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仅仅从艾滋病防治的工作职责上看,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是合乎艾滋病防治需求的合理模式。但是,一旦从机构设置上看,却不难发现它依然是政府已有工作模式的重复,只是在职责分配上强调了多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由于这些部门原来都有各自的运作模式,因此艾滋病预防任务作为附加的工作,很难被纳入各部门的工作框架,从而导致流于政令形式的合作。正是由于该模式没有摆脱传统的政府行政工作框架,没有充分考虑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社会预防行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因此,其缺陷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我的思考     
我国艾滋病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海社科院HIV/AIDS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夏国美研究员等中外学者通过大量田野调查,对于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认为我国防治艾滋病不力的主要原因是:自一开始就将艾滋病与意识形态、道德作风等联系起来,致使决策者、执行者和公众都对艾滋病持敌视、恐惧心态,并影响到各自的社会活动之中,给当前的艾滋病有效防治带来许多思想上、制度上和行动上的障碍。“四免一关怀”政策是个进步,但由于前述原因在社会各方面、各层次造成的深刻影响,使得政府的政策在现实中常常找不到落实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尽管示范区模式本身并没有解决法律打击和保护性干预的矛盾,但因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在基层建立保护性干预的组织体制,因此,如果我们将示范区模式嵌入国家艾滋病社会预防中期模式时将不难发现,国家中期模式中存在的矛盾关系被示范区模式掩盖了。一个在理论建构上看起来系统严密、功能齐全的艾滋病社会预防国家主体模式就这样被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将预防艾滋病与禁毒禁娼结合起来,是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政策核心之一。这一决策思想的不恰当性就在于它确定了这样一个前提,即:艾滋病是吸毒、卖淫、嫖娼等丑恶行为的产物。由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和偏见也就具有了法律和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阶段的艾滋病社会预防主体模式不是一种由上而下发展起来的成熟模式,而是根据政府的工作计划,通过行政手段建构起来的。概括地说,该模式的特征就是“行政指令性强,实践可行性弱”。其缺陷表现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建构和阶段性特征 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建构经历了几个复杂的历史性转变。研究发现,这种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本项研究中,对这一模式做出评价并非我们的任务。但是,本研究试图根据这个模式的启示,建构中国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中的社会功能关系。中国政府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曾强调指出,要“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即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应对艾滋病的挑战。但是,全社会的力量和功能并不是有序的,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上,澳大利亚是艾滋病社会预防的典范。研究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特点,既该模式是以社区为基础,通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研究部门和受影响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香港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香港在制订和实施有关艾滋病的预防和关怀策略时,注意到必须防止歧视:必须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投入艾滋病应对行动;必须将艾滋病预防计划与各相关部门的现有计划相结合,以达致最大影响和可持续性:必须持续投入力量,而各项工作必须配合个人和社会不断改变的需求:必须保持整体社会的团结一致,包括本地、地区或是全球层面;必须加强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艾滋病早期社会预防模式分析 在中国,艾滋病从一开始出现就和意识形态、道德等联系在一起。从世界上出现第一例艾滋病之后的许多年里,主流声音一直强调中国不会流行艾滋病,因为艾滋病是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象征。正是这种认识,影响了高层的决策。就在由于地下单采血浆造成艾滋病病毒在河南爆发性流行的1995年,高层在决策上依然坚持“要把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切实抓好”。认为“预防艾滋病与禁毒禁姐,净化社会空气,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幻想照搬‘红灯区’、搞色情服务振兴经济,既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更无益于防治艾滋病和性病”。  相似文献   

11.
继启动全球基金中国艾滋病项目第三轮项目活动后,国家人口计生委同际合作司积极和全球基金中国艾滋病项目第四轮项目办公室协调,争取到“对项目点娱乐场所从业女性实施预防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项目,已由江西省、湖南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计生委组织安排,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萍乡市安源区、景德镇市乐平市,  相似文献   

12.
13.沉默的杀手:艾滋病 艾滋病是“后天免疫缺损综合症”(AIDS)的英文简称。人类关于艾滋病的确切记载大都始于1981年。1982年7月,美国有23个州报告了艾滋病病例,感染者的总数上升到了452人。随着艾滋病病例的不断增加,它所危及的人群范围也在不断扩展。这使人们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1982年8月,人们给它起了一个新的名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其为AIDS。我们中国人根据英文缩写AIDS的发音,再加上一个“病”宇,把它翻译为“艾滋病”。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艾滋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关系人民健康和社会的问题。本文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山西省艾滋病有哪些特征及艾滋病综合防治中形成的社会关怀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人口》2006,23(1):7-10
近几年来,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中央的政治承诺,各部门的参与使艾滋病预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今天的艾滋病预防工作正在和必须实行以下转变:一、南承诺变成行动,即由政策制定转向政策落实;二、由示范变成推进,即由部分小规模项目试点变成大规模的面上推广;三、由卫生部门转向多部门协作,转向政府、非政府、国际社会、企业间的广泛合作和联盟。这是从根本上遏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途径。国家人口计生委愿成为抗击艾滋病行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包广静 《西北人口》2009,30(2):106-109
艾滋病的流行与扩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文化因素起着潜在的但效应极强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文化与艾滋病流行扩散的相互关系,以及云南艾滋病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云南艾滋病流行扩散的文化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文化作用机制的云南艾滋病预防控制对策,将文化因素融入到艾滋病的防治中,对于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成效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 加拿大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建构和澳大利亚比较接近,即由政府提供资金,依靠社区和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开展艾滋病的社会预防活动。  相似文献   

17.
P02项目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农村中学开展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专题教育,中国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4年1月上旬对河北、辽宁、山东、湖南、湖北等省的5个项目县进行了以“中国农村中学艾滋病预防知识和青春期知识”为主题的基线KAP调查。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的理论预设是:(1)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以及对边缘化人群的否定性裁决(惩处)妨碍了中国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有效建构。(2)建立在政府、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互动合作框架中的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将有利于国家采用最有效的措施和最合理的社会经济成本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包广静 《西北人口》2010,31(1):105-107
通过分析1990到2004年云南省艾滋病地域空间的分布特点.得出云南省艾滋病流行扩散的空间差异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需根据艾滋病流行状况的空间差异,在对艾滋病采取系统防治的基础上,对不同等级区域采取差异化的预防控制对策,提高艾滋病防治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已经把吸毒人群作为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干预对象之一,然而现状不容乐观,吸毒人群传播艾滋病的风险远未得到有效控制。探讨影响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防治措施的认同和接纳的因素,以便为完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吸毒人群的认知水平、社会支持、政策保障、人生态度等因素对其接纳艾滋病防治措施有影响。只有将吸毒人群视为弱势群体予以增权和关爱,以"合作"的社会政策导向和"平等"的社会工作价值介入,从其需求入手开展务实多样的防治措施,才有可能真正改变吸毒人群的观念与行为,从而获得艾滋病防治的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