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社会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马尔萨斯人口论,认为人口、自然和社会发展是相互适应的;在发展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变换断裂的现象,阐发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解的生态维度。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社会观,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明显加剧,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与外界交换不平衡、教育生态的动态变化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等生态问题。鉴于此,有必要从生态观的角度,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特点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并从教育生态的视野探讨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与工人运动紧密相连,紧紧围绕着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教育而进行,有着自身生成的内在逻辑。其中,无产阶级革命所需要的“阶级意识”与工人阶级“实际意识”水平之间所存在的“意识差距”,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得以展开的逻辑前提。在无产阶级政党所带来的“思想教育”的中介因素的作用下,普通工人群众的阶级意识无限接近于无产阶级政党先锋队的阶级意识,构成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中介。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旨归于无产阶级作为“自为阶级”而展开“政治行动”,带来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过渡,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非凝固的已完成的意识形式,而是在弥补“工人意识”与“阶级意识”之间的“意识差距”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4.
试论生态与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生态学的发展、生态问题的出现、政治对环境和生态事件的反应,推动了生态思想的形成。生态思想不可能取代社会政治经济中的许多原理、原则,但能丰富发展一些原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内容包括:人与自然是一体共存关系、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反生态反人类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范式参照和路径指导。我们要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科学构想,在自然、社会以及人这三重维度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阐述.江泽民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文明"理论、阶级斗争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道德教育理论,以及列宁斯大林宣传思想工作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7.
杨茂林 《晋阳学刊》2007,(6):119-120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以发展的思想和方法,以历史的、宏观的、整体的立场和观点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他们主要以资本主义为分析对象,毕生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现实,形成了完整的社会政治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负面效益日益凸显。科学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体系的核心问题。科学技术的外在价值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有机整体,从其外延上看,它具有多层面或多维度的指向,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多层面的指向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外在价值思想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要求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生态化、人性化为方向,使科学技术走向人性的复归,以恢复科学技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网络环境的实践方式,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系统。以生态学的视角进行考察时发现智能化信息时代下主客体间的互动交往表现出新特点、新趋向;脱节现实需求的内容生态出现新问题、新挑战;网络语言与技术的媒介在传播信息时生成新情况、新要求。对此,要以价值为引领,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政治生态的持续稳固;以科学为引导,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生态的全面协调;以法制为规范,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介体生态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术界从生态视角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理论形式.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形成过程的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理论架构概括为教育观、工具观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要求在实践中坚持政治主导、整体性和人本的指导原则,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理论形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