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温州过马路太困难了。”74岁的美国人Mac嘀咕着。此前,他站在马路边张望了一会儿,发现汽车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他抽了一个空档,试图快速跑过斑马线,但被附二医的陪同医生刘春鹏制止了。刘告诉他:“他的行为更加危险,在温州过马路必须‘悠着点’,慢着点。”说着刘牵着Mac的手过了马路。  相似文献   

2.
说“过”     
近代汉语中"了、着、过、来"构成了一个时体助词系统,由于"了、着"的分布发展处于动词和宾语之间,受这种趋势类化的影响,"过"和"来"语法意义相近,同样处于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过"最终战胜了处于宾语后的"来"。  相似文献   

3.
交通堵塞     
有一条公路,非常狭窄,只能容下一辆大车和一辆自行车通过。这天,有一辆满载游客的"大客"来到了路口,一辆装着煤炭的"大货"迅速从旁边插了过来。两辆大车都争着过,但路实在太窄,谁也过不去。过了一会儿,一辆  相似文献   

4.
有一架不很光泽的衣橱, 它会听见过我的姑祖母的声音, 它会听见过我的祖父的声音。 它会听见过我的父亲的声音。 对于这些记忆,衣橱是忠实的。 别人以为它只会缄默着是错了, 因为我和它谈着话。  相似文献   

5.
和丈夫林军仪结婚十三年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让我已经觉得婚姻生活变成了我身体器官的一部分,像眼睛,像嘴巴.我和着它呼吸,和着它生存,和着它快乐.和着它悲哀。也许,这也是很多主妇的感觉吧。自从有了家,有了孩子,女人的爱情就和日常生活一起.混成了水泥,交织着所有的感情和希望,构筑着家庭的大厦。十多年过去,有过疲惫.有过单调,甚至也有过恍惚,但家总是家,是每天下班后。万家灯火中最明亮也最吸引你回去的那一盏。  相似文献   

6.
他是援藏干部,赴西藏的时候,妻子正怀着身孕,为此,他曾有过犹豫。妻子很坚决地对他说,一个大男人,光恋着老婆孩子有什么出息!就这样,他怀揣着一颗牵挂的心远离了亲人和朋友,来到了孔繁森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西藏阿里。  相似文献   

7.
爱做白日梦     
袁岳 《可乐》2011,(9):27-27
我曾经是一个很爱做白日梦的孩子。我调皮,但是在一个人的时候.会幻想出很多自己担任主角的故事——我可能是一场战争的总指挥,调动着千军万马。甚至可以一路摸爬滚打,模仿很多兵种的行动;我想象自己是一个小岛国的国王,管理着文武官员,建造着水利设施;我还设想过自己成了一个很有钱的人,办了一个很大的能供很多人一起吃饭的公共食堂;我也想过自己做了很有义气的强盗,劫富济贫;我还想象过神游仙界,有一对会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8.
平凡之人     
我们每天都做着同样的噩梦,那就是睁开眼睛之后开始一天的生活。这是我近日发现的一个小段子,看时嘴角微微上扬,看完时发现这是讽刺,后来越想越觉得这句话有意思,有味儿。这句话正是印证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之人,每天都做着近乎相同事情过着相同的生活。金字塔尖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每天过着你梦中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过刊记载着大量的一次文献和原始数据,其情报含量大、内容丰富,本文就如何提高过刊利用率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时间的感觉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人生各个阶段时间感觉快慢不一样。少年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慢,看看五光十色的社会炫目诱人,可是小孩子只能仰着头观看,心想:时间过得真慢,快点儿长大多好,可以像大人一样干这干那了。没来得及品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成了大人,那时候忙着挣钱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习得动态助词“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初级阶段的学生习得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各种偏误,、特别是“了”和“过”的混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考察了初级阶段留学生使用“过”的偏误情况.总结出了初级阶段留学生使用“过”的偏误特点、偏误类型,在总结各种偏误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造成偏误的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2.
去年秋天,我带着对大学的无限遐想,来到了期盼已久的上海交通大学。那时,作为一名保送生,我早已“休战”大半年了。这半年里,我当过家教,做过学校网管,还销售过奥运文化衫,拥有了很多难忘的经历,同时也在内心憧憬着,如何将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唐宝民 《山西老年》2011,(10):30-30
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我一直铭记着父亲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对我的指导意义非常大,现在仍在影响着我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4.
"笃、笃、笃",有人敲门。儿子开开门,对门的王阿姨一边捶着腰,一边叹着气,走了进来,我忙请她坐下。刚一坐定,她便诉起苦来:"你说我这日子过得累不累啊,伺侯了老的还要伺侯小的,好不容易过个礼拜天,本来想好好休息休息,可是老刘的孩子媳妇  相似文献   

15.
圣义  昌浩 《新天地》2011,(6):18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曾经生活着一批被人们称之为"老克拉"的群族。他们大多出身于豪门富室,在新中国诞生前接受过"洋化"教育,他们目睹或亲历过十里洋场上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生活方式。解放后,他们并不工作,依靠丰厚的"家底"依然过着富足  相似文献   

16.
我以为,最大的幸福不是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只希望自己能选择将来,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去当一名老师。不过我从来没有想过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或者是  相似文献   

17.
我要我们在一起,永远相随不离不弃。我要我们在一起,永永远远不分离。又过了一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在草陪伴的日子里,我们爱着,痛着,离开过,飘荡之后的回归。这里有我爱的草编,我爱的草迷(朋友),真的好喜欢你们。  相似文献   

18.
汉语动词体标记"着、了、过"在历时和共时层面上的用法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三者由动词虚化为体标记的过程在不同方言中也并不同步。以清代淄博白话作品《聊斋俚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中"着"和"过"不同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一些意义和用法,并结合现代淄博方言对其演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四川话的“倒”和“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时态助词“着”、“了”、“过”,附在动词后面出现,表示动作的持续进行、完成或者过去。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里把“着”、“了”、“过”称作(动词的)“形尾”,并且追本溯源,指出它们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 王力先生认为:“着”和“过”都来自表示动向的动词,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虚化,终于演变为动词的形尾;而“了”从动词“终了”虚化为形尾并且得到普遍应用的年代较前两者还要早一些。  相似文献   

20.
吕云 《百姓生活》2012,(9):58-59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及其周边地区,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一出生便拥有万民拥戴的高贵身份,在前半生过着不事生产、养尊处优的生活,却于一朝被驱逐出皇宫,离开故土,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就是流亡美国的世界各国的前皇族。无论之前的地位如何尊贵,他们在美国也只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有的人从来没有放弃复辟的帝王梦,有的人则低调隐居,在平凡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