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刚 《决策》2014,(8):I0004-I0005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大量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工业时代必然结果。从全球发展的趋势来看,一般认为城镇化真正开始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从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了6倍,其中世界城市人口增长了近60倍。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羊吃人"运动则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进行城镇化的标志事件。  相似文献   

2.
徐奥 《决策探索》2014,(8):39-40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城市由“城”和“市”组成,“市”为效率的源泉和增长的动力,“城”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市”的主角是企业和个人,政府仅仅是“城”的守夜人。只讲“城”不讲“市”,就抽掉了城镇化的精髓。依靠没有“市”的“城”维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肖蕾  李飞 《决策与信息》2011,(2):120-1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理念来支撑。领导干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组织者和推动者,需要更机关报发展理念,政府也要合理转变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漠视统筹城乡发展,追求高速城镇化,不仅造成日益严峻的城市病,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乡村病。日前,李克强总理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大家座谈。座谈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事实上,突出统筹城乡,保护农民利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引言:河南省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城镇化滞后是河南省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症结所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的聚焦点。必须把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推进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加快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构筑以城市为主体形态,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五级城乡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会议将正式为2009年经济工作定调。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可能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城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2003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建设以武汉为核心,周边八城市参与的武汉城市圈,不仅要改变武汉传统辐射范围内的城市呈“离心”现象和武汉被边缘化的态势,而且要使武汉城市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增长极,从而实现“中部崛起”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集群作为城市圈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又是研究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衡量目前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群水平和现状,确立产业集群以发展方向和途径,无疑又是有效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试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关于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思想,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好四方面认识问题。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集聚和城镇化,反过来城镇化的发展又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和促进作用。所以,城镇化的推进与经济发展的程度要匹配。二、基础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而且能够吸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前提,而农业只有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解放出一部分劳动力支  相似文献   

11.
余斌 《经理人》2011,(11):42
未来将面对混乱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阶段性变化。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的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时将面临以下三大挑战:经过3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以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特征的高速追赶进程即将结束。在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下降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重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健康发展的态势,需要有一个清晰可靠的大思路,但这个问题过去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好在我们有了一个开放度较高的市场,地方政府又有一定的发展自主权,这就使我国资源配置调整大体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使经济发展长期保持了活力。中国资源配置调整的根本特点,就是城市比农村更缺乏廉价劳动力。于是,在大体自由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这是中国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的根本源泉,也是中国经济成长的核心"秘密"。我  相似文献   

13.
薛澜 《决策探索》2013,(2):18-20
快点好还是慢点好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的17.92%,到如今超过50%,快速的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有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太快了,很多在其他国家需要10年、20年甚至半个世纪才能完成的建设,我们在4~5年内就必须完成;但也有观点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关键是在发展观、利益观和政绩观上出了问题,而  相似文献   

14.
相伟 《领导之友》2011,(4):20-21
2011年,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该时期将是中国发展中的又一特殊阶段。从我国发展史上看,自1919年以来,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路上已经经过了三个三十年,在第一个三十年(1919~1949年)内,通过军事斗争的形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第二个三十年(1949~1978年底)中,新中国开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宜城市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的要求,抢抓“襄宜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引领战略,高点站位编制规划,强化城市经济、工业经济、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社区三个支撑,奋力推进宜居宜业创新之城建设,着力打造襄阳大都市区的重要城区。  相似文献   

16.
一、发展小城镇的现实意义 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农村城镇化是把自然经济变为商品经济的途径,是沟通城乡、工农产品交流的桥梁,是市场经济辐射的阵地。发展小城镇,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的、最困难的问题,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的根本出路,从根本上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33):30-31
为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造福广大群众、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近日,多省市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真抓实干,把关注民生落实在行动上、工作中。在加强城市供水、燃气、供电等各类能源供应建设的同时,注重促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工作紧紧围绕“三大任务”和“三大目标”,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农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仍然赶不上城市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仍在拉大。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相似文献   

19.
查英 《决策》2013,(8):42-43
地方政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真不知道该怎么搞城镇化,也不知道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该怎么去做。第二类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第三类是有一部分地方政府确实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先行先试,为建设新型城镇化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咨询》2010,(13):4-4
1、要不断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2、要继续破解农民增收难题:3、要加快推进能源经营体制和能源农业经营体制的机制创新:4、要多途径筹集新农村发展的建设资金:5、要引导产业集聚土地城镇化发展:6、强化对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扶持:7、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8、制订国家统一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量化指标体系:9、编制十二五期间,乃至2020年全国统一城乡发展规划,提出统筹目标和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