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法律转型历经百余年.法学研究对此历程至关重要,六七十年前的民国和当今的法学界都对各自时期的法学研究进行自我反思和审视.岁月相隔虽半世纪以上,除学术话语的变迁以外,两者反省的核心、面临的困境和方向的诉求基本类同.比较和揭示这种类同性,以此观照百年来法学学术的发展变迁,无疑有益于确立当代法律学人的评判和诉求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术话语权是一种软实力,主要是指学术话语的影响力、判准力、引领力和应用力。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提高,已是中国的重大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曾有过“中华法系”的辉煌时代。但随着清朝政府的衰落、西方法学话语的全球化运动、“西法东进”和中国晚清时期的各种要素的助力,导致中华法系话语体系解体。自此,中国法学话语即便没有在国际上销声匿迹,但也成了西方视域下的法学现代化的反面教材。尽管当代中国法学学术研究已呈硕果累累的繁盛景观,对域外法学的研究亦已成炙盛之势,但其在国际上依然处于失语或无语的境况。中国法学在国际上话语权的缺失之因包括:中国法学话语主体意识的缺失,导致中国法学学术研究主体缺乏自信和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法的几乎全盘否定;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复性生产和创新性不足,导致中国法学话语的学术质量不高;与域外法学的交流和对话沦为了单向度的学徒式的学习;西方法学话语的全球化运动仍在进行,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法学和法治建设已取得重大进步,需要中国学术话语反应这些进步和成绩,并在国际上传播其声音。因此,当代的中国法学必须提升学术话语权。法学学术话语的国际话语权的有无...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律史学属法学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 承担着为中国法学提供自主经验和原创性知识的重任, 决定着中国法学的民族性问题。 然而, 由于知识类型的差异以及表达方式的特殊性, 中国法律史学地位极为边缘, 故而, 提升、 改变中国法律史学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必须处理好两个学术议题: 一是何谓 中国传统法律, 二是怎样评价 近现代中国的法律转型。 就研究方法而言, 必须正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三种差异极大的法律体系和法学知识, 即中国传统的法律规范和法学知识, 清末民初传入中国的西方近现代法律规范和法学知识, 根据地政权创建的法律规范和法学知识。 这些分属不同时代、 不同文化、 不同性质的法制, 有的是民族性及民族精神的体现, 有的体现了现代法学学科的专业属性, 有的则是理解中国当下法治实践的独特视角, 都是研究中国法律史不可或缺的知识前提和历史维度, 都与当下中国的法治实践, 即法治中国建设有着明显的历史渊源。 任何对中国传统法律和近代法律转型的研究都不能对它们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4.
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是构建涵盖中国法学各学科门类的,突出中国学术自主性、原创性、实践性的法学知识体系。这是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总要求,也是学者在当下学术研究中应有的担当和期待。作为法学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法学期刊还是综合性期刊中的法学栏目,都应当为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编发具备自主性、原创性、实践性的法学成果,更是学术期刊的工作使命。在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趋势和要求下,法学论文选题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确定前沿的、原创的、有思想突破的选题,是一篇优秀法学论文开始写作的第一步。法学论文的选题在新时代下的研究要求,要从原来的引介性、全面性、概括性选题,向自主性、原创性、实践性的选题转变,向问题意识突出、研究目的鲜明的选题转变。即不仅要求研究选题要不断强化问题导向,形成问题意识,更对问题意识中研究"问题"的方向和内容把握提出了新的目标,这既是法学学术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学术期刊评判法学论文优劣的重要标准。期刊在设置栏目时,应尽量引导法学研究成果向该目标流入,形成研究合力。科学的研究方法给予法学研究新的视角和选题方向;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推动了法学论文选题的新转变;而适当的标题设计会使法学论文的选题内容清晰而准确呈现。在确定文章标题时,有二类标题需要谨慎对待,即对"同质化"标题要严格择选;对"自说自话"和过度"装饰"的标题要进行学术判断。因此,法学研究如何面对中国问题,提炼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是时代赋予法学研究的新要求,也是法学界与期刊界的重要使命。这促使法学论文的选题以此为研究方向和基本要求,需要对研究方法进行深度开发,推动法学学术界与期刊界以对学术研究高度的责任感去践行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这门学科,植根于历史,受制于现实,同时又着眼于未来。国际社会现实政治的光谱折射是国际法发展的历史背景,重思历史后的调整与进步是国际法发展的现代语境,变革时代的理念转型与价值重塑是国际法在当代的发展展望。中国国际法学肩负着“回应历史”和“建构未来”的双重时代使命,强化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面向,是中国国际法学在当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周鲠生在民国时期以西方国际法学为范本形塑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站在民族立场研究"与中国有关"的国际法律问题,在实践中运用国际法原理维护国家主权,周鲠生的学术追求是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家群体学术追求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法学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法学的创新提供了动力源泉。在“以人为本”的语境下,中国法学创新将从法律观的转型、具体法律制度的创新两个途径展开,并将促使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理论体系,推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早日建成。  相似文献   

8.
李达的法理学体系以中国近代正统法理学教科书体系为叙述模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对法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范围进行了重新解读;科学阐释法理学的法律与国家的关系、法律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及法律的属性等基本内容,试图构建与以往各派法理学有很大不同的适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体系。李达在中国近代法学学术竞争的语境下,既保存原来的法律话语体系以利于法学范畴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又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法学研究范式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也是适合中国实际的。  相似文献   

9.
杨利慧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神话学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她20多年来致力于推进中国神话学的创新。从1990年代的女娲神话研究,到2000年以后译介域外学术理论并向外介绍中国神话;从开设相关课程并撰写神话学教材,到编纂中国神话母题索引;从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到当代语境下的神话主义探讨……杨利慧的学术实践不仅极大推动了中国神话学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将其神话学思想置于中国民俗学转型的学术史语境中,就会看到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神话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相似文献   

10.
肖仁福小说主要表现时代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和身份认同问题,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在自我定位和精神认同方面的内在矛盾。肖仁福从市场语境、体制束缚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分子的处境和文化观念,将他们面对来自传统观念、商业氛围和体制权力的压力进行了全面揭示,剖析了转型时期官场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11.
卢曼(Luhmann)的系统论法学对中国法律转型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卢曼的系统论法学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作品受胡塞尔现象学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启发较大,更聚焦于揭示世界的复杂性与偶联性的特征,法律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复杂性落差及其对法律系统演化所带来的影响.后期作品则进一步借鉴了自创生生物学、形式理论、二阶观察等研究成果,将法律作为一种功能分化社会中的自创生的社会功能子系统进行观察和理解,更侧重于法律系统内部动态运作结构的分析,尤其是法律系统内部纲要与代码的区分所导致的法律系统的运作封闭性与认知开放性.在卢曼后期的系统论法学研究中,法律系统是一种具有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能力的社会系统,而法教义学、一般法理论则体现了法律系统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的能力,系统论法学是在二阶观察的层次上对法律系统观察的自我的二阶观察.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法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法学的创新提供了动力源泉.在"以人为本"的语境下,中国法学创新将从法律观的转型、具体法律制度的创新两个途径展开,并将促使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理论体系,推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早日建成.  相似文献   

13.
吴经熊的法学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建树,即考察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评介西方法律思想,创见法律哲学思想,研究中国法制进程;二是文献编纂,即汇编和校对法学论著.编撰和校勘法学工具书;三是传媒平台搭建,即主编<法令周刊>,主持上海法学编译社,支持<法学季刊>建设.吴经熊作为法学大家对近代中国法制进程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法学学术方面.  相似文献   

14.
战前,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研究受到军国主义的打压而陷入沉寂。战后,法社会学的辩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关于马克思主义法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法律解释的讨论加快了研究步伐,而对现代法问题的讨论使其迈向学术巅峰。然而,暗含的缺陷和社会矛盾的缓解使其到达“学术山顶”后迅速滑落谷底,至今未见起色。通过对学术辩论的梳理,可以看出其学科没落的主要原因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对日本国情的理解有误。尽管结果令人唏嘘,但从中亦能得到些许对中国特色法学发展的启示: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研究应当密切关注时代提出的问题;第二,法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第三,法学研究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加快,全球化语境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研究成为中国进入21世纪最重要的时代话题之一。全球化语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研究影响程度如何?是利是弊?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研究如何应对?出路何在?以及中国学者应建立何种学术规范?文章综述了部分广东学者的观点,对上述问题作了回答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世俗知识、普通知识、高等知识对应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三人,呈现出现代中国的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架构的知识范式转型线索,和中国现代大学与学术制度建立的宏观语境。从“普通知识”到“高深知识”的范式转型,一方面展示出个体知识人纵横勾连出的知识谱系立体交叉结构,另一方面展示出知识转型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若干复杂面相,这至少包括:知识生产制度、历史生成语境、作为载体的语言、作为主体的学人、学科规训的出现、公共领域的交错等,即在个体侨易背后是更高层次的范式侨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犯罪现象的增多已成为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当下,大部分研究犯罪学的文献都主要着眼于法学角度,而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把犯罪现象作为社会问题来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为此,通过针对性地对犯罪社会学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从而以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评价和判断中国公法学乃至法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前景最为重要的线索之一是中国公法学与西方法学之间亲疏远近关系的变化与波动情况.中国公法学研究的每一次转型都伴随着公法研究范式的明显变化.中国创造的人类发展史奇迹将对未来十年的中国公法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法学是否是科学及法学在何种意义上是科学历来存在很大争议,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关乎中国法学尤其是法理学的转型,关乎中国法理学与部门法、法律实务的良性互动。当前中国的多数法理学者,很少关注这个问题,而是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对法本质、法价值的研究上,忽视了法本身的研究。通过分析法理学的科学属性及科学法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结合当前中国的现实状况,试图论证当代中国对作为科学的法理学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0.
信用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但我国法学界对信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律概念层面,学者们着眼于信用的法律属性,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与相关学科的交流。由于缺乏对信用在法学与非法学语境下的区分,影响了对信用问题的实质研究。信用在法学中有众多的表达:信用、信赖、信誉、诚信等,这些范畴在法学与非法学的不同语境下,其含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这给研究造成了许多困惑。从各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去探寻信用问题的共同实质,是拓展信用法理学路径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