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美国文学中回归自然的倾向洪增流,尚晓进关键词美国文学,回归自然,浪漫主义,超验主义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人类便向自然展示着作为征服者的伟力与骄傲。然而,文明社会又给人以种种压抑和束缚。在文明的枷锁中.人类渴望着重归自然.寻回那片自由而纯净的天空。这...  相似文献   

2.
论语感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李希运,孙云广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领悟。而文学鉴赏是读者或听众在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人类凭借语言来传达思想、交流感情;文学以语言为艺术.把审美意象融铸其中.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  相似文献   

3.
“双性同体”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也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本文仅列举中外部分有关成果,为目前的研究状况勾勒一个简单的轮廓。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模仿的历史,在模仿中创造,在模仿中前进。世界需要模仿,生活中离不开模仿。模仿出于人类的天性,从孩提时候起,人就有了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最善于模仿。人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中得来的——从蜘蛛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黄莺学会了歌唱,如此等等。模仿不仅帮助人类发展了自然科学.也启迪人类发展了文学艺术。文学离不开模仿,  相似文献   

5.
弗莱的原型批评将文学与神话连接起来,使远古的仪式和梦幻成为文学的主要结构和内容:但是,弗莱的原型是西方文学中的一种象征,它与荣格的、基于人类进化而形成的原型不同,从而给原型批评本土化带来许多困惑。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将荣格的原型概念融入弗莱的文学原型,从人类的生物与精神进化中寻找到文学原型的本质与本源。只有这样,文学原型才能呈现出人类的普遍意义,原型批评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大江健三郎和“大江文学”特色于进江1994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向全世界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又学奖授与日本战后文学的旗手,著名现代作家大江健三郎.获奖的理由是他“以诗一般的力量,创造出一个想像的世界,通过对现实生活和神话的浓缩,描绘了现代人类...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史》:文学史研究的新路标魏崇新从个体创作过程看,文学是作家运用语言符号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外化为特定艺术形式的过程,文学作品是作家本质力量的物化形态。从人类作为类存的群体意识以及文学对人类生活的反映看,文学是人类集体意识的结晶,是人性发展与人类...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艺社会学批评,其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以社会群体为本位.因而对于体现出世精神的山林文学的评价否定多于肯定。本文借助现代哲学对于人类社会历史深刻反省的理论成果,重新评价中国山林文学,充分肯定其关注人类的生命存在,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复归,及其反异化的意义。同时,将中国古代山林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国当代寻根文学作比较,揭示出它们都以人的生命存在为最高价值,因而最具有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期文学比较批评是基于20世纪人类“比较意识”的世界背景之上的,是首先有了跨国性的“比较文学”的复兴与发展,然后才有深受这种“比较文学”刺激和影响的本土性的“文学比较”的自觉与深化。本文概观了新时期文学比较批评的成绩与不足,归纳出其较前有所不同的,注重“立新”的建设性特征:广、深、新、通等,并认为,正是在“广、深、新、通”诸方面.新时期文学比较批评有待进一步加强.以臻“通”境。  相似文献   

10.
“自然文学”偏重于写实类作品,而“环境文学”带有人类中心主义倾向,相比而言,生态文学的概念最适合概括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中的生态思潮。新时期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浅层生态文学向深层生态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徐刚为代表的浅层生态文学只是停留在生态破坏的揭露层面,本质上还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以苇岸为代表的深层生态文学在艺术上弥补了浅层生态文学的缺陷,是生态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调整。  相似文献   

11.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深深扎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皇帝的新装》继承了欧洲童话文学叙事传统和欧洲狂欢化文学精神,建立了一种大型对话的开放性结构。狂欢精神对文学的浸淫和渗透,使文学真正成为人类存在的“诗性之思”。在狂欢化的文学世界里,人类自由自在,释放生命的激情。巴赫金的文艺理论思想帮助我们揭开了这一童话文本深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回族文学乃中国多民族文学之一部分。世纪之交,回族当代文学的继续繁荣与中国现代化有关,回族文学发展的前景与21世纪人类文化走向有关。脱离中国的国情,脱离回族的历史、文化,就难以看清回族文学的发展轨迹。因此,只有站在21世纪人类文化走向的大背景中,才便于侧识回族当代文学发展之前景  相似文献   

13.
时空范畴是人类把握对象世界的基本框架。文学时空思维基于其本质上的自由要求而不断拓展,到二十世纪,随着当代西方哲学时空观念的变革,现代主义文学以象征主义为开端,形成了超经验的、极其自由的时空意识。《荒原》贯通历史、现实、未来并打破生死界限的铁瑞西斯视角建立起了超时空总体象征结构.其后的意识流小说、新小说等二十世纪文学在时空思维上接受了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一个老问题提出了新看法.关于人类文艺的起源在学术界似乎早有定论而又莫衷一是,本文把问题放在原始社会这一历史范围之内,从气感文化与生存智慧的视角出发,得出了文艺起源于以生存为中心的人类三大生产的新结论.并从当代文化选择的历史动向、中国艺术精神的诗性气质、华夏人文源头的生命智慧三个方面,逐层推进地讨论了气化美学的内在机理,做出文学本体观念的全新解说.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人类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学现象.在內容丰富,想象瑰丽的大量希腊神话中,世界的产生、人类的起源、洪水灭世等故事情节和某些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希腊神话申所表现出的各自民族精神及其特征又有着天壤之别,对各自的文明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是韩愈提出的一个诗学命题.本文认为这种现象与快乐和痛苦性征及与文化生成的意义密切相关。快乐源自个体和世界之间的亲昵共在,是一个相对完满的状态,具有不可言说性,它不关涉文化价值,也不构成人类生存的事实层面.相反,痛苦源自个体和世界的分裂,分裂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宿命.对国分裂而导源出的痛苦的超越企图是文化得以生成的合法性依据,也是文化的中心课题.艺术是孤独个体向世界吁求亲昵共在的主要途径,但本源的极地永远无法真正抵达,文学的使命也就永远不能终结.人类正是通过对痛苦的持久的想象性超越而展开不断自我解放历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界关于文学是否面临终结的讨论,认为文学为人类通向自然家园提供了一条反思的路径,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以及作为话语的蕴藉属性,使得文学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内涵。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文学以其特殊的属性广泛、持续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它不可能也不会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人类世”概念在地质学界引发热议,并迅速向人文社科领域传播;科学与人文的交互碰撞产生了极强的冲击力,引发了普遍的人类世焦虑,形塑了多重宏大叙事,加深了世人对“地球癌症”的认知。聚焦于气候变化、毒物书写的人类世文学具有深厚的全球化思想内涵,集生态与政治、伦理与正义、想象与反思于一体;人类世概念为文学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既成为一种研究视角,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提出了新要求,或将引发文学研究的“地质转向”。  相似文献   

19.
魏晋六朝是志怪小说繁荣的时代,历来对其繁荣的原因多从社会因素、文体演变等方面加以探讨。本文认为志怪小说包蕴的潜意识,诸如对生死、情爱、安全等人类永恒话题的关注,是志怪小说作家创作的内驱力。而且志怪小说的潜意识蕴含是魏晋六朝“人的觉醒”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显示出志怪小说从神话探讨自然、探讨宇宙起源转向了人类自身,这不仅是必然出现的文学现象.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历程中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20.
莫拉维哲理寓言诗巡礼──兼谈苏菲文学风格何文林人类中古时代宗教盛行,宗教文学也随之兴起、发展,出现了欧洲的教会文学,印度的房诚教派文学,中国和日本的佛教文学等等,而在西亚则出现伊斯兰的苏菲文学。苏菲文学是伊斯兰苏菲教派的产物,源于阿拉伯的地区,开花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