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题壁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但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作者从题壁处所之多、题壁创作动机之丰富和题壁文化繁盛的社会背景三个方面对宋代题壁文化之发达做一考论.  相似文献   

2.
题壁是宋词传播的重要方式。很多时候,词人都将作品题写在亭台楼阁、驿站邮亭、僧寺道观的墙壁及桥梁道路的柱石上,供来往行人观览传播。就书面单篇传播而言,题壁比写在单页纸张上要保存得更长久,其传播范围也更广泛。而由于人为破坏或大自然侵蚀的原因,题壁在传播的时效性上又不及书册和刻石。  相似文献   

3.
题壁文化在唐宋时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士大夫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显而易见的传播功能和商业功能。本文试图从职业题壁人及题壁作为寺院文化在寺院经济中所起的广告作用两个角度对题壁文化的商业功能进行考察,以期能对题壁文化与商业的相互关系有一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题壁是书写传播时代的审美化大众传播.唐代驿站题壁诗的创作主体主要是文人,也有皇室人物、良家妇女等,作为传播主体,他们往往也是主要的受众;驿站题壁诗的主题主要有羁旅行役、感物即兴、怀古伤逝、留言寄情等类型.驿站题壁诗记录了唐代文人的行旅生活,表现了他们漂泊流离的游子心态、体物入微的诗人意趣和积极入世的士子情怀.  相似文献   

5.
宋代题壁词因其载体的独特性使其不趋步旧径,呈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文章主要从题序、意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几个方面,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析,力求展现宋代题壁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宋代女子题壁词以其多样的载体形式、丰富的思想内容及鲜明的艺术特色,为宋词百花园增光添彩.词中所展示的妇女被掳掠的凄惨生活、被负心人所弃的痛苦遭际,以及抒写的羁旅愁苦、相思离别、思乡怀远等悲剧情思,正是对当时社会妇女总体风貌的真实反映,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后,留日青年学生中盛行一种被称为“浏阳体”的诗歌,形式为七言绝句,内容狂放恣肆,充满激情。革命烈士秋瑾、陈天华、赵声就都写过不少这种极富战斗性的“浏阳体”诗歌。“浏阳”指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湖南浏阳人谭嗣同,“浏阳体”诗歌就来源于谭嗣同的一首《狱中题壁》诗:  相似文献   

8.
顷读《社会科学战线》今年第一期何泽翰《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新解》,深有启发。此诗曾引起史学界的论议,惟多谈论“两昆崙”的解释,而不怀疑其诗的真实性。谭氏此诗初见于梁启超的《谭嗣同传》,其诗曰:“望门投宿(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因梁谭的亲密关系,无人怀疑此  相似文献   

9.
<正> 1990年厦门鹭江出版社出版诗集《龙湖集》,该集作者是距今1300年前开创漳州的唐初名将、诗人陈元光。集中有《祀潮州三山神题壁》诗三首,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抒写三山神庙最古老的诗篇,与“初唐四杰”(杨炯、卢照邻、王勃、骆宾王)同时,摆脱六朝的绮靡浮艳,有陈子昂之风骨、读来韵味盎然。另者,从诗三首中“龙凤敕碑铭”、“瞻庙开明贶”与“九重颁岁祭”“万古帝王钦”诸句看,御封“三山国王”应在唐而非宋,故疑志乘诸文的误载。陈元光距肇迹于隋的三山神庙仅百左右年,时近事鲜,对考究三山神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陈元光诗中所言应该是最可信的了。下面逐首注释,以请教文史诗词界同仁。  相似文献   

10.
石达开等题壁诗在今广西宜山县(原庆远)北山白龙洞。诗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序文,接着是“翼王题”的落款与和诗,以及元宰张遂谋、地台右宰辅石蔡亲、户部大中丞肖寿鐄、礼部大中丞周竹歧、兵部大中丞李遇隆、吏部尚书孔之昭、户部尚书李岚谷、礼部尚书陈宝森诸大员的和章;第二部分江右李岚谷古风一篇;第三部分工部大中丞吕玉衡和精忠大柱国朱衣点的和章及附录楚南刘云青原韵。石达开所题原诗:“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白龙洞诗刻是研究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思想、活动的珍贵史料。诗刻序文的落款明确地刻上“翼王题”三字。翼王是洪秀全在1851年永安封王时给石达开的封号。石达开承认这一封号也就是仍然承认洪秀全的领袖地位。另从诗刻仍用太平天国正朔、遵天国礼制等,说明石达开仍打太平天国旗号,坚持反清斗争,大节无亏。在石达开的诗中还重申了“毁佛崇天帝(即天父上帝),移民复古风”的主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  相似文献   

11.
《杼情集》应是晚唐时人卢瓌所编纂的一部"唐人诗话"。此书在宋末元初已亡佚,今由《太平广记》、《诗话总龟》前集、《诗人玉屑》、《能改斋漫录》辑得材料35条。分析这些材料可知:《杼情集》既有对诗作的辑录与评论,亦有对诗事的记载;其体例目前已无法探寻,只知其由几十条并无联系的短小文字连缀而成。较之《本事诗》,《杼情集》更接近《六一诗话》,是晚唐时期的一部"类诗话"作品。它不仅记录了诗歌、诗事,为后世提供了研究"诗话"渊源不可或缺的材料,还代表了先宋诗话发展的高峰,成为链接先宋诗话与宋代诗话的纽带。  相似文献   

12.
《曾布日录》有着极重要的史料价值,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哲宗朝事迹时引录《曾布日录》甚多。其中原因在于:由于党争因素的影响,《哲宗实录》前后两次编修,内容不一,李焘只能参照其它史料对哲宗朝事迹加以辨析。而宋高宗对曾布《三朝正论》的欣赏,曾布及其子孙对《曾布日录》的曲笔及删润,使得南宋的舆论导向对《曾布日录》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唐宋诗论争中,曾国藩秉承姚鼐的诗学观点,深受当时宗宋思潮的影响,崇尚宋诗。他论诗着眼于诗文相通的原则,形成了"艺通于道"的诗文观,强调积理养气对诗歌的重要作用,主张奇崛和不俗论,也注重才情,标举"机神"说,初步合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于一。作诗取径杜、韩、苏、黄,尤其推崇黄庭坚,晚年诗径有所拓展。其宗尚对同光体有很大影响。其诗学观的褊狭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贬官江州后对人生采取"放达"态度,回避现实矛盾;诗歌创作以吟咏性情为主,主要表现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其人其文,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放达"之风,影响所及,从晚唐五代直至宋初。王禹发展了白居易的"谪官"文学、"吏隐"文学,将其傲岸贞刚的人格精神灌注在文学创作中,诗歌富有新的时代内涵,学习白居易而不为其所阈;诗歌创作回归"言志"传统,赋予宋代文学以"纵横"的时代精神,成为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化思想的活跃、文学体式的成熟,唐宋文人的爱情悲剧作为特殊的题材大量进入文学的表现领域。唐宋文人关于爱情悲剧的作品,不仅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从中折射出其凄凉而坎坷的人生况味。个体意识与主流意识的冲突,"婚外情"的存在,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式的爱恋,是形成唐宋文人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乐府体、艳体、杂体三类爱情诗为主要线索,完整地描述了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变轨迹,并尝试对其时代根源作出阐释。通过梳理,笔者以为,晚唐爱情诗重表象、重心理,浓墨重彩地描写情人;而北宋爱情诗则轻描淡写地叙述轶事,并且把情思都托付给了爱情词。爱情诗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士人的官僚化,而直接原因则是诗词分工的定型。  相似文献   

17.
唐宋小说作品中多描写爱情之作,但唐人传奇小说中的许多女性形象都是在理智与情感之问徘徊,而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则更多地在感情与性欲的旋涡中浮沉。分析两个时代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巨大差异,我们会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同古代文学的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唐宋小说作品中多描写爱情之作,但唐人传奇小说中的许多女性形象都是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徘徊,而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则更多地在感情与性欲的旋涡中浮沉。分析两个时代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巨大差异,我们会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近思录》是朱熹为建立儒家道统所编撰的著作。此书由朱熹、吕祖谦共同编订,依次辑录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的有关言论和事迹,同时也反映了编选者朱熹、吕祖谦自己的思想。它既是一部四子的语录,也是一部反映着六人的共同思想的精华录。在宋元明清时期,《近思录》是影响最大最广的入门性、阶梯性的学术书。  相似文献   

20.
陆游一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绍兴二十三年应举再次失利。失利的原因,陆游"诗题"语焉不详,《宋史》本身与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多有矛盾之处,后世著述纷纭其说。综合分析相关资料,陆游当年赴锁厅试,因与秦桧之孙同场竞技,被置末位;礼部试更由于秦桧党徒的周密安排,未入考官的法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