄罗斯文学的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