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字化时代社会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四个方面的伦理困境。发展道德是数字化时代的伦理诉求,其基本原则是和平发展、公正发展和科学发展。基本规范是奉行人道主义,坚持共同发展;尊重整体利益,坚持协调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勉力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发展道德包括经济发展道德、政治发展道德、文化发展道德、生态发展道德、人的发展道德。发展道德建设的思路是不断完善物质基础与条件、加强教育宣传和研究、注重修养和践履。  相似文献   

2.
一、伦理: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 伦理通常是"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1]2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与"人伦"一词相通,也即"人伦之理",主要用在人事而非物理上,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关系,以及处理一般人伦关系所要遵循的规范与准则,或者所要达到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3.
家风家规既是一种德性伦理文化,又是一种规范伦理文化,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品行与伦理规范的一种企盼和期许。在现实实践中,优良的家风家规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有助于守护家庭幸福,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道德要求,有助于凸显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自觉。为了确保优良家风家规伦理价值的顺利实现,必须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日常训诫与奖惩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媒介宣传相并进以及相应制度跟进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技术与科学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科学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科学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科学道德的基本规范 ,以及科学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定位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探讨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中的德性和规范,应当从社会转型期出发,着眼于旧道德的消亡与新道德的产生,探讨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内涵、思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确立经济伦理道德,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伦理道德,社会伦理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取向,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把“五个文明”建设搞好,中国人的道德生活水准提高了,才能用新道德取代旧道德,才能用新道德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道德和文明水准才能得以真正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道德想象力是道德探究与道德选择所需基本能力之一,实用主义伦理学针对性引入道德想象力概念以对规范伦理学的程序思维模式提出挑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对道德想象力及其运用过程加以详尽说明。与此相关,道德叙事作为美德伦理诉诸的基本探究方法,为人们确立了一个可供深入探究道德想象力概念的理解框架。基于美德伦理叙事视角,可以从道德想象行为主体、道德想象社会空间以及道德想象传统情境等方面深刻把握道德想象力概念内涵。另一方面,也可获得关于道德想象力运用过程的有益借鉴,从而为人们在价值多元的伦理生活空间中合理进行道德选择奠定有力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社会道德文化精神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铸造。这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我们的道德精神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保障并实现人们的基本平等权利是道德建设的前提,基于职业责任的伦理制度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具体载体,培养理性的道德思维方式则是塑造我们的道德美德的基本维度,而培育公共伦理精神则是当今社会促使人们道德升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精髓,对于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伦理失范现象频发引出知识产权伦理治理问题.从知识产权伦理治理的理论基石、组织设计、准则规范和制度安排出发,指出知识产权伦理治理具有内在性、指导性、时代性、动态性、地域性等特点,提出知识产权伦理治理主体应由管理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构成,强调将知识产权伦理审查作为知识产权授权的前置程序,从而构建尊重行善、公正和谐的知识产权伦理治理规范准则;认为应明确知识产权伦理治理的主体构成,探索制定新时代中国知识产权伦理治理的基本准则规范、审查细则、问责机制及可操作性审查指标等,方能构建中国知识产权伦理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如制造信息垃圾、侵犯网络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黑客"行为等不断涌现。为了走出这一道德困境,人们开始挖掘道德失范现象的社会根源与认识根源,尝试着构建各种网络伦理规约,对网络社会中失范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是知识产权法学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然而,学界对该理论鲜有论及。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应是整个知识产权法逻辑体系展开与构建的基础,是知识产权法的核心和灵魂,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理论对于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实践及知识产权法学教学研究而言,具有以简驭繁、纲举目张的功能与作用。可以说,知识产权法的哲学就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哲学,知识产权法学就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之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创新、贸易、投资、人权、就业、公共健康、气候变化、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广泛领域的全球性因素。作为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利益分配的基本规则,知识产权国际制度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不仅是我国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实践,而且将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对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现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不仅可以深化和拓展知识产权和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对两个学科的学科建设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可以为我国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提供有益指导,对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关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研究主要涉及基本内涵、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动力机制、政治过程、经济效应、困境与出路以及我国的应对等方面。尽管我国学者在全球治理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关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研究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现有研究主要停留在政策层面,理论基础研究缺乏;关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理想模式不清晰;对我国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理想模式的探索以及对策研究的深化等。  相似文献   

13.
丧礼仪式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而特殊的文化形式,它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维护了古代中国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丧礼仪式承载着古代社会德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符合官方以儒家正统思想整合家庭、家族和乡村社会的要求,在实践的层面也扩展了"礼"的内涵和实用性。全方位的互动模式、文化心理和行为惯习,是丧礼仪式独具特色的德育环境。传统丧礼仪式对个体意志结构和行动结构影响深远,对个体品德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对民族医药的保护体现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制度逻辑,但在后非遗时代,如何提升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需要研究的问题,对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制度逻辑、内在要求与保护目标进行分析与理论总结。研究认为,非物质形态的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是知识财产,从法律属性中受知识产权制度调整,但现有法律在民族医药文化与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的权利归属、权利内容以及在民族医药的非遗保护等方面均存在司法保护不足的问题;为提升民族医药文化财产的传承与发展的质量,以及参与市场的竞争力,民族医药需要从“文化遗产”单一结构向“文化遗产、文化产品和服务、知识产权”三位一体的财产结构转变,并形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等多种创新发展方式,利用新载体与新传播方式进行跨界发展,积极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和服务,推动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资源与其他资源跨界整合集聚,用跨界发展实现财产结构转变;后非遗时代对民族医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的重心应该由“保存、保护”向“知识产权促进”转移,提升民族医药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运用能力,适时制定地方性民族医药单行条例,打造和保护民族医药品牌,推动民族医药知识产权贸易与融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时至今日,先后颁布了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以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定相一致。由于西方文化侵袭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烙上了"外来强制,形式输入"的印记,与我国国情还不太相符,仍需完善。从中国传统法哲学的角度入手,以"中庸"为视角,通过对知识产权制度本土化建设的探讨,来考量知识产权制度的中国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in the FTZ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and optimizing the legalized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the FTZ.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ule of law-based government, the theory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nd the theory of holistic governanc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in the FTZ is defin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ordination of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in Shaanxi FTZ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Shanghai FTZ and Fujian FTZ etc.,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reform of the comprehens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FTZ be deepened, the basic multilateral framework for coordination of inter-department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be established, the mechanism of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existing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be improved,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be buil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forcement teams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in the FTZ.  相似文献   

17.
创设信息产权概念构建信息法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新兴的信息资源需要专有保护,但将其纳入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保护,显得力不从心,且有很多盲区和不便。故此,必须创设一个新的概念—-信息产权。信息产权的外延广于知识产权,但知识产权是信息产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信息产权由知识产权和其他专有信息产权两部分构成。同时,以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为骨干,以其他的专有信息产权法为补充,构建一个体系完整、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法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孙中山政治思想体系中,政党伦理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国家造幸福、人民谋乐利",是其政党伦理的基本道德原则。依据这一原则,孙中山提出了政党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中的主要道德规范。他还从政党道德的原则和核心出发,阐发了党员作为民主主义者应具有的新道德和要培养的革命精神,即"要立大志气","存心做大事,不可存心做大官"和"替主义去牺牲"等。孙中山的政党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与时俱进的进取性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体现出民主性的精华,很值得我们作更多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发展医学科技事业是江泽民同志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医学科技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必须重视医学科技伦理问题;医学科技的发展必须为人类造福;尊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诚信、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这些内容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