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雅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1)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国家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一项措施,从政策设计者的出发点来说应该是非常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现象,导致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的偏离.本文通过对陕西成阳地区20名大学生"村官"的网络和实地访谈,加之对"陕西大学生村官论坛"网站上收集到的自述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以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和陕西省颁发的<陕西省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为依据,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式理论分析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和和落实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战略是应对当前区域性贫困的系统工程。按照政策执行过程理论,作为政策执行的精准扶贫在政策价值定位、政策执行权能配置、政策目标群体靶向以及支持性配套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偏差或不精准。为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相应地以赋权容错、标准识别来瞄准有效扶贫的政策靶向;从扶贫政策的"精准"出台与落地、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互促共生的维度做好执行资源再配置及其增效;以"精准"宣讲的脱贫共识和内生动力的不断增强来调整目标群体脱贫行为范式;秉持科学脱贫考核观和对接乡村振兴的持续观以完善"精准"减贫的政策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3.
矫正大学生维权过程中的偏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敏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43-144
大学生维权活动日益频繁,但维权过程中出现不少偏差,使得维权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不正确维权行为扰乱了高校的教学管理秩序,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最终损害了全体学生的应有权利。通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建立完善的维权体系,以矫正维权过程的偏差是帮助学生切实保障其合法权利之必须,最终实现高校发展和学生成才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过度偏离”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大凤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4):39-43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我国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功能出现了障碍,尤其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政策执行活动不当甚至非法“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本文在假定我国政府的决策是合法正确的前提下,主要探讨当前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偏离”政策目标,进而导致不当甚至非法的政策执行现象,从公共政策的决策体系、执行主体、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精准识别政策的僵化执行及偏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斐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58-65
精准识别执行偏差影响精准扶贫政策的成效。基于山西吕梁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村执行者虽然严格执行上级的精准识别政策,但存在执行结果与地方实际发生偏差的问题,这一现象使人们认为精准扶贫不精准不公平。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有三:(1)中央政策的贯彻过程实际是政策精细化的过程,精细化的政策可操作性强但相对教条;(2)基层执行者往往选择性忽视一些不可量化、不易操作、不影响考核的弹性指标,而其中一些正是政策的内核与精髓,如动态化管理和群众公认原则;(3)具体执行者在需要做出灵活调整时往往“一刀切”地僵化执行政策。如何保障政策的无偏差执行,又符合各地实际情况,是政策制定者和监督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政策执行偏差会导致政策执行的非预期结果。基于对中国北方五地荒漠化防治的案例分析,探讨中国政策执行的不良偏差问题在荒漠化防治中的表现与机制。基于政策偏差程度和偏差成因两个维度构成的四象限,将荒漠化防治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归纳为四类:扭曲的地方利益观和政绩观导致的象征性执行、制度约束缺乏导致的替代性执行、政策执行素质以及创造性政策执行缺乏导致的机械性执行、目标群体参与性不足导致的抵制性执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执行偏差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张骁章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2):201-202
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偏差行为的相对性使其同时具有负向破坏性,以及正向建设性。不同的偏差行为应区别对待。为了个体社会化的完成和社会秩序,某些负向偏差应被矫正;对正向偏差则应予以客观看待并主动引导,使其同社会发展接轨,由此,对于偏差行为进行合理评价和恰当的矫正、引导,从整体上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改造中的文化拒斥现象探析——基于“城中村”政策执行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碧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1)
"城中村"改造中的文化拒斥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近年来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背景,力图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城中村"政策执行的视角对文化拒斥"城中村"政策执行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进行探析,进而就如何破解"城中村"改造中的文化拒斥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偏差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翠芬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96-197
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偏差,剖析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低下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认为只有端正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拓展教育内容的层次、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才会得以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友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0(2):80-83
大学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银行惜贷、部分学生贷不到或者不还贷等现象。对此,文章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导致如此的原因,并提出5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曹所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5):117-119
自我国实行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及信用贷款以来,关于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偿债能力的研讨以及案例时有发生.本文认为,只有从理论上弄清大学生信用贷款"何以可能"、"能否可能"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信用贷款"如何可能",从而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及顺利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新生适应期目标缺损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烨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4):415-417
高校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有一个适应期,适应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适应期中。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目标缺损现象,即大学新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按一定标准所确立的目标(或潜在目标)与高校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文章从大学新生目标缺损现象的表现形式入手,从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学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大学新生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研宛造成目标缺损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目标缺损的校正对策。 相似文献
14.
裴智民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学生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1999年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助推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了学业。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大学生毕业以后拖欠贷款甚至逃债,导致了银行惜贷、拒贷等现象。要保证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机制的有效运行,有赖于政府、银行、高校、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机制,方能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向东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Z1):25-27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呈现的几个不利趋势,剖析了产生这些趋势的深层次原因,对切实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成忠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Z1)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教育公平、保证贫困学生教育机会的重要措施。然而,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不容乐观,原因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其中大学生信用状况是其中一个突出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助学贷款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诚信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广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5):114-119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和完善,教育公平思想也应在其中有所体现。在当前学生资助政策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面临着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主导责任,发挥高等学校的主体功能,探索社会助学新举措,不断优化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切实维护困难学生享受高等教育权益,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在大学生中加大力度发展党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发展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部分特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特困生的经济状况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 ,解困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在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我们不应忽视还有相当一部分特困生存在学习困难。特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既有早期文化环境的限制及学习工具的匮乏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心理上的缺陷 ,诸如专业思想不稳定、自卑、人际交往困难等 ,应分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深层、长远地帮助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20.
陈超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19-121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特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